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临淄

父子两代严把“质量关”,学友月饼——

老品牌37年的坚守

2019-09-11 作者: 刘磊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刘 磊
    本报通讯员 李传昌 吕鑫鑫

“真材实料,要对得起顾客”
  9月5日,记者来到位于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的学友月饼食品厂,干净整洁的加工车间里一派忙碌的景象,学友月饼创始人国学友正在和师傅们一起忙活着为客户赶制月饼。
  “目前正是旺季,订单量比较大,即使增加了不少人手,但依然忙不过来。”国学友笑着告诉记者。
  今年72岁的国学友,年轻时曾经在部队做过7年后勤兵。跟随部队走南闯北的日子里,他学得一手制作面食、甜品的好手艺。“后来回到老家,自己就开始琢磨营生。那时候挣钱不容易,我就想,自己有这门手艺,就靠手艺吃饭呗!”国学友回忆,那时他就开始跟老伴儿两人一起做鸡蛋糕、炒糖、蜜食。
  “那个年代,做完了统一送到供销社。虽然是小本买卖,但诚信经营一直是咱的立店之本。所有甜品都是真材实料,必须对得起顾客。顾客吃得放心,咱也安心。”国学友说。
  1998年,国学友的儿子国利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学友食品厂,经他的管理,学友月饼已经从原先的手工制作转向机器生产,产量上去了,销路也越来越广。
  在国利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他父亲最早的一张荣誉证书:“1988年国学友同志被评为临淄区信誉红旗手。”像这样的荣誉证书足足有厚厚的一摞,在国利看来,这便是“对得起顾客”这五个字最好的注解。
“老品牌,不能砸在我手里”
  国利从父亲手里接过了月饼厂,更接过了父亲的那份坚守。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口味上,国利不敢有半点马虎,“父亲苦心经营起来的老品牌,不能砸在我手里。”
  本着这份责任与信念,国利在月饼的原材料采购上,时刻绷着一根弦。“原料不行,你何谈质量。”国利说,制作月饼用的芝麻、花生等原材料,都必须经亲自试尝过点头后才能进货,采购回来的花生,为了确保没有坏果,工作人员都要一粒粒地筛选。
  除了口味,学友月饼的包装也是别具一格。“我们聘请了专业团队设计包装,在坚持简易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像‘姜太公钓月饼’系列,就是希望通过包装宣传推广咱们临淄特色的地域文化。”国利说。
  目前,学友月饼使用的真空塑料包装已经用了13年,回忆起2006年在包装上的转型,国利依然印象深刻。
  据国利介绍,早些年市面上的月饼都是用油纸包装,但油纸包装存在很多弊端。“纸质包装的月饼密封性差,不仅不易存放,且有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为了保障消费者舌尖安全,国利将目光转向了真空塑料包装。但转型之初,消费者却并不买账。
  “为了打开市场,我们赔钱推广,搞优惠活动,用了整整一年,才将这种包装推广开。”国利说。
“吃着好,才是好口碑”
  “还是最喜欢老口味月饼,吃着能勾起很多回忆,每年过节都会买点儿。”在学友月饼零售店内,市民张夏一口气买了十斤黑芝麻和五仁月饼,她说,买月饼不看颜值,主要看口味,吃的也是情怀。
  学友月饼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屡获消费者满意,除了地道的口味,靠的也是亲民的价格。“店内所有的月饼统一价格,7块钱一斤,老百姓买得起,吃着好,才是好口碑。”国学友告诉记者。
  自1982年建厂以来,学友食品厂一直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37年来,学友食品厂坚持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积极实行品牌战略,以一流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和口碑,已连续多年获得临淄区和淄博市消费者满意单位称号。
  “现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商家都在打价格战,但我们还是坚守走质量效益的路子。”国利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也在尝试改变经营机制,转变生产模式,朝民营经济方向大步前进,“让产品更贴近市场,让服务也更加及时,让消费者更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