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政经

融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运动感觉等感知

棒棒龙:虚拟仿真串起文化济宁

2019-06-04 作者: 张誉耀 吕光社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誉耀 吕光社

  通过前期的数据采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将生产过程数字化,即将制造环节搬到电脑上,可对生产设备及产品360度观看,通过文字介绍、图片及视频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车间生产系统,使人仿佛置身真正的车间场景,以第一人称视角,想看哪儿就点哪儿,快捷方便……4月26日,在济宁市高新区的棒棒龙动漫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长斌在电脑前给记者展示为当地企业、天意机械制作的虚拟仿真作品。
  “多年前就做过虚拟仿真,只不过当时整体环境还跟不上,就好比买一辆高科技跑车,只能在沙土路上开,如今网络、技术等条件都更成熟了,国家也更重视认可,很多行业开始融入了虚拟仿真,学校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更是如雨后春笋,我就拾起了老本行。”马长斌侃侃而谈。
  说起虚拟仿真应用的优势,可谓范围广、好处多。马长斌介绍,虚拟仿真系统中使用者可获得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运动感觉等感知,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沉浸性极佳。例如,汽修学校学员拆发动机,一步步怎么操作,火山、地震来临,是什么感觉,同时,交互性强,根据人在场景中的操作,虚拟环境能够给予实时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反映,比如在化学实验中,给某原料加入某种制剂时会产生何种光、热、气的反应,比如在医疗演示中,如何矫正脊柱畸形。“生动、逼真、立体,节约成本,效率高,还有趣味性。”因此,在数字城市、场馆仿真、工业仿真、实验教学、地质灾害、设计等行业,以及教育教学、卫生医疗、城市建设、工业、建筑业等领域,虚拟仿真都有用武之地。
  “但我们现在最想做的内容,是济宁的文化,想用虚拟仿真把咱济宁的文化给串起来。”马长斌是地道的济宁人,2011年从北京回到济宁发展,目前带领着30余人的团队。他说,济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又是始祖文化、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还有运河文化、红色文化、佛教文化、梁祝文化等,历史名人、遗址古迹、文物、传说众多,文化素材丰富,但济宁现在还没有较为系统、完整地对当地文化展示诠释的载体,以文化为内容,大有可为。同时他认为,运用新技术投入到文化领域,让高科技重新包装、定义、推送传承已久的文化内涵,形成新的文化产业链,也符合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4月16日,马长斌投资成立了济宁中龙虚拟信息技术研究院,把虚拟仿真作为当下工作的重点。
  马长斌说,目前公司已经和国内知名的中视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与国内多所学校建立培训联系,和影视公司协商剧本方案,着手进行济宁当地文化故事的虚拟仿真制作,并在此过程中,研发虚拟仿真工具及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