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体 连载

兼具硬派知识与趣味故事——

知 宋22

2019-09-1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吴 钩
  说来也是凑巧,这次对陈执中出手攻击最为凌厉的两位御史,都单名一个“抃”字,赵抃与孙抃。
  不过宋仁宗宠信陈执中,以前曾有人问仁宗:“执中何足眷?”仁宗说:“执中不欺朕耳。”因此,对于御史的弹奏,仁宗置之不理。
  为加大弹劾的杀伤力,御史“又言执中私其女子,伤化不道”,说陈执中与家中婢女通奸,生活作风腐化。当然,这是台谏官的“风闻言事”,并无实据。
  恰好这个时候,同知谏院范镇出差回朝,仁宗皇帝便询问他对陈执中被弹劾一事有什么看法。范镇说:“臣新从外来,未知仔细。”仁宗向他发牢骚:“台谏官不识体,好言人家私事。”范镇说:“人命至重,台谏官不可不言,然不可用此进退大臣,进退大臣,当责以职业。……为一婢子令国相下狱,于国之体,亦似未便,所以不敢雷同上言。”显然,范镇反对御史台拿宰相的家事攻击执政大臣。
  台官(御史)与谏官虽然同属言职,但职权又有区别,台官责在纠绳百官,谏官责在讽谏君主,“谏官掌献替,以正人主;御史掌纠察,以绳百僚”。入宋之后,台谏职能有合一之势,也就是说,台官与谏官都可以谏天子、绳官邪。但尽管如此,毕竟还是分属御史台与谏院两套系统。这次御史台交章弹奏陈执中,谏院却一直保持沉默。赵抃对谏官的装聋作哑本来就很是不满,听了范镇的话,更是愤怒,立即将战火引到他身上,上书说“风闻同知谏院范镇妄行陈奏,营救执中”,据臣所知,范镇之前升迁,都是陈执中提携,所以今天才“惑蔽听断,肆为诬罔”,伏望陛下明察。
  对于赵抃的抨击,范镇觉得非常可笑,说道:我立朝之本末、当谏官是否称职,跟有没有出入执中门下,御史其实是心知肚明的,皇上也心中有数,我不需要争辩。御史这样中伤我,原因无他,无非是想恐吓我,以后不要再替陈执中出声而已。但是,“臣为谏官,为御史所恐而遂不言,非所谓为谏官也”。范镇也是牛脾气之人,并不怕赵抃的恫吓,你一恫吓,他的斗志就给激发出来了,再三上书反驳御史台。
  平心而论,范镇其实并无意于替宰相陈执中辩护。恰恰相反,范镇认为陈执中当宰相很不称职:今天下民困,陈执中身为首相,因循苟简,不曾建言,即便皇上罢了他的宰相之职,也毫不过分。但是,陈执中当罢是一回事,御史的弹劾合不合理又是另一回事。御史称陈执中无学术、不知典故,这是有道理的,因为陈执中“一为参知政事,再为宰相,无学术、不知典故有素矣”,皇上拜他为相,本来就是僭赏。然而,现在御史“不以职事而以私事”要求罢逐陈执中,则是舍大责细,看似正气凛然,实则有伤国体。
  也就是说,范镇反对的是赵抃等御史“专治其私”,拿宰相的私生活大做文章。在他看来,陈执中责笞婢女致死,是宰相家事,跟职事无关,按照法律的规定处理就行了,既然法律已经写明,奴婢有愆犯决罚致死,当勿论,那么朝廷就不应该“弃法律而牵于浮议也”。范镇尤其看不惯御史攻讦陈执中跟奴婢通奸:“审如御史言,则执中可诛;如其不然,亦当诛御史!”要求御史跟宰相辩个清楚。
  最后,范镇跟仁宗说: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奏章摆在这里,如果皇上认为我说错了,那请将我的意见“榜于朝堂,使士大夫知臣之罪;颁于天下,使天下人知臣之罪;付于史官,使后世人知臣之罪”。御史台若是不服,请来当庭辩论,“中书、枢密大臣详正是非”,如果“以臣章非是,则乞免臣所职,终身不齿;以御史所奏为非,亦乞依公施行”。
  不过,宋仁宗大概觉得,如果让谏院与御史台展开辩论,容易激化矛盾。所以既没有将范镇的意见榜于朝堂,也没有批准双方进行辩论。他还是希望这事儿能够慢慢淡出舆论的焦点。看御史台那边,似乎也平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