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经济社会发展添“油”加“气”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东沧桑巨变看能源之油气篇

2019-10-22 作者: 左丰岐 来源: 大众日报
  山东实华天然气有限公司日照输气站。
  时光,是开拓者前行的刻度,是奋斗者筑梦的见证。
  新中国成立70年,我省油气行业滚石上山、闯关夺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提供了坚实有力的能源保障。
  一组组跃动的数字,在70年的浩荡长空中,标注出山东油气发展巨变的历史坐标。
  截至目前,我省已发现81个油气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55亿吨;累计生产原油超过12亿吨;油气长输管道总长度超过1.2万公里;各类油品码头86个,配套仓储能力超过2700万立方米;炼油总产能达2亿吨/年,地炼企业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3亿吨。2018年,我省成品油消费量约2200万吨、天然气消费量约166亿立方米。
  □ 本报记者 左丰岐
   本报通讯员 缪久田 李 凯
         魏志尚 孙向荣

从“一穷二白”
到油气大省

  新中国成立后的10余年,我省油气勘探生产一直处于空白。1964年,国家批准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后,全省石油天然气开发生产从零起步,到2019年全省累计生产原油约占同期全国原油产量的五分之一,相当于目前国内原油产量的六年总和;实现利税过万亿。
  我省石油产区主要包括胜利油区和中原油区,开发范围包括东营、滨州等9个市30个县(区)。经过近60年的发展,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55亿吨。2018年,胜利油田在山东生产原油2341万吨、天然气4.8亿立方米,新增经济可采储量3350万吨;中原油田在山东生产原油25万吨、天然气1900万立方米。
  1915年,美孚石油公司认为中国“可以预期的产油量是微不足道的”。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发表了《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宣告中国“不会含有大量石油”,自此,“中国贫油论”定型,成为世界石油界的“铁律”。然而,我国地质石油专家偏偏不信这个邪,坚信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下一定能够找到石油。在“背斜理论”的指导下,1961年在东营凹陷首次获得工业价值油流,是全国油气勘探史上的重大发现之一,成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重要里程碑。1964年,胜利油田开始大规模勘探开发建设。1965年,32120钻井队勘探发现了85米巨厚油层,在胜坨油田打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千吨井。胜利油田的发现不仅打破了欧美权威学术专家“华北无油论”的“金科玉律”,也彻底摘掉了我国是“贫油国”的帽子。几十年的砥砺前行,艰苦奋斗,1978年,胜利油田原油产量达到1946万吨,成为我国第二大油田;1991年原油产量达到333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从1987年到1995年,连续9年稳产3000万吨以上;1996年到2015年,连续20年年均产量稳定在2700万吨以上。
从“缺油少气”
到“保障有力”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省石油天然气全靠外部调入。胜利油田开发后,我省仅有少数群众用上了油田伴生的天然气。随着黄岛等油码头建设、西气东输等干线建成投用,全省油气生产消费迅猛发展。2018年,我省原油加工量1亿吨,成品油销售约2200万吨、天然气销售约166亿立方米,成为名符其实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利用大省。全省炼油总产能达2亿吨,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产能聚集规模仅次于美国休斯敦地区的2.7亿吨、日本东京湾沿岸的2.2亿吨。其中,地炼企业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3亿吨/年,占全国地炼行业的70%、全国炼化能力的18.1%。全省拥有9500多家在营加油站,每年销售汽油950万吨、柴油1250万吨。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随着胜利油田、中原油田建设开发,我省石油炼制工业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路发展壮大。1986年,全省已建成炼油生产厂点13处,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940.5万吨,原油加工量为857.8万吨,居全国第二位。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加速推进地方炼油行业高质量发展,我省炼油化工企业在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地方炼化企业一次加工能力和主营业务收入均占全国地方炼化的70%以上,规模、效益在全国居首位。已有32家企业获得进口原油配额,获得配额合计8854万吨,占总加工能力的64%。
  上世纪八十年代,济南、东营等地居民成为国内首批使用煤气、天然气的用户之一。公开资料显示,1982年,全国接入天然气管道的家庭只有450万户。如今,全省16市140个县(市、区)都通上了管道天然气,覆盖了80%以上人口,全省居民天然气用户已经超过1700万户,居民、交通等民生用气量接近全省天然气消费量的一半,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从“一根管”
到“一张网”

