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西海岸

◆新样板

“五大活力源”助推城乡同频共振

2019-06-19 作者: 张忠德 宋弢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忠德 宋 弢

  “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乡村振兴工作的期望与要求。青岛西海岸新区西部为12个以农业为主的镇街,占新区一半以上的面积,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然而,在西海岸新区,乡村振兴又从来不只是乡村的问题,“城乡一体,有城有乡”是西海岸新区的特点之一。获批五年来,新区紧抓“产业”这个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借鉴“功能区指挥部+平台公司”成熟开发模式,发挥区域开发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了董家口经济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交通商务区、藏马山旅游度假区、王台新动能产业基地“五大乡村振兴活力源”。
  目前,“五大活力源”已带动58个村1.5万户农民增收致富,2022年将辐射带动113个村3.2万户农民增收致富,打造成为乡村振兴典型片区。
强基础设施——农村靓
  交通配套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2018年12月20日,青岛西站正式启用,青岛西海岸新区迈入高铁时代。“作为青岛对外开放的西部门户和新区统筹发展的新引擎,交通商务区抢抓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和青连铁路、京沪二线等铁路建设的机遇,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发力。”交通商务区党工委书记杨文说。
  便利交通的“甜头”,位于交通商务区核心的铁山街道率先尝到了。
  铁山街道后石沟村此前一穷二白,更重要的是“窝在深山无人知”。随着交通商务区配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吸引了一家影视剧组入住,一系列的改变发生了,村口“种”上大槐树,翻修了马路,还新建起新的村委大院,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一个影视拍摄和特色民宿双动力的文化旅游型美丽乡村。
  无独有偶,曾一手打造出青岛东方影都的青岛西海岸发展集团,于2018年8月进驻藏马山旅游度假区,在调整优化藏马山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完善基础设施。藏马山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指挥部经济发展处处长张世俊介绍:“我们进驻后,针对藏马山度假区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加快推进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全长10公里的5条市政道路完成路面施工,18条道路同步推进。开工建设中法水务污水处理厂、110KV变电站等一批市政配套工程,提升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水平,改造优化村容村貌。”
引高端项目——产业强
  现代农业是乡村振兴的重大课题,在“五大活力源”中,现代农业示范区面积最大,高标准建设的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为新区持续注入着高效农业活力。
  截至目前,现代农业示范区已引进高新农业项目60多个,总投资90多亿元。其中,已开工中荷智慧农业产业园总投资16亿元,将建成50万平方米世界科技水平最高、单体面积最大的现代化、智能化蔬菜生产工厂,产品由合作方荷兰丰收联盟全部销往国际市场。
  “目前,我们已建成35000平方米的高端蔬菜生产车间,拥有国内科技含量最高的连栋智能温室,是一个精准化、智慧型的蔬菜生产工厂。智能温室采用全自动智能化控制系统,运用物联网技术,将数据传感器、电脑设备与温控系统连接起来,实现了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遮阳、空气循环等全自动化控制。”中荷智慧农业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然而,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又不仅仅是农业的振兴。青岛西海岸发展集团就在藏马山旅游度假区操起了“老本行”。总投资50亿元打造的青岛影视外景地即将在这里启用,建设欧美小镇、明清宫苑、老上海街区等,构建跨时空、跨国界的拍摄场景和体验空间,与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40个摄影棚联动发展。“今年7月就将完成欧美街区主体建设,具备剧组入住条件。”张世俊透露。
多途径增收——农民富
  藏南镇长阡沟村位于藏马山南麓,因地处狭长山沟而得名,“长阡沟,长阡沟,岭前岭后都是石头,亲戚朋友来了也发愁。”说起之前的长阡沟村,67岁的村党支部书记丁付秋至今记忆犹新,“用一个字说就是‘穷’,穷到村里小伙子娶媳妇都得倒插门,因为没有人愿意嫁到这里来。”
  藏马山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启动后,长阡沟村、贺吉沟村、曾家官庄共540户1126口人实现了整体搬迁安置,建立新的长阡沟社区,成为新区首个安置的纯农业类集聚型社区。十年间,这三个村的村集体存款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最富裕的曾家官庄村也仅有137982.56元,到2018年则变成了32089786.78元;而贺吉沟村则由21.51元增长到了11326424.44元;长阡沟村由54414.58元增长为27994928.41元。
  数据显示,藏马山旅游度假区目前已经带动周边15个村的大发展,十年间这些村集体收入从75万元增长到了2.2亿元,增长了近300倍。
  村集体富了,村民的收入也不含糊。藏南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于成波说:“以长阡沟社区为例,农民增收主要来自两部分,一个是土地流转,目前,社区3个村3600余亩耕地、3700余亩林地已全部征用或流转,老百姓人均增收1万多元。第二个是产业工资收入,藏马山旅游度假区已经创造就业岗位1200余个,社区居民基本进入旅游度假区、农业园区打工,从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人均年工资3万—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