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厚植企业家成长土壤

2019-08-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魏然
  
  “我们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这既是荣誉,更是责任,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8月28日,全省推进改革举措落实落地工作会议上,93名“山东省优秀企业家”、91家“山东省优秀企业”受表彰;省委、省政府“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25条”征求意见,极大鼓舞了全省企业家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积极性。
  “我省最稀缺资源是优秀企业家,最需要做的是厚植企业家成长‘土壤’。”省委书记刘家义在会上指出,要以改革精神培厚企业家成长沃土。
  一个地方经济活跃度怎么样,取决于市场的活跃度,市场活跃度取决于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与企业和企业家活跃度直接相关。
  7月27日至28日,刘家义书记在济宁市、枣庄市调研时,曾提出“四问”:自己的企业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怎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自己是不是合格的、优秀的企业家,怎样成为合格的、优秀的企业家并带领企业向世界一流迈进?要成为合格的、优秀的企业家,应该具备怎样的主客观条件?我省要弘扬企业家精神、造就大批优秀企业家,主客观条件怎样来实现?
  与会的很多企业家都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军认为,衡量一名企业负责人是否是企业家、是否具备企业家精神,不是看他挣了多少个亿,而是要以政治素养、资源聚合能力、价值创造、社会贡献四个标准来考量。“我们不要说自己是什么企业家,要先从企业经营者开始,上升到企业家的境界。”
  当前,山东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八大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改革进入深水区,正处在应对多重挑战又孕育无限希望的关键时期。
  “受经济下行压力等影响,企业突出的感受就是竞争更残酷了,赚钱更难了。很多企业在市场奋战中都有孤独感,在这种背景下,山东再次强调提升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非常重要。”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滨认为,怎么激活企业家队伍活力,让企业焕发出二次创业的激情和信心,至关重要。“相比浙江等省,我们在营造营商环境、尊重企业家方面还有差距。”
  “四问”问的不仅是企业家,也是各级领导干部。近年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比如“国企10条”“非公10条”、支持民企35条等,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此次会议上征求意见的“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25条”,包括了尊重企业家、激励企业家、保护企业家、服务企业家、关爱企业家、培养企业家等六方面具体措施,进一步为企业家成长成功创造条件,通过更多有情感、有诚意、有温度的政策服务,激发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热情。
  大家普遍反映,“25条”很细、很量化、很直接,具体到谁来干、什么时间干等。“对于部门来说,要很好地落实这些举措,给企业家提供良好的舞台和环境,不能遇到事就简单说个‘不’,要有为企业服务的精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副厅长崔建海说,对于实践中的好政策好做法,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化下来,长久可持续地发挥作用。
  “我们既是国有企业,又是市场化完全竞争的企业,迫切需要尊重企业家、培养企业家、鼓励企业家的好政策。”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克兴说,“25条”围绕企业家关心的热点问题精准施策,针对企业家干事创业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出实招,对“双招双引”或者本地企业快速发展都是有力支持。
  如果把外部环境比作“土壤”,那么企业家就好比“种子”。现在“土壤”越来越好了,“种子”也要和环境匹配、相得益彰。
  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重汽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旭光认为,山东是出优秀企业家的地方,山东人肯干实干,但是随着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家的观念、思维、视野可能跟不上转型发展的要求了,提高企业家素质尤为重要。
  “企业,尤其是民企,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有一种家国情怀、远大愿景,一定不会是为了个人,而是通过实现自己的理想、自身的价值,带动企业发展、产业发展,最终回报社会。”山东阿尔普尔节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卫平认为,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不管主动还是被动,企业家一定要参加培训。现在“25条”也明确提出来了,要创造良好条件,加大对企业家的培训,不只是运作能力、管理能力、科技创新、战略眼光,还包括国际视野、诚实守信、企业家情怀等方面,打造高水平、有国际视野、有担当的企业家。
  为企业家创造良好环境、对优秀企业家表彰奖励等等举措,无不让企业家们欢欣鼓舞,表示一定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优秀企业家精神,努力把山东各项改革落到实处,与时代同步,与山东一起转型发展。
  (□本报记者 赵洪杰 张春晓 马海燕 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