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论丛周刊

山东如何打造更多“网红城市”

2019-07-1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孔铎

  网红城市,将城市中的新奇、活力元素,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传播方式,切入年轻人日常化、碎片化、即时性的媒体使用习惯,在“日用而不知”的过程中,为他们提供了一条感知城市、了解城市的渠道。
  毕业季来临,新一轮的“抢人大战”又在各个城市之间拉开。
  盘点城市吸引年轻人的招数,除了在落户门槛、购房补贴等看得见、摸得着、可量化的“硬指标”上下功夫之外,打造富有活力、魅力和时尚感的城市形象,日益成为城市竞争的新领域。
  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由短视频、直播等新传播方式塑造的“网红城市”,在广大年轻群体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力。
  人对城市的选择、城市对人的吸引,从来都是一个复合性命题。对于绝大多数毕业生来说,城市选择是未来个人发展的重要向度,必须严肃面对。
  文化上的认同、情感上的归属、未来生活的舒适度,甚至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时的“初体验”,这些因人而异、难以量化的指标,都会潜在地影响选择。
  网红城市,将城市中的新奇、活力元素,切入年轻人日常化、碎片化、即时性的媒体使用习惯,在“日用而不知”的过程中,为他们提供了一条感知城市、了解城市的渠道。
  同时,“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特性和无处不在的媒体覆盖,又十分突出地令原有“不可见”的图景变成了“可见”,城市毛细血管中的生活,只在现实中才能体味的狂欢精神,各种粗糙而又鲜活的民间表达,都被成功地移植到了虚拟空间,获得了广泛关注。
  此时的“城市”,不再隐于各类专业性报道、专题性宣传片以及文艺作品之后,而是活生生展现在用户面前的生活律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活动,以其全程覆盖、全息形式、全员参与和全效功能,直接展示了城市的活力、多元与开放。
  那些关于城市的、在新媒体空间呈现的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因广泛的参与度、生活的贴近性,而获得了充盈的活力,成为构筑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新成员,成为城市形象的新代表者。
  这是一场对于年轻人注意力的争夺战:有的城市,以官方身份注册账号,文章、图片、短视频等已然是“常规操作”;有的城市,在既有宣传片基础上,增加直播、短视频等宣传力度;有的将各种公共文化活动,搬上虚拟空间;有的联合本地博物馆,将深厚历史底蕴与时尚文化相结合;还有的,在已经形成人气的场所中,增加鲜明的可视化元素,让来访者拍个痛快。
  久而久之,网红城市在争取文化认同、吸引就业人群、发展文创旅游等方面,潜移默化地获得了优势。
  从历史上看,山东并不缺乏有力的文化输出。
  在古代,“邹鲁”“洙泗”等词语,由具体的地方概念转变为文明礼仪教化的象征概念;近现代,老舍、莫言等作家对山东地区的描绘,近年来鲁剧的崛起与有口皆碑——我们在不同的文化载体中,都曾赢得广泛认同。
  但传统文脉的生命力,不能仅仅体现在经典文本的流传,还应体现在其能够根据自身的丰富性,灵活应对多变的外部世界。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为文化精神找到新的表达方式,这是需要我们破解的重要课题。
  在媒介技术大大解放了公众创作参与热情的前提下,城市形象打造与传播,可能是粗糙的、民间的、较高随意性的,甚至是没有明确主题的,但必然是易于接受、广泛传播的。
  山东城市,又该如何打赢这一场城市形象塑造战?
  在保证基本底线的前提下,尊重新形式、新表达。切不可直接将其等同于“浅薄”“粗俗”“空洞”,但也不能以绝对的“以新代旧”,拉平雅俗之间、专业与非专业之间、严肃经典与日常嬉戏之间的界限。
  要实事求是地测量城市在网络空间中的受关注程度,总结是哪些意象、哪些活动、哪些场所受到了热捧。要深入思考为何自媒体用户,会选择这些场景和意象进行拍摄上传,其后蕴含的本地生活经验,同网络用户的解读之间,构成了何种差异与联系。
  在顺应既有城市形象基础上,以适当方式在新媒体平台投放创意作品。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生硬地将“乡土”“传统”“地方”,转变为“时尚”“前卫”或“洋气”;也不能刻意用巨大的投入,盲目制造“高大全”“国际化”的形象。要在具体思考本地生活与网络关注的基础上,顺势而为扩大两者之间的正向交集,在充分尊重居民自发性表达与创意作品之间的生命纽带的基础上,实现城市文化特色的移动表达。
  最后,在传播活动获得一定正向回馈之后,思考用实际建设行为,提升城市实体场所、城市公共活动的质量。具体而言,便是用“线上”的关注度,校准“线下”的城市建设活动;同时以“线下”的建设,涵养城市生活活力与自我表现力。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