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依托答好“三农”三问

文登,今天这样种地

2019-05-08 作者: 彭辉 来源: 大众日报
  □彭辉 报道   威海市文登区高村镇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一条龙服务。
  □本报记者 彭辉  
  本报通讯员 张小寒
  
  眼下正值春耕,威海市文登区高村镇沙柳村村民孙德智不但不忙春,还当起了“甩手掌柜”。“如今咱这儿种地可和以往不一样哩!”孙德智抬高了嗓门。
  文登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依托,系统破解了“地往哪转、人往哪走、钱从哪来”的三个共性问题,为“三农”发展探出了一条新路径。
地往哪儿转——
土地经营集约化

  “起初流转出去了1.5亩,去年下半年,咱又流转出2亩,就留了1亩多口粮地。”孙德智说,现在家里的地租收入每年有1850元。在孙德智所在的高村镇,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土地流转队伍里,全镇流转土地面积目前已超过万亩。这么多的地,都转去哪了?“简单地讲,是从老百姓手里转到了市场里。”高村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王金生说。
  从农民手里到市场里,地怎么转?“运转中枢是镇上搭建的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这个综合平台,末梢神经是依托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在各村成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文登区相关负责人说,各村合作社根据地况以保底价流转农民土地,然后将这些适度集中的土地交由镇中心平台。加持着平台的土地检测、农机服务、农资供应和技术跟踪服务等一系列配套社会化服务功能,这些规模化土地由中心平台实行对外招商。
  地不仅成规模,还有配套,自然是分外抢手。王金生说,不到两年时间,他们已陆续引进了黑小麦、中草药、田园综合体等14个现代农业项目,土地招商后的增值部分由村集体和农户进行三七分成,农民人均亩收入因此增加300至500元不等,村集体每亩收益90至300元不等。
  目前,整合区镇村三级资源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文登已全面建立,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实现12乡镇全覆盖。
人往哪儿走——
农民走向职业化

  土地转出去了,那人往哪儿走?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孙德智,加入村劳务合作社,成为镇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平台里挣工资的职业农民。“以往种地扣除口粮一年还挣不上三四千,现在平台为咱提供培训后,安排咱在村里的农业项目上打工,去年和媳妇每人挣了三四万。”说起自己的“经济账”,孙德智难掩喜悦。
  农民需要新的劳动岗位,来投资落户的农业企业需要大批劳动力。为此,文登各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平台设置了劳务培训派遣模块,依托各村的劳务专业合作社,把有就业意向的农民集中起来,纳入中心平台统一培训管理、统一安排工作,为落户企业和有需求的集体和个人客户提供农业生产服务。
  在高村镇,900多名流转出土地的农民加入了劳务服务队。在镇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以46个村劳务合作社为单位的劳务情况统计表,上面清晰地登记着有意愿务工农民的基本信息,并按照建筑服务型、技术服务型、社会服务型等5大类20个小类进行了能力标注。同时,根据用工单位去年一年的反馈,中心还对在册人员作了职级评定,按照一般工、熟练工、能手三个等级进行了劳务定价。
  “用人方需要什么类型、什么职级的用工,我们就能马上提供什么样的,不仅能实现劳务供需精准对接,也让咱这农民拿上‘职称工资’。”王金生说,他们还制定了农村劳务专业合作社星级评定管理办法,明确了签订劳务服务协议,建立合作社服务质量档案等内容,进一步保障职业农民权益、提升服务质量,形成品牌溢出效益。
  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已被纳入文登“10+1”乡村振兴框架体系,将传统的农民“培训”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等贯穿成长全过程的“培育”转变,本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
钱从哪儿来——
集体告别“空壳化”

  “有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咱村里跟着沾了大光,集体经济很有起色。”这两年,高村镇虎山村党支部书记孙显武的腰杆挺得越发直了,每逢别人问起村里的脱贫致富经,他都愿意说道几句。
  虎山村是高村镇一个普通的小村,200多户人家多以种地为生。2017年,镇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运作后,虎山村被选为首批土地规模化经营试点村。在孙显武的组织下,村土地合作社流转村民及集体土地170多亩,通过中心平台对外招商,最终引进了占地100多亩的早熟大樱桃等项目。
  “流转价格平均在每亩300元左右,招商价格是每亩800元。其中,200元是镇上出资给项目安装了变压器的公益股权收入,镇上给了咱村集体;招商增值的另外300元,村民七成,村集体还可以分到三成。仅地租一项,一年就为村里增收5万多元。”孙显武给记者算起“增收账”。
  不仅如此,镇服务中心为村集体提供的“增收套餐”里,还有另一道“硬菜”。孙显武说:“对村里暂未招商成功的土地,镇上鼓励村集体经营,依托中心平台以‘全程垫资,收后还款付息’方式全托管运作种植项目。这样,一方面可以兜底保障农户的土地流转租金,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集体经营弊端,实现村集体‘造血式’增收。”
  依托平台增收,去年,高村镇21个经济薄弱村实现村集体稳定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目标,带动全镇2000多户农民年增收300万元以上。目前,文登整合涉农站所、农机合作社、农资企业、涉农资金等区镇村三级资源搭建的镇级全覆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不仅能提供托管经营、招商推介、劳务中介等社会化服务,还实现了农业投入成本低、服务效能优、产出效益大,形成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组织增强的多赢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