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书画

个性传达与探索创新

——任仲泉教授中国画艺术创作评析

2019-08-1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云卷千峰色 泉和万籁声
□ 孙景全

  任仲泉 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展示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美术设计家协会副主席。
  任仲泉教授以一位优秀画家的身份进入人们的视线,引起了广泛关注。长期积累的学院派深厚功底,准确的造型能力、全面系统的艺术设计与绘画知识学养以及对艺术的酷爱,使他具备了驾驭国画、油画、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等领域的能力。他笃实勤奋的人品作风,博求约取、融通独辟的艺术之路,是值得我们赞赏的。
  中国画艺术的一个重要传统,就是“师古不泥”,在“师古人”并“师造化”中创新图变。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性的想象非常重要。没有创造性的想象,自然形态的物象就不可能转化成审美意象。
  任仲泉对此有其独特的理解和运用。他的山水画写生不是简单地描摹自然风光,而是对大自然发挥“心源”能动性的一种表达,是画家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所以他虔诚地从大自然中提炼、概括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景象元素,从而升华出新的笔墨形态。故他的绘画注重以意为先,强调表现意造境生,营构“山性即我性”的境界,是脱于繁琐与庸俗的心灵居所。如盛年翘楚之作大型山水画《祥云涌泰岱》,他多角度、多层面地“搜妙创真”,大开大合的构图,气势恢宏,山峦重叠,高耸险峻,笔墨或细密苍劲,或劲健沉郁,或纵横纷披,加之石绿泼彩,弱化三维空间,虚实有度,画面呈现了苍深渊穆之境,展示出另一番壮美淳厚的审美意趣。使得传统山水画物境、情境、意境,顿然改观,主题得到了升华,而创新求变的意旨、时代精神的表现,自然也就在其中了。
  值得点赞的佳作《泰山醉云》,画面以山峰瀑布为主体,瀑布设在视觉中心,彩云置天际,下端视线穷目处,三分之二的画面峰峦稠叠,松柏浓密,云雾蒙蒙。画家用淡蓝加墨挥洒,一片雄浑,反衬出山的苍劲雄伟。在山的峰顶又敷淡红,暗示出太阳的晨光熹微,为山水画作了光学上的注释,酝生出山水之奇谲,营造了泰山五岳独尊的霸气。这样处理出人意表,使读者的审美指向立即被画家的独具匠心从惯性中解脱出来,导向奇妙大气的境界。不仅画面增色,而且贴切地表达了画家挚爱祖国山河的深情和刻意创造艺术美的信念。画家惯用这种手法“造势”,建构起大感觉、大气势,形成他山水画风格的显著特点。若《泰山桃花峪》的苍茫、《泰山玉泉寺》的雄浑、《济南灵岩寺》的静穆、《灵岩寺之南山》的冷逸、《济南国际园博园》的典雅,无不精好,都一样接地气、有温度,可游、可居。
  我认为,大凡优秀的山水画,都具有“人化”的自然品格。因处理主客体关系的表达方式不同,可分为实象、意象等类型。实象无需赘述。意象的灵魂是情思,所画山水往往是主体审美情趣与客体审美形象相结合,对传统审美形象重新加工,改造构设,升华为一种新的语言形态,营造非现实的山水时空,由此开拓出新的审美意境。画家任仲泉若不是对审美惯性作逆反思维和反其道的运用,就不会有这种构设,他的孤旨性思维也不会达到如此的深度。进而言之,唯有大胆试探,才会有更多创新。于性灵中发挥笔墨,于学问间塑造意境,是画家简括不繁的艺术手段。看得出,无论是巨作还是小品,无论是千笔万笔的山水画,还是寥寥数笔的扇面画,都同样能传达出画家独到的心智成果。
  (本文作者系中国壁画学会理事,著名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