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打通“医药产”三关

文登:让优质中医资源沉下来

2019-07-10 作者: 彭辉 来源: 大众日报
  □张小寒 报道   区中药配送中心向看病群众提供中药代煎配送服务。
  □本报记者 彭 辉
  本报通讯员 张小寒 于丹丹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是中医学的一个理念,在威海市文登区,这一理念在中医自身发展上也显示了显著“疗效”。
  针对中医药人才力量薄弱、中药质量参差不齐、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痛点,文登区按照“中医基层化 基层中医化”思路,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打通“医药产”三关,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量占总服务量的比例达49%,中医越来越受到群众的信任和欢迎。 
打通中医就医“经络”
  6月14日清晨,大水泊镇卫生院中医门诊室外,早早便挤满了从周边镇村赶来候诊的群众,当天,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马新童在这里坐诊。定期邀请中医名家坐诊、带教,让这个基层卫生院名声大噪,2018年中医接诊量达1.2万人次。
  “中医在基层有优势,能作为。打通中医就医‘经络’,让优质中医资源沉下来,是解决基层中医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关键所在。”文登区卫健局局长徐琳说。
  文登将发展中医药事业作为重要民生工程、乡村振兴的关键板块,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建立起中医药扶持推进机制,地方财政加大专项投入力度。
  2016年9月,文登16处镇级医疗机构“国医堂”提前一年建成并投用,在威海市率先实现全覆盖。文登基层中医就医通道就此打通。文登安排专项人才补助经费,聘请市级以及省级以上中医名家直通到各镇“国医堂”坐诊、培训、带教,每镇每月至少1次。
  2018年7月,文登作为改革先行试点区在威海市率先启动基层巡诊服务模式,投入500多万元购置的16台专业化巡诊车从各镇级医疗机构巡回开向各村,送去中医药适宜技术,也为村民们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巡诊车启程以来,已经跑遍了文登600多个村庄,6.3万多名群众实现“零距离”就医。区、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已在文登构建成型。
畅通中药流通“气血”
  对看病群众来说,医生诊脉开方后,无需自己抓药煎药,可在家坐等着温乎的中药液送上门。在文登营镇教场东村,没多掏一分钱,村民刘爱玲就惊喜地享受了一把区中药配送中心的中药代煎配送服务。
  中药质量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疗效。中药饮片辨识主要依靠人工经验,基层中药房人员能力和基层存储设施条件等又存在明显局限。去年10月,文登区将中药“嫁接”互联网,探索建立文登区中药集中配送中心,在全国首创“线上平台支撑、线下集中运行、服务全链条、城乡全覆盖”的中药服务保障模式,全面畅通中药流通“气血”。
  文登建成中药集中配送中心,作为全区集中统一的“共享中药房”。以互联网为支撑,依托文登区人民医院“医共体”优势,药房线上平台与文登19家基层、社区及城区二级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接,提供“一对多”中药集中服务。
  “中药采购、存储、调剂、煎制、配送等全链条集中,有利于集中监管,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中药质量,让群众有好方也得好药。”文登区卫健局副局长于进池说。配送中心还让大数据参与“监管”,从采购到配送实现全过程数据采集监控跟踪追溯。
  配送中心还与顺丰快递合作,为群众免费送药上门,城区配送到家、乡镇配送到点,目前已服务群众2.6万名,初步构建起“病有良医、医有良药”的中药健康服务格局。
强壮健康产业“筋骨”
  位于国家级卫生镇文登张家产镇的“国医堂”,如今成为深受当地百姓追捧的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地。在这里,村民们可以每人免费体验5次艾灸,还可以免费领到由艾炷、指导书和器械等组成的艾灸“礼包”。
  “艾灸易操作、好推广。不仅镇上设有免费艾灸体验馆,各村也有志愿推广队,村里出典型病例,镇上出技术培训,治疗病例上墙示教。”张家产镇卫生院院长初然梁说,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下,全镇已有40多个村的近3000名群众进行了免费体验,体验后坚持艾灸者达81%。
  “推广中医适用技术,是我们打造‘健康小镇’‘健康城市’的基础环节。要让中医药走得更远,关键还要打造产业链条,走中医药事业与大健康产业相互融通、互促共进之路,实现健康惠民与产业兴旺双赢。”于进池说。
  文登是“中国西洋参之都”,西洋参种植面积达5.5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西洋参主产区。以西洋参资源优势为依托,文登面向“打造百亿西洋参产业”目标,全力培育提升集药材种植、医药工业、商贸物流、康养旅游于一体的西洋参全产业链,一批中医药优势项目、产业链项目落地,西洋参纳入药食同源目录,中国西洋参产业研究院启动建设。
  以中医理念引领康养产业发展,文登还将中医药服务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养机构,以医疗机构为主体投资建设养老机构,在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机构,探索形式多样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