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献礼新中国

自主创新谋发展提质增效创辉煌

史丹利:高质量发展锻造复合肥行业金牌

2019-10-30 作者: 陈迪荣 宋艳 来源: 大众日报
  □陈迪荣 宋艳
  
  史丹利集团紧跟时代步伐,坚定不移开展科技创新,凝心聚力抓管理,攻坚克难搞产品技术开发,推动了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走出了一条高质量推动企业高水平发展的新路。
高端合作 高点发力
打造高质量发展平台

  走进史丹利集团,人们发现这里的“国”字头名号很多——
  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全国复混肥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等15个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企业承担的49项省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有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承担的“高塔螯合培肥产品研发和施用技术”、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联合承担的“新型稳定性复混肥料研制与产业化”,山东省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和浙江大学联合承担的“氮磷污染负荷削减物理与化学调控技术研发”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6年,史丹利高塔熔体造粒关键技术和新型肥料产品创制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作为唯一企业代表参与制定了《复合肥国际标准》。
  史丹利把技术创新视为企业发展重要驱动力。近三年公司投入6.9亿元用于研发创新,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6%以上,并且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众多科研院校合作,在生物有机肥领域、各种含矿源黄腐酸、海藻酸、活化腐植酸等生物调节剂领域实现了新突破。
  高端合作、高点发力,推动了史丹利技术创新的高质量发展,先后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26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东省企业重大创新成果1项,获得国家专利428项,授权专利263项。
聚智引才 创新引领
创造核心竞争优势

  聚集高端人才,练好发展内功,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
  史丹利积极引进国内外农业技术高科技人才,着力攻克核心技术,研发出更多低耗、环保、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和技术服务于生产和销售,全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目前,公司共引进院士4人,培育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拥有专职研发人员369人,建有高塔复合肥、功能性生物肥、优质作物专用肥、高聚物增效肥、中微量元素肥等多个创新团队。在内部通过实施“改善提案”“十大创新项目”和“科技创新功勋人物”评选等措施,在实施6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项目同时,推出研发新产品39个,发放科技奖金7161万元。公司聚焦专用肥的专业化生产,针对国内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缺乏问题推出“第四元素”肥料;针对高端经济作物推出“劲素”产品;针对南方地区土壤和农民使用习惯,推出硝基复合肥和“甄全溶”高塔复合肥。与美国AgSource共建的蚯蚓测土实验室已正式运行,打造国内检测能力最大、技术最先进、检测周期最短、效率最高的测土实验室。
  “今后,我们将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肥零增长等战略需求,积极推进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升级,深入开展腐植酸活化技术、海藻酸高效提取技术、中微量元素肥料产业核心技术、生物源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不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史丹利集团总裁高进华表示。
聚焦核心 强化管理
锻造复合肥金字招牌

  为提高生产、运营管理水平,史丹利集团创造了“引进先进,消化吸收,总结提升”的质量管理模式。
  引进先进方法,奠定管理基础。制定了全面绩效评估体系和薪酬激励体系,全面引进以产能、质量、交期、成本为核心任务,以5M1E以及士气和激励为组成要素的12模组理论,强力推进生产管理标准化。把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固化成制度流程,融入到ISO9001/OHSAS18001/ISO14001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以QCC、技委会等不同形式的组织,进行质量和技术的攻关通过导入卓越绩效评价模式,形成了由卓越绩效、全面质量管理等模式整合而成的绩效测量和改进系统。建立了完善的信息管理和共享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OA,企业信息管理系统ERP、EB电子商务平台等电子系统支持等。
  2018年以来,高进华总结以往生产管理经验,提出“好、快、低”的工作目标和“固化、优化”的效益提升方法论,要求公司生产和经营的各项业务都要以好质量为第一目标,通过技术革新、标准固化和管理改进,在确保质量提升的前提下,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流程简化、时间节约、能耗降低。
  在生产体系内,优化老的工艺和设施,完成了产品身份二维码信息可追溯、智能物流和产品组托扫码发货系统的建设,实现了生产操作DCS系统升级换代、全自动化物流搬运系统AGV技术应用等。公司自主开发的“智能工厂”模式已经在山东、广西、甘肃、湖北等5个分子公司中得到推广和运行。
  开展质量月活动,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集团总部以提高质量稳定性为主题,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质量月活动,成立了QCC项目组,采用标准偏差和过程能力Cpk指数分析工艺指标的波动性趋势,将养分偏差平均值(X)和标准偏差(S)纳入月度绩效考核,有力推动了产品质量的提升。目前公司产品一次合格率达到99.5%以上,出厂产品国标合格率100%。史丹利贵港公司、当阳公司、扶余公司等10家分子公司分别获得“主席质量奖”“长江质量奖”等多个省市级质量名牌称号。
  质量持续提高推动了企业的健康发展。近三年,顾客满意度达到90%以上,多数测量指标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2018销售年度实现收入85.35亿元,复合肥市场占有率连续6年在全国均位列前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