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论丛周刊

莫把执行当落实

2019-09-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王玉堂

  “执行”是把事情做对,执行的结果只有一种,即1+1=2;“落实”是把事情做好,且可以创造出多种模式,即1+1≥2。执行带有强制性,侧重“要我干”“照着干”;落实则强调能动性、创造性,侧重“我要干”“想着干”。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正确的决策形成之后,关键在于落实;没有落实,再好的决策也是一句空话。
  落实的“实”,既是实现的“实”,也是果实的“实”。决策是“知”,落实是“行”,“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决策是“根”,落实是“果”,唯有落实,决策才有实际意义。一个领导者,如果重决策、轻落实,往往就会成为决策上的巨人、落实上的矮子;这样的领导者,就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领导者,其所从事的领导工作就不可能有大的建树。
  现实中,有人把“落实”与“执行”等同起来,这是不妥的。严格地说,“落实”与“执行”是有区别的。
  “落实”是从领导学角度考察贯彻决策意图的能力,“执行”则是从管理学角度考察执行决策的能力。落实与执行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落实”是能动的,强调创造性,越有创造性就越有落实力;“执行”则是被动的,带有强制性,强制性越高,执行力越强。“落实”侧重“我要干”“想着干”,“执行”侧重“要我干”“照着干”。“执行”是把事情做对,执行的结果只有一种,即1+1=2;“落实”是把事情做好,且可以创造出多种模式,即1+1≥2。
  因此,抓好落实,既需要行动力,也需要方法论。
  重点带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事物由多种矛盾所组成,矛盾又有主要和次要之分,其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主导作用,并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转化。一旦主要矛盾得以解决,次要矛盾便可“迎刃而解”。因此,抓落实必须善于抓重点、抓关键、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是要“牵牛鼻子”;抓住了重点,也就取得了抓好工作落实的主动权,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既是一条成功经验,更是一种重要的领导艺术。
  责任驱动。责任胜于能力的地方,就在于责任能点燃激情,充分释放人的潜能。落实责任重在具体化,要善于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具体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以责任制促落实、以责任制保成效。邓小平同志说过:“抓,要有具体政策、具体措施,解决具体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悲哀,就在于责任不明确、不具体。具体化,是一种工作要求,也是一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实践证明,一具体就深入,越深入越具体,越具体越好落实。
  督查推动。《墨子·号令》中说:“令必行,令出辄人随,省其可行、不行。”意思是有令必行,号令一经发出,立即派人跟踪省察,看号令是否得到执行。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法,重在督查。用督查传递压力,用压力推动落实,是一个重要的领导环节,也是一种重要的领导方法。抓好督查,必须坚持原则、坚持标准,不仅要敢于碰硬、敢于较真、敢于担责,而且要突出重点、讲究策略、注意方法,重点事项重点督查,紧急事项跟踪督查,急事要件专项督查,一般事项定期督查,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确保每项工作都部署、有检查、有结果、见成效。抓督查,还要善于借领导之“威”、部门之“力”、舆论之“势”,努力形成以督查促落实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势场。
  典型拉动。“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样子”就是典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善于抓典型,让典型引路和发挥示范作用,历来是我们党重要的工作方法。实践证明,抓什么样的典型,就能体现什么样的导向,就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具有强大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典型拉动,往往可以收到“点上突破、面上开花”的示范效应。同时,还要针对决策落实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善于抓反面典型,以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
  制度保障。“人叫人干人不干,制度调动千千万。”抓好落实,必须有健全的制度作保障,以科学的制度规范、制度约束、制度激励,保证工作的层层落实。必须健全责任追究制度,盯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努力形成“无功便是过、落空就是错”的鲜明导向,做到“赏赐能喜,诛罚有威”。必须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快构建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度约束,激活敬畏心,强化戒惧感;通过制度激励,激发进取心,强化使命感。坚持以落实论英雄,在落实中比高下、论短长、排位次。必须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敢抓落实的干部鼓足劲,为狠抓落实的干部撑好腰,为善抓落实的干部兜住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