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综合

认清情势,找准病根,吃透政策,高青高城镇——

精准施策打赢脱贫“硬仗”

2019-11-0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程芃芃
    本报通讯员 李延泽

  高青县高城镇认清情势、找准病根、吃透政策、精准施策、协调联动,用创新的扶贫举措,打赢脱贫“硬仗”。
壮大产业,增强“造血”能力
  “桥修了,路通了。我们不能再走扶贫老路,当前扶贫要更偏重扶产业,要让农民永久脱贫。”在贫困人口较多的高青县高城镇,镇党委书记高辉对于扶贫工作认识得很明确,就是要加强农民自身“造血”能力。
  高城镇姚套村以前是一个靠农业支撑的贫困大村。该村利用扶贫资金,集合农村剩余劳动力,成立草编合作社。如今,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草编输出大村,带动周边20余个村庄的剩余劳动力脱贫。
  正在田间地头忙碌的孟家村村民李军介绍,他今年已经53岁了,家里有3口人,6亩土地,通过将土地流转给丝绸公司建设桑蚕基地,每年可获得土地租赁费7200元,再到基地打工每年收入10000元,合计收入17200元,实现脱贫。
  高城镇扶贫办主任王荣美表示:“农业产业基地有赖于扶贫资金的资助,合作社也增强了帮助贫困户致富的能力。”在产业扶贫政策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农民自主创业成为当地的致富能手,并带领周边贫困户脱贫。
  帮扶产业具有“放大镜”功能。程家村实施的是无花果种植项目。镇上今年投资3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优先支持贫困户,每年8%的收益给贫困户分红,惠及贫困人口10户19人,每年每人增收1263元。高城镇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特别是推进扶贫贴息贷款制度改革,全面放开承贷金融机构,增加财政贴息投入量,重点扶持各级扶贫龙头企业。宣传推广富民农户贷,抓好富民生产贷。大张村村民张良海利用富民农户贷,发展锦鲤、罗非鱼养殖及莲藕种植,现在已投资40余万元,建成了面积11余亩的池塘。
  据悉,该镇2018年综合利用上级扶贫资金351万元投入青城产业园的扶贫车间项目,覆盖378户374人,人均增收600元以上。2019年整合上级资金204万元投入田镇街道电子产业园项目,收益7%,覆盖117户350人,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分类施策,确保惠民实效
  “坚持方式多元化,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工程。”这是高城镇实施产业扶贫、推动贫困群众自主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也是重要经验。高城镇镇域内有高青化工产业园,企业是帮扶脱贫的重要依托点。同时,建立扶贫基地,推动多项产业合作社共同联动机制,落实“雨露计划项目”,加快推进危房改造。
  “原来真是致富无技、增收无门。”闫庄村村民李仙鹤说,“镇上给我们了开设农业合作社培训,引导我们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组织在外能人回乡创业,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村北边流转土地150亩,规模化种植苹果树。”
  记者在种植现场看到,种植过程采用机械化种植,并从周边的村庄雇用7名农民在田边地头进行补植。周边逍遥村村民刘贵英高兴地说:“在这每天能赚60元,7天干下来就是420元,这样我们家一个月的饭钱就够了。”
  在高城镇沙疃村、西关村、东刘辛村、乐安村等6个村,开展的是实施糠醛渣综合利用热电联产项目,此项目共投资180万元,投产后年消耗糠醛渣15.82万吨,即消耗14.4万余吨玉米芯。一亩地可产玉米芯200多斤,玉米芯每斤0.2元,一个贫困人口1.8亩地就可增加近100元的收入。东刘辛村村主任刘心明高兴地说:“我们村有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10名,一个贫困人口1.8亩土地,一亩地就可增加收入40元钱,这样一算可增加72元的收入。”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每年可产生约计14.4万元的利息及分红,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109人,每人增收700元-3000元。
脱贫奔小康一个不落
  高城镇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共524名,占贫困人口的38.3%。以何种方式“一个不落”地脱贫,是全面完成脱贫任务的重点所在。大张村用光伏发电项目这个绿色扶贫方式,成为新的脱贫攻坚示范点。
  大张村原来是当地知名的养鸭畜牧合作基地,经济发展缓慢。“为了守住青山绿水,我们这些年来放弃了常规发展的机遇,只靠养鸭和核桃种植增收。”村党支部书记张良午想着,只靠这些,无法带动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在镇政府的侧重下,张良午一直在寻思着解决思路。
  如今,在该村,记者看到一座座小型光伏发电板架设在农户房顶或院落,一只只电表安装在紧挨着电站的墙壁上。“大张村是传统的村落模式,村集体并无空置地方和适宜屋面安装光伏发电板,村里采取租赁村民屋顶的方法加以解决。村委与出赁户签订协议,每年给予出赁户20%的光伏收入,由出赁户负责设备保养维护。这样既解决了贫困户的问题,又为出赁户提供了一部分收益,两全其美。”张良午介绍。
  村里四级残疾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张吉平,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利用自家院落进行光能发电,有了靠谱的固定收入。张良午告诉记者,该项目总投资50万元,采用“全额上网”模式,为村集体和11户贫困户安装光伏发电板总装机容量为54KWp,其中11户贫困户每户安装2KWp,村集体安装32KWp。按照国家每度电0.98元的标准补贴,以张吉平家为例,每年可增加收入2500元。村集体每年可增加收入4万元。太阳能电池板的寿命为25年,这意味着25年内贫困户都有一份稳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