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威海范例”

2019-10-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彭巍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更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建设期。
  威海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工作落实攻坚年”为总抓手,以建设精致化城乡统筹示范区为引领,抓重点、破难点、补短板、树亮点,在农村改革、高质量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城乡融合、脱贫攻坚等关键领域冲击新目标、寻求新突破、呈现新变化、收获新成果,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工作中打头阵、作表率,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威海范例”。
产业振兴
全力实施“助推”计划

  8月12日,威海市乡村振兴双招双引对接大会召开,国内著名专家、商会、知名企业代表等共计200多人参会,各区市、开发区进行了重点产业项目推介,现场共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166亿元。这是威海市首次举办全市性的农业产业项目对接活动,为乡村振兴搭建起双招双引“新平台”,打造助推农村产业发展的“新引擎”。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威海推出了“产业助推计划”,把工作重心放在为产业发展提供动能培植、科技支撑、政策支持、机制创新上来。
  威海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威海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打造城乡融合的城郊乡村、美丽宜居的品质乡村、产业兴旺的活力乡村、宜养宜游的休闲乡村、传承创新的文明乡村等“五个乡村”的发展定位。在具体推进中,本着“专班牵头、属地负责、示范带动、分类推进”的原则,以建设10个样板片区、40个重大工程、200个产业基地为抓手,分类探索滨海型、山区型、城郊型乡村振兴实现路径,把样板片区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试验田”“先行军”。威海首创制定了《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建设规范(试行)》,从10个方面制定了40条细化标准,划定了全市样板片区建设的“路线图”。
  协会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商会助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是威海提升农业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创新之策。今年4月份,威海市农业农村局在充分调研摸底的基础上,明晰了全市20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优势产业,确定了协会带基地、创品牌、领发展的产业振兴路子,目前20个优势产业已组建协会15个,年底将实现全覆盖。威海筛选了商会企业200家,与200个重点农业产业基地结对,充分发挥商会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注资入股、服务营销、技术咨询、管理推介等形式,让其成为产业基地的“源头活水”,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针对科技支撑弱、招才难等现实问题,威海出台了《威海市乡村振兴人才激励政策十二条》,制定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激励政策。8月12日,威海市政府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威海市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开展百名专家联基地活动,创建创新研发平台,共建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创新团队,共同开展科技创新项目联合攻关,构建起院地企联动、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的农业创新体系。
人才振兴
全力培育“三农”人才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威海市积极整合部门资源,突出抓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乡土文化、乡村治理4支人才队伍建设,协调14个部门联动开展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通过抓培训培养,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威海依托人才工程选拔培养农业领军人才,向省级推荐了7人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高效生态农业项目,5人申报外专“双百计划”,8人申报齐鲁乡村之星,组织评选了第四届威海市乡村之星20人。威海市人社局升级改造“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服务平台”,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作为2019年度公需课目必修内容,提供了包括农业、水利、林业、水产等30多个涉农系列1500多个学时的优质课件。对接十大样板片区,依托全市20个培训基地和中心镇培训点,围绕农村居民和贫困人口培训需求和就业创业愿望,组织开展“就业创业培训下基层”“乡村人才振兴培训直通车”活动,进镇入村免费开展电子商务、养老与母婴护理、特色面点、乡村旅游等就业创业培训活动,免费培训农村居民182期7643人次
  通过抓引聚服务,推动各类人才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威海举办了“高层次人才助推乡村振兴对接洽谈会”,邀请16名海内外涉农领域高层次人才和6名文旅机构、投资机构负责人来威实地考察、对接洽谈,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5个,现场签约2个。威海市农业农村局与韩中文化经济友好协会签署《人才引进战略合作意向协议书》,并与12名国内优秀行业专家达成科技顾问团队引进意向。威海市人社局组织征集2019年度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计划122名;团市委实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吸引优秀青年返乡下乡创业;卫生健康委组织实施农村医学生定向培养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区、市采用学费代偿办法招聘医学专业毕业生;科技局推进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已选派科技特派员349人、企业科技特派员12人;人社局、教育局将城镇中小学教师赴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工作经历作为参评高级教师的必要条件。
  威海市人社局出台《威海市专家服务基地建设管理办法》,遴选确定了威海圣航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威海神山葡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市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其中,文登省级农业科技园管理委员会被列为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考察对象。
文化振兴
全力推进文化惠民