  我省油气基础设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逐步构建起一张覆盖全省的油气保障网络。目前,我省已建成原油码头9座,年接卸能力1.4亿吨;油品和液体化工品码头77座,年接卸能力6600万吨;LNG接收站1个,年接卸能力84亿立方米;配套原油、成品油罐区30余个,仓储能力2700余万立方米;油气长输管道总长度超过1.2万公里。
  54年前投产的东营一段不足80公里的原油管道,开启了我省油气基础设施建设的先河。经过十多年艰苦奋斗,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全省长输原油管道就已经南达长江(鲁宁线)、北至冀中(临邑—沧州)。新世纪以来,我省加速推进长输油气管道建设,截至目前,省内建成原油(燃料油)输送管道19条,总长度2513公里,年输送能力约1.21亿吨;建成成品油输送管道4条,总长度2013公里,年输送能力1980万吨,油品管道基本覆盖全省主要石油化工企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我省开启长输天然气管道建设。经过三十多年建设发展,全省长输天然气管道建设里程位居全国前列,初步形成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骨干运输网络。截至目前,全省天然气干支管道里程6468公里,各市县均实现主干管线覆盖。同时,形成了以中石油、中石化管网为主,中海油管网为辅的天然气供应网络格局,最大供应能力达300亿方/年。
  2014年,中石化山东LNG接收站建成投产,年接卸能力达到600万吨。今年8月底,龙口南山LNG接收站一期工程获得国家核准,建设规模为500万吨/年;烟台港西港区LNG接收站也已经报国家进行核准,中石化龙口LNG接收站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形成了陆上自产气、西部输送气、海上液化天然气等多渠道供气保障格局。
从“各自为治”
到“依法治理”

  油气管道安全运行事关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事关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我省石油天然气主干管道的总长度迅速增加,管道保护工作日益重要。
  管道运行初期,管道的外部保护主要由石油企业自我管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省设立胜利油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管道保护制度机制,全省108个县(市、区)明确管理部门,组建1万多人的保护监管队伍,率先开启油气管道保护“山东模式”,经验推向全国。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油气管道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2009年,我省出台全国第一个省级层面的政府规章,管道保护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2010年,国家油气管道保护法颁布后,我省对有关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梳理,规范行政执法文书式样,制定省油气生产储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省管道保护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2016年,我省启动油气管道保护地方性立法工作,从草案起草到审议通过,历时三载,于今年3月正式实施,为管道保护工作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从“规模增长”
到“高质量发展”

  进入新时代,我省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大力推进油气开发利用,着力提高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石油天然气产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提升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质量。加大勘探开发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工作机制,推进简政放权,加快勘探开发及配套项目手续办理,不断优化和提高服务保障水平。以中石化胜利油田为主体,加大油气勘探开发投入,开展中深层高效勘探,提高控制和探明储量,大幅度提高老油田采收率,确保较长时间内持续稳产2300万吨,有效降低盈亏平衡点,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
  优化气源供应保障格局。打造沿海LNG接收仓储基地,统筹构建以青岛港、烟台港为主,日照港、东营港为辅,相互连通,主要服务省内,辐射环渤海区域的LNG储运体系,提高沿海港口LNG接卸能力。到“十四五”中期,全省LNG年接收能力达到2500万吨,实现天然气平稳安全供应,满足我省及华北地区天然气供应及储气能力需要。
  推进管道智能化发展。在今年7月召开全省石油天然气管道智能化发展论坛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加快管道智能化发展指导意见,以管道智能感知、智能预判、智能管控为重点,对新建管道实施数字化交付、智能化应用,对在役管道实施数字化恢复、智能化改造。推进“三个三”示范工程,培育三个智能化管道示范企业、打造三条在役管道智能化示范管线、选树三个新建管道智能化样板工程。
  加快应急储备调峰设施建设。在全省构建以沿海LNG储备基地为主、内陆LNG储备基地为辅,LNG罐箱集散中心和其他储气方式为补充的储备调峰体系。优化整合4处沿海LNG储备基地,储气能力10.5亿立方米;依托已建和在建储气设施规划5处内陆省级LNG储备基地,储气能力3亿立方米;保留已建在建市县小型储气设施,全省规划建设储气能力13.9亿立方米,满足政府3天和城市燃气企业5%储气能力建设需求。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能源发展新趋势、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我省油气行业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凝聚起新时代逐梦再出发的希冀与力量,开创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