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政经

设立解难题直通车,推动产业链完善。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政府帮着企业找房子

2019-08-22 作者: 贾瑞君 李广寅 来源: 大众日报
■关注开发区建设
  □ 本报记者 贾瑞君 李广寅
   本报通讯员 王 刚 

  日前,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行业迎来又一“智力巨头”——稀土催化研究院。 
  未来,该研究院将结合国家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项目,构建学术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新型研发创新体系,解决稀土催化材料技术在行业应用中的“卡脖子”问题,打破国外的专利垄断和技术封锁,占领未来产业技术制高点,为实施科技强国战略作支撑。
  新材料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打造的主导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开发区新材料产业链条逐步完善,骨干企业实力雄厚,技术装备优势突出,已经发展成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稀土催化研究院、国瓷5G用电子陶瓷材料和稀土功能陶瓷材料、东珩高性能纤维材料、三一筑工绿色智能装配式产业园等一系列的产学研机构、企业的落地,为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蜂窝陶瓷生产车间,一条长一百多米的窑炉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运作生产,这条生产线一天可以连续烧结1.2万升-1.5万升蜂窝陶瓷。国瓷公司副总经理宋锡滨告诉记者,目前汽车用蜂窝设备生产技术主要掌握在美国和日本手里,而他们公司的设备则是自主研发制造的。
  “这个车间长度大约为160米,开发区2017年9月份帮助我们联系的,前5年免费提供给我们使用(租金先交后返)。”回忆起两年前的“知遇之恩”,宋锡滨依然历历在目。他告诉记者,当时公司实现了技术突破,想尽快投产抢占市场,因为生产线长度的特殊要求,在租赁和改建新厂房上遇到了难题,开发区管委会用最短的时间帮助企业解决了难题,公司用了不到8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试生产,为抢占市场占据了主动。
  多年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瞄准新材料产业发展,积极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投资奖励、人才引进补贴等优惠政策,建立政府解决企业难题直通车制度,解决他们在建设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坚定了企业加快发展的信心决心。“开发区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所有业务工作的总牵引,职能围绕‘双招双引’实施,改革围绕‘双招双引’进行,考核以‘双招双引’为主要标准,实施了招商市场化改革,突出抓好招商。”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常淮诚介绍。开发区强化项目推进,每年选择一批转型升级、高新技术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集中推进,由班子成员和职能部门结对联系,全力做好服务工作,去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了200亿元。目前,在新材料产业方面,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长为国内最大的高端纳米级电子陶瓷材料生产基地和碳纤维材料生产基地,国瓷公司、新大集团还被工信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