  威海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强化思想引领,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魂聚力。威海在全市优化提升理论大众化示范点76处,组织举办“学理论、懂政策,做明白人”微访谈100余场次,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400余场次,引导农村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入脑入心。深化“君子之风·美德威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群众生活,基层“四德榜”实现村(居)全覆盖,评选推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媳妇、好青年等各类典型1.3万人。
  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精心推进荣成市全国试点、36个市级试点和547个县级试点建设。健全四级组织架构,市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各区市、开发区都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强化队伍建设,市及各区市、开发区都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辖各类分队、志愿服务队共2500余支,注册志愿者43万人。研究开发威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实现志愿者管理、活动组织开展、大数据统计等功能一站式完成。整合阵地资源,建设100多个特色突出、引领性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推出《威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基地版图》。
  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着力培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启动“践行文明条例 争做文明市民”主题活动,组织开展文明引导、进农村进社区主题宣讲2000余场次,受众达30余万人。聚焦焚烧冥纸冥币、燃放烟花爆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组织开展“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受众1.5万人次。健全完善“一约四会”,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目前已实现村(居)全覆盖。组织开展文明家庭、美在我家、精致农家等创建活动,评选表彰101户市级文明家庭。
  深接基层地气和群众需求,着力提升文化惠民精准度满意度。威海深入挖掘非遗、民俗、红色文化等资源,新建、改建21处乡村记忆馆、100个历史文化展示馆;创作推出红色舞剧《乳娘》在国家大剧院成功演出,并在各地巡演30多场次,引发强烈反响,红色乳娘与沂蒙红嫂一起成为省委宣传部确定的全省红色文化宣传重点。积极推进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试点工作,启动威海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建设,组织开展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公益培训等活动万余场次,500多支群众文化团体长期活跃在基层。大力推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开辟6条红色旅游和研学游路线,发展文化旅游特色村200多个、休闲农业项目1000多家。
生态振兴
全力改善人居环境

  威海始终将乡村生态振兴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惠民生、得民心、顺民意的重要工作来抓,以乡村生态振兴推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改善。
  注重典型引领,大力总结推广华夏生态城建设经验。威海进一步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华夏城周边余下的3处废弃矿坑全部完成恢复治理。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生态文化展馆、生态文明培训中心建设,持续提升生态文化。
  威海聚焦难点热点,开展“一保两治三减四提升”重点工作。
  “一保”:即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地。重点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开工村庄187个、完工村庄127个,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两治”:即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威海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荣成市作为全省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市,有8个镇街303个村全部实行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取得良好开局,目前已在全市推开。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调查工作,目前283个行政村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已全面铺开。
  “三减”:即减少厕所粪污、畜禽粪便无组织排放和低标准农膜使用量。大力推进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全市累计完成农村改厕39.2万户,率先在全省实现全覆盖目标。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目前全市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98.78%,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2.52%以上。加大0.01mm以上标准地膜示范推广和可重复利用新型反光地布替代苹果反光膜工作力度,在樱聚缘、文峰等企业示范推广0.01mm以上标准地膜,组织种植企业、种植户推广使用新型反光布。
  “四提升”:即提升村路和农村清洁供暖覆盖率、美丽乡村建设比例、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三年集中攻坚和农村村内道路硬化,目前已投资2.2亿元,新建改造农村公路86.7公里,建设客运站点20个,硬化村内道路38万平方米。大力推进农村清洁供暖工作,目前全市农村清洁供暖已开工5358户,完工4187户。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已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0个,B级以上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72.65%。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目前秸秆利用率达到96.37%。
组织振兴
全力打造过硬支部

  推进组织振兴,威海坚持政策向片区倾斜、力量向片区集中。组织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向十大样板片区全面派驻乡村振兴服务队,市级选派第一书记和市直单位联系村,优先考虑样板片区村,为片区率先实现振兴集聚力量。
  威海持续深化“标准化+过硬支部”建设,着力提升农村党建工作质量。突出过硬支部、带头人队伍和后备力量建设,明确到2022年的总体目标,分阶段、分专题集中攻坚。开展“阵地亮形象、党员亮身份”行动,截至目前,市县共投入资金2191万元,整修村级活动场所1114处,悬挂“共产党员户”标识牌8万多个。摸排确定113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坚持一村一策,集中整顿。继续加大对不称职不合格村党组织书记的调整力度,采取本村能人选拔一批、上级机关下派一批、在外人才回引一批、教育培训提升一批等方式,选优配强队伍。全面落实1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村、1名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1个县级以上部门结对联系、1个工作队靠上整顿、1名第一书记驻点帮扶“五个一”要求,14名市级党政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个镇街,88名区市领导干部帮扶到村,70名镇街党(工)委书记带头帮包整顿难度最大的村。
  威海不断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着力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调整不胜任不称职不合格村党组织书记50人,市县镇三级累计举办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110多期次、培训人员7500多人次。注重加强人才引进和后备力量培养,市和区市分别制定乡村振兴人才激励政策、“回引计划”,吸引各领域人才返乡下乡,以区市为单位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目前已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1506名。加强涉农资金政策整合,重点支持533个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举办党建引领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组织样板片区部分村党组织书记,到烟台实地学习“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经验做法,开阔思路眼界,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径和模式。建立集体经济薄弱村在线管理台账,将31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部纳入、实时监控,确保今年年底前实现薄弱村“清零”。
  
  
①文登区昆嵛山水    摄影:倪曙光
②乳山市威茗易养茶基地 摄影:崔志杰
③荣成市俚岛镇海带丰收
④文登区泽库胶东面艺展
⑤环翠区张村镇福德庄村
⑥荣成市宁津街道东楮岛村
⑦荣成市天鹅湖     摄影:宁志浩
⑧南海新区五垒岛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