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论丛周刊

“知民度”与“知名度”

2019-06-1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侯倩昱

  “知名度”与“知民度”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前者是由外向内获取领导和群众的“关注”,更多的是为“己”;后者是自内而外探求群众所思所需,更多的是为“民”。
  采诗观风是先秦时期出现的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情调查制度,主要是由采诗者采四方风俗传达于执政者,使下情得以上达。清人曹一士曾对古代采诗观风的目的,做了一个很恰当的概括:“古者太史采诗以观民风,藉以知列邦政治之得失、风俗之美恶,即《虞书》在治忽以出纳五言之意,使下情之上达也。”可见,古代执政者非常注重民情民意的采集,通过提升“知民度”来达到科学施政的目的。
  但当下有些干部,为“知民度”套上了光鲜亮丽的外衣,摇身一变成了提升自身“知名度”的手段。他们有的热衷于搞“小圈子”,“搭天线”“拉关系”,以汇报工作为由频繁在领导面前露脸;有的下基层完全是走马观花,看的是“鸾歌凤舞”,听的是“胜利凯歌”,作的是“应景文章”,完全丢掉了调研的本意;更有甚者,在必要的工作场合之外,频频抛头露面,只为扩大个人影响力和知名度。
  “好名者,窜入于道义之中,其害隐而深”,这种过度追求知名度,只为自己前途奔走呼号,而丝毫不为民情思索、不与民心相通的做法,不仅本末倒置,根本赚不到群众的好口碑,更助长了歪风邪气,玷污了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
  “心正”才能“身正”,“知民”才会“知名”。党员干部追求自身价值的体现本没有错,但如果把追求名利当作目的,就会不知不觉陷入注重“表面文章”的泥淖,不管再怎么塑造光辉形象,组织和群众也不会买账。那些被群众、被时代铭记的党员干部,如廖俊波日复一日“苦干实干”,王传喜持之以恒“凭一股子傻劲解决老大难问题”,他们都做到了把“民”放在“己”之前,与群众同心共情,为知晓群众的冷暖安危不辞辛劳,以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为群众排忧解难、创造幸福生活。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知名”只是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增长的结果;只有做到知民、为民,自身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发挥,才能获得群众的“有口皆碑”,这样的“知名”才有意义和价值。
  “知名度”与“知民度”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背后体现了党员干部不同的人生追求和党性意识。前者是由外向内获取领导和群众的“关注”,为的是“己”;后者是自内而外探求群众所思所需,为的是“民”。在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面对各种矛盾复杂交织的现实情况,我们每一项决策、每一步行动,都关乎事业成败、民生福祉。只有做到深入调查研究、广泛采集民意、充分体现民情、真正有益民生,才能使每一项举措在群众中间发光发热,充分发挥其利民惠民的作用。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实打实真干事、干真事的干部,需要的是深知民情、为民造福的干部。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做到以百姓之心为心,身上多沾些泥土味、人情味,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交流,多听听逆耳忠言,多看看百姓疾苦,做到身入群众更心系群众,使每一项决策都有民意基础,把每一个承诺都真正践履。
  “官德只在民心里,名声自在百姓中”。当干部与群众围坐一张小方桌的情景,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党员的名片和形象自然就会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