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劲潮涌千帆竞 实干担当新作为

济宁统筹推进党建和组织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019-02-1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干部政德教育在全国产生深远影响
  △坚持在一线指挥部培养锻炼干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风雨洗征程,回眸满堂春。
  过去的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济宁市组织部门砥砺奋进、开拓创新的一年。济宁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统筹推进党建和组织工作,奏响了砥砺前行、开拓创新的壮丽乐章,为济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张誉耀 济组轩
  
强化党性锤炼 坚定理想信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之所及,行之所至。一年来,济宁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党员干部,引导把“两个维护”融入思想灵魂深处,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固本培元补足精神之“钙”。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大讲堂”,邀请高层次专家授课,共举办8期,培训3200余人次。充分依托市委党校等阵地,对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全部轮训一遍。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化过硬支部建设,开展主题党日、党员“冬训”等活动,推动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制作的党员教育片《跑腿》在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微电影《最美一公里》在全省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评选中荣获特别奖,《难忘初心》荣获一等奖。
  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组织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研讨,开展专题调研,排查问题短板,扎实改进工作,全市上下“说了算、定了干、按期完”的氛围持续强化。
严把政治标准
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干部是事业的骨干,一流事业需要一流干部。一年来,济宁组织系统抓好选人用人这个风向标,把严政治标准这个硬杠杠,一批政治过硬、堪当重任的好干部走上新的领导岗位,为干部队伍注入新的活力。
  既注重高素质,又强调专业化,突出抓好干部专业素养精准培训。围绕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等,依托知名高校开展高端专题培训50期、培训2700余人次,帮助干部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让领导干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增强斗争本领。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注重树立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的用人导向。扎实推进年轻干部上下交流任职,抽调159名年轻干部到市重点项目挂图作战指挥部工作,择优选拔9名市直部门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担任党政正职,10名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到市直部门或县(市、区)任职,越来越多的“好苗子”在吃苦吃劲岗位锻炼成长。
  注重加强对干部的分析研判,坚持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干部。持续深化干部工作专题调研,对班子职数配备、年龄学历、任职经历和专业结构等进行“大数据”分析,运用信息手段为干部“精准画像”。坚持注重基层一线、注重干事创业、注重年轻专业化导向,圆满完成市级机构改革领导班子配备工作。调整后市直党政工作部门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下降了2岁,50岁以上的班子成员比重降低10.9个百分点,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
  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从严管理干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制定《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若干意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正向激励实施办法》等文件,跟进抓好落实。一批优秀典型被评为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担当作为好书记”。
突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夯实基层基础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一年来,济宁组织系统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大重点工作推进力度,着力抓规范、补短板、解难题,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坚持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统筹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脱贫攻坚、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净化农村政治生态。落实第一书记项目资金4860余万元,全力保障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深化基层党建示范区创建,坚持整片建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打造基层党建示范区147个,形成典型集群带动效应。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实施“1531”素质提升工程,加大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力度。建设济宁农村干部学院,通过大中专学历教育和短期班次相结合的方式,为乡村振兴培养骨干力量,该做法被评为2017—2018年度山东组织工作创新奖。
  创新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济宁路径”,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居民说事等措施,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分类推进机关、国企、“两新”组织、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党建工作,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一体落实。
完善“1+3”人才工作布局
强化人才引领作用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人才是创新发展的核心,哪里拥有一流人才,哪里就赢得了创新发展的先机。
  济宁市坚持把人才工作列为“一号工程”,作为强市之基、转型之要,谋划完善“1+3”人才工作布局,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动,全力突破“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儒学人才高地”“鲁西科学发展高地人才支持计划”三大板块建设。
  体制机制创新是人才工作科学发展的源头活水。为进一步向用人主体放权,出台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强化新旧动能转换的“人才新政”,有效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首次开展县市区委书记抓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强化了“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意识。启动实施了招才引智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欧洲引才,举办“美国硅谷博士济宁行”,并在北京、上海、南京等重点城市和海外设立引才工作站,更加注重了柔性引才。
  人才工作亮点和示范,县域是个重要的方面。济宁结合县域产业特色,在省内首创竞争性扶持县市区重点人才工程项目,首批遴选项目6个,着力打造县域人才工作品牌,实现“小项目、大带动”。各县市区纷纷出台独具特色的人才政策,形成了贤达汇聚、人才倍增的良好局面。
  致力于打造儒学人才高地。持续抓好儒学研究名家等5项人才计划实施,推动孔子研究院成立“海外儒学研究与传播中心”“论语学研究中心”,促进儒学交流传播。
  不断优化人才环境。开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首批为273人发放“圣地人才一卡通”。相关经验做法在中组部《组工信息》刊发。健全完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推动成立“济宁博士联谊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开展“人才政策送企业”等活动,增强人才获得感。
打造干部政德教育基地
涵养干部为政之德

  济宁组织系统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领导干部要讲政德”的重要指示,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全力打造干部政德教育基地。
  推进教学体系建设,打造了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礼乐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方面,开发了20余堂特色专题课程,出版了4本教材,在省社科规划中开展了36项“干部政德教育”专项课题研究。现场教学方面,打造了曲阜“三孔”等近30处现场教学点,加快开发王杰纪念馆等“西线”教学点,初步形成了“东西联动、古今交融”的现场教学架构。体验教学方面,对10多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验村居”进行提升。礼乐教学方面,打造传统文化剧目30多个,不断增强感染力。
  加强教学阵地建设,构建了“一院多区”的基地布局。全力建好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作为主阵地;在曲阜、邹城、嘉祥、金乡、汶上等地不断完善政德教育设施,作为辅助阵地,进一步满足高端和更大规模培训需求。
  规范教学培训管理,形成了“一体运作”的工作机制。成立了干部政德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对各类班次统一把关,较好保证了培训质量效果。近年来,共承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全国组织干部学院、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等各类班次1100余期,培训学员6.3万余人。
  砥砺奋进再出发,攻坚奋斗正当时。2019年,济宁市组织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服务大局中坚定政治方向,在稳中求进中主动担当作为,不断谱写组织工作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