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观察

河道宽阔水源丰沛天蓝水美绿树成荫

京杭运河(聊城段)有望再现昔日繁华

2019-11-0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聊城东部的四新河河段。
  □ 本报记者 肖会
   本报通讯员 王海波

  河道宽阔、水源丰沛,天蓝水美、绿树成荫,微风拂来,成群的水鸟在水面飞过……10月31日,记者参加聊城市交通运输部门组织的主流媒体京杭运河(聊城段)复航规划航道采风活动,在聊城东部的四新河河段看到上述情形。
  作为运河与徒骇河的连线航道,这里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通航条件和生态环境。对于聊城,京杭运河通航寓意非凡,聊城河段复航更是意义重大。由张秋入境,至临清出聊,京杭运河流经阳谷、东昌府、临清等县(市、区),绵延104公里,使聊城成为运河时代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的重要节点城市。秉承“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原则,聊城市始终将运河传承、保护、利用作为推进聊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针对国家南水北调二期、雄安新区及新一轮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聊城对辖区规划航道和港口做进一步研究,特别针对京杭运河通航需求,按规定流程进行了优化调整,明确把位临运河、徒骇河、四新河按照三级航道保护,小运河按旅游航道保护,既为传承保护、开发旅游留存了空间,也为复航规划提供了精准依据。
  根据《山东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聊城境内京杭运河(Ⅲ级)、徒骇河(Ⅲ级)、黄河(Ⅳ级)是全省“一纵三横”高等级内河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杭运河与徒骇河通过四新河连接,通航后将完全实现通江达海的规划愿景。针对多年断航导致的穿越黄河工程、航道规划和通航用水等“瓶颈”问题,在10月24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召开的京杭运河黄河以北(山东段)通航工程研究报告专家咨询会上,攻关团队予以了详细解答。评审专家认为:三个团队研究内容翔实,结论较合理,为下阶段工作奠定了基础,达到了交通运输部对课题研究的目的要求,将尽快呈报给交通运输部审定。
  “聊城是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公路、铁路均衡发展,却无水路交通,弥补水运短板是当务之急。内河水运成本低、节能环保,可替代大量公路货物运输,降低运输成本,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有利于国家重大战略互联互通,具有西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功能,北接京津冀、南连长江经济带,促进雄安新区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崛起,能够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进更广泛区域一体化发展,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在京杭运河黄河以北(山东段)通航工程研究报告专家咨询会上,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研究员朱鲁存说。
  目前,本着“传承保护历史故道、开发规划经济航道”的总体思路,聊城市组织制定的《聊城市港口总体规划》,将聊城港分为主城、茌平、临清、东阿、莘县、阳谷、高唐、冠县八大港区,各港区又按功能定位分为11个作业区,形成生产性泊位105个,港口陆域总面积567.1公顷,港口岸线15.489公里。“相关资料预测,京杭运河聊城段通航,沿线港口吞吐量可达1500万吨以上,将为地区GDP贡献3%-6%的增量,年带动4万至6万人就业。针对运河复航,聊城市一直有条不紊按流程推进,随着制约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的瓶颈问题的可行性研究加速,聊城运河一定会再现舟船竞发、商贾云集的景象。”聊城市交通运输局地方海事局负责人王红星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