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区域

“新时代新家教新征程”高端论坛举行,启动“母教文化宣讲”活动——

浸润母教文化 传承优秀家风

2019-05-14 作者: 张誉耀 吕光社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张誉耀 报道   在2019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开幕式上,孙炳厚(左三)一家人受邀上台,讲述言传身教、亲善和睦大家庭的感人故事。
  □ 本报记者 张誉耀 吕光社
   本报通讯员 张长青 盛超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
  2019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于5月4日—7日在邹城举行,在主题活动之一——“新时代 新家教 新征程”高端论坛上,鞠萍姐姐和现场专家学者、最美家庭代表等嘉宾谈心交流,分享家庭点滴故事,并启动“母教文化宣讲”活动,引导广大家庭弘扬母教文化,传承好家风,礼赞新时代,让每个家庭都在良好的家风家德浸润中向上、向美。
好家风来自父母的榜样力量
  “前段时间自己将两件被可乐浸染无法洗净的衣服拿回家,之后没过多久回家时却发现这两件衣服已经被母亲改成了由红色裙子做面儿,白色外套做里儿的小马甲,母亲还时常乐呵呵地穿着它外出跳舞锻炼。”论坛上,鞠萍姐姐分享了82岁母亲勤俭持家的故事。她回忆说,母亲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自己承袭了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并使这样好的家风在血脉中不竭流。
  在鞠萍姐姐看来,一个家风的确立,从历史故事当中可以学到,但更多的是父母带给孩子的榜样的力量。她举例,有的家长总是抱怨孩子老玩手机,但家长自己平时是不是机不离手呢。再比方说,教育孩子孝敬、孝顺,那自己又是不是经常带着孩子一起回到老人身边,这都是年轻父母需要思考的问题。鞠萍姐姐说,孟母三迁的故事都听过,而随着时代的变化,需要更多正能量的家庭把优秀的家风、家训传承下去,带到社会当中。只有不断地去完善它、充实它,才能让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贴近我们生活的本身。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中一对此持同样看法,他说:“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亲言传身教,在孩子的一生中起决定性作用。”
  他还认为,由于受中国长期以来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家庭中的父亲认为“教育孩子不是我的事,是他母亲的事”。事实上,父亲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同样重要,缺一不可。男性和女性的气质特点是互相补充的,有优秀的一面,又都有缺憾的一面。因此,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兼收并蓄,扬长避短,在勇于冒险的同时又不失稳重,在坚定、大度的同时,又能以忍耐、服从的态度和别人相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父亲和母亲都要参与家庭教育的原因。
优秀家风家教可正社会风气
  聚焦家风家教,如何引导全社会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浓厚氛围,成为当下树立文化自信、重拾家风传承的重要话题,也是“新时代 新家教 新征程”高端论坛关注的焦点问题。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从古至今,家风建设不外乎四个维度:首先是怎么看待和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其次是怎么看待和处理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再次是怎么看待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四是怎样完善自己,以便为处理好上述关系提供基础。
  为此,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姜秀花认为,治国要先治家,治家要先修身,修身要先心正。虽然不同时代修齐治平有不同的内涵演化,但最终留给历史的家庭道德文化遗产,必定是那个时代的需要。作为传统优良家风的核心部分,修身意味着要有仁爱之德,从而悲悯天下;要有勤俭耕读传家之志向,从而丰家立业。齐家意味着要尊老孝亲爱护幼小,从而维护人伦;要平等尊重,从而维护夫妻和兄弟姐妹关系和睦。治国意味着要有家国情怀,要爱国报国、励精图治,砥砺奋斗,从而维护国家文明富强繁荣昌盛。平天下意味着要天下为公,从而共担社会责任;要睦邻友好,消除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不必要的纷争。要引导妇女带动家庭成员,发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团结邻里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抵制歪风邪气,弘扬清风正气,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基础。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家庭文化直接影响整个社会。”山东政法学院文化中心主任、传媒学院院长蒋海升说,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与古人所谓的“齐家”一脉相承,归结起来,是家庭文化的塑造、构建、濡染、传承,打造理想的家庭文化,最重要的是家庭始终保持“上进”的姿态,要始终有一股向上的精气神。
  蒋海升还表示,在家庭文化理论研究、家庭文化发展史的研究过程中,母教文化必须放在重要位置,中华女性在中华文化形成与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与价值必须重新予以评估。
家风文化建设要推陈出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家风文化建设如何在传承传统优良家风中进行升华和创新?这是一个需要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
  对此,姜秀花建议,拓展家风传承渠道,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家庭潜移默化传承发展传统家风,家长要负起家教责任,注重言传身教,正己示范;学校教育通过续家谱、寻家训、记录家族历史、书写家庭故事等活动,推动学生家庭重塑家庭文献,为家风建设积累宝贵资源。应根据学生年龄因材施教,将优秀家风文化融入儿童读物、童谣、儿歌、绘画,融入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材,融入高校相关学科教材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并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传统文化必修课,编写统一教材,同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化的侧重点,同时加强传统家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在全社会营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社会氛围。
  此外,她还提出,应该健全政策制度保障。政府和党员干部必须尽导向引领和行为表率之责,政府大力提倡,党员干部带头践行,榜样引领。家教家风宣传常态化。依托多元平台和新技术方式,实现网上网下共享、线上线下互动;进一步动员各种媒体平台,开设家教家风专题专栏,刊发公益广告,宣传家庭典型,讲好家庭故事,阐释新时代家风的深刻内涵,引领正确导向。发挥政府在家庭支持体系中的作用,加快制定家庭法和赡养法,家庭教育立法,提升家庭教育地位、明确家庭教育核心内容、扩大公共服务供给、规范家庭教育行为,从制度层面推进解决家庭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将家庭和家风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考核制度中;设立家庭救助机构,为青少年教育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