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寿光市依托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一站式”受理群众诉求、网格化处置问题

用干部辛苦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2019-10-1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杨国胜 石如宽
    本报通讯员 王海涛 李 斌

  今年1至9月,寿光市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9.4%。与之相呼应的是,2017年、2018年,在潍坊市群众社会治安满意度电话调查中,寿光市群众满意率分别达到96.8%和98.7%,连续两年居潍坊各县市区首位。
  信访量和群众满意度“一降一升”的明显变化,主要源于近年来寿光市以问题和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依托社会治理服务中心这一崭新平台,抓基层、破难题、补短板,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基础牢、秩序好、社会稳、群众满意的县域社会治理新路子。
  “工资卡换回农村商业银行卡,我取工资方便多了。”近日,寿光市田柳镇退休教师刘敬亭高兴地告诉记者。
  刘敬亭的工资卡原为农村商业银行,今年单位统一换成了工商银行的,但镇上没有工商银行,取工资要跑到市区。为此,刘敬亭拨打了5123456寿光民声热线,寿光市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老刘反映的问题形成工单,推送至寿光市教体局。当天下午,教体局就安排财务科工作人员到市社保中心进行咨询。社保中心当场就将老刘的工资卡重新换成农村商业银行卡。困扰老刘几个月的问题仅用几个小时就得到圆满解决。第二天一大早,老刘还接到了教体局经办人的回访电话,老刘很是满意。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去年以来,寿光市畅通民声通道,全面整合原有的政务服务热线、民声网站等群众诉求渠道和社会治理资源力量,投资4000多万元,于今年2月正式设立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将社会治安、信访稳定、城市管理、应急处置、文明实践、民生服务等工作全部纳入,建立了一整套“问题受理、分派流转、限时办结、跟踪督办、结果反馈、回访群众”的闭环式工作链条,做到群众诉求100%受理、矛盾问题100%办结。中心自运行以来,日均处理群众诉求400余件,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我们将群众反映上来的诉求和矛盾问题都作为送上门的群众工作,依托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努力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寿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武治强说。
  “去年7月,凯马南家属院的居民王阿姨向我们反映,所在小区一直没有实现集中供暖。我们通过手机APP将这一情况上报至街道,街道及时对接住建局等部门协商改暖事宜,不到3个月时间,224户居民的供暖改造就全部完成。”寿光市圣城街道建新社区的专职网格员于秀芹告诉记者。
  据了解,像于秀芹这样的专职网格员,在城区共有338名。去年以来,寿光市将36个城市社区,划分为338个基础网格,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每个网格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实现了网格员队伍的专职化、专业化。
  这些网格员每天活跃在城区大街小巷,倾听群众诉求、采集基础信息,排查风险隐患、宣传政策法规、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网格化管理的关键不在于网格员能解决啥,而在于他们能发现啥,再依托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协调解决问题。”寿光市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主任李建臣说,寿光市自主研发了社会治理服务信息系统,将党建、综治、城管、环保、文明实践等资源力量全部下沉网格,对能在网格内解决的问题由网格员自行解决,不能解决的层级上报至市、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处置,做到了“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截至目前,网格员共采集上报各类信息105万条,发现上报、处置各类问题事件6.2万余件。
  “针对基层治理的难点、痛点和堵点,我们直面矛盾和问题,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推动社会治理由经验型管理转向法治型治理,由粗放型管理转向精致型治理,由单一性管理转向多元化治理,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带来的红利,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潍坊市委副书记、寿光市委书记林红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