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纵深

山东交通学院 高举旗帜,凝心聚力,全力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2018-12-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娄进举
  
  山东交通学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山东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要求,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把功夫下在做好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在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上,在实践中形成“一二三四五六”宣传思想工作思路。
  “一二三四五六”是指“一面旗帜高高举,两大群体同向行,三级联动抓思政,四级责任促落实,五全育人塑品格,六大地位保永恒”。其基本内涵为:宣传思想工作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围绕教师、学生两大群体,坚持学校党委、二级单位党组织、职工学生党支部三级联动,强化党委班子成员、党群工作部门人员、分党委班子成员、基层党支部委员四级责任主体思想政治工作“一岗双责”,着力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环境、全天候“五全”育人局面,全面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党建的核心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职工的主人地位、教学的中心地位、质量的永恒地位“六大地位”,按照全国全省高校思政会议、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新要求,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促进全体师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建设教育强国、交通强国,培养具有担当精神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具体做法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学校宣传思政工作顶层设计
  全国全省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学校党委把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自身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在强化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特别是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下大力气;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将党建、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通过召开干部、教师、学生多层面座谈会,开展师生思想状况调查,认真分析研判学校宣传思想工作情况及问题产生原因,力求把准脉、找准症、配好药、治好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学校党委坚持问题导向,明确责任目标,加强顶层设计,狠抓贯彻落实。从扣好思政工作的第一粒扣子开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一面旗帜管总,围绕教师、学生两大群体,学生抓灌输、教师抓培训、干部抓表率、领导抓责任,积极构建了党委书记带头履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党委各部门认真负责、基层党组织勇于担责的宣传思政工作“四级”责任体系。2017年6月,校党委书记孙秀丽在学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大思政工作思路。学校各级党组织抓住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学校落地生根、见到实效,确保“六大地位”得到全面保障。
  
  用“供给侧改革”思维,用“两点论”方法,建好主力军,用好主渠道,守好主阵地
  学校党委认为,党委与师生、干部与职工、党员与群众、教师与学生形成了思政工作供需双方的四对关系、八个群体。思政工作供给侧改革首先要从党委、党员、干部、教师等层面进行。学校每一名领导班子成员都是思政工作者,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担负思政工作的政治责任。党委书记孙秀丽作为第一责任人,做到“三带头三亲自”,即带头抓党建、宣传思想、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学校党委制定了相关制度30多项,通过问题先导、理论指导、课程主导、文化教导、舆论传导、网络诱导、典型引导、心理辅导、实践训导、测评向导,将思政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做细。
  建好主力军,发挥好专业教师和专职思政队伍两支主力军的主观能动性。学校党委成立了党委教师工作部,建立了师德入职把关、师德教育、师德宣传、师德考核、师德监督、师德激励、师德处罚7项机制,完善师德建设领导体系、研究体系、发展体系、保障体系、责任体系五大体系,强化丰富学习载体、加强理论武装,传承优良传统、弘扬师德风范,加强政治培养、夯实党员发展,注重实践锻炼、提升综合素质,加强人文关怀、关注心理健康5项措施,坚持和改进政治理论学习和教育培训制度,青年教师思想动态调查、分析、汇报制度,与青年教师结对联系制度,青年教师政治素质、师德、育人考核制度4项制度,搭建青年教师发展的成长平台、沟通平台、参政平台3大平台,设立“师德大讲堂”,让身边人说身边事。每年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进行师德考核,实施“一票否决”,突出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用好主渠道,发挥思政理论课和专业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守好主阵地,坚守课堂和网络两个主阵地,形成课上课下、网上网下,一课堂二课堂思政工作合力。学校党委坚持思政育人,紧紧围绕教学、教师、教材建设,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交通史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建立了线上线下协同运作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入推进思政理论课建设综合改革。具有交通特色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思政课教学改革曾被大众日报报道。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契机,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专业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首批13门专业育人示范课程正在发挥引领效用,全力构建思政工作矩阵。
  
  深化德育综合改革,努力构建“四位一体”德育体系,抓实抓好十项重点工作
  学校党委制订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政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了36项主要任务,88项具体任务。印发了《贯彻落实〈山东高校德育综合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实施方案》,提出25项主要措施、12项政策保障做法。将德育综合改革的责任、要求,写入学校“十三五”发展改革规划中,明确到部门职责中,落实到人员行动上,计入质量考核体系内。
  学校党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置入学校文化建设中,以凝心聚力为核心,以内涵提升为手段,以品牌创建为抓手,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立足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办学优势特色,依托已建成的“六个一文化景观”“六个一文化品牌”,努力构建“六大育人平台”,打造“六大育人基地”,全面落实“六大保障地位”,不断凝聚“六大核心理念”交通文化共识,聚焦交通强国和文化强国战略,助力实现中国梦。学校一水、一带、一场、一林、一馆、一亭景观文化六大品牌,以“活”解惑,述说交通历史,传承交通文明,讲好交院故事,发挥育人功能,成为山东省高校思政工作优秀案例。交通特色文化育人体系获评全省高校思政工作十大建设计划项目之校园文化品牌重点项目。央视新闻联播等媒体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多次报道。“诚信驿站”、泉城义工服务团等多个项目荣获教育部和省委高校工委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二等奖。
  创新开展文化自我教育及践行体验活动。学校党委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列入重要日程,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重点,以“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为龙头,以“亮·交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为平台,为学生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舞台。近年,学校共荣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等省级以上奖励4400余项,获批专利100余项。“亮·交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先后获批“山东省创客之家”“国家级众创空间”“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中国双创创新创业典型示范基地”等多个荣誉称号。
  
  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让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发挥叠加效应
  学校党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握思政工作“方向盘”,挂上思政工作“前进挡”,加大思政工作“油门”,不闯红灯、不压黄线,在加强和改进思政工作的“高速公路”上一路向前,让思政工作“四权”叠加发挥效应。
  加强顶层设计,牢牢掌握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领导权。学校党委把思政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定期研究大学生思政工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施意见》等10多个配套文件,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有效途径,积极营造思政工作的良好舆论环境。
  完善体制机制,牢牢掌握大学生思政工作的主导权。学校党委完善了“部处合一、学团合署、专兼结合、分级管理”的运行机制,将大学生思政工作的主要任务落到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政队伍的肩膀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采用“三级考核、两结合、五挂钩”方式,将大学生思政工作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形成组合拳,彰显最大合力。
  实施专项教育,牢牢掌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学校党委确立了“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创新创业为重点,以行为管理为基础,以指导服务为切入点,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生工作思路,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素能为本位”的“入学—养成—创业”的教育管理模式。连续10年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项目化运作,获得省委高校工委思政教育优秀成果奖。
  强化制度保障,牢牢掌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话语权。学校建立了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新时代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学生成长成才相适应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和管理制度体系;形成了一套逐级细化、逐层承接的系统规范完整的操作宝典。将大学生思政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五全”育人要求中;将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写进学校管理制度中,科学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坚持“三级联动”抓思政,完善思政工作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学校党委结合办学特色,在思政教育工作实践中,把“联动”变成鲜活的思政教育活动。党委是思政工作的主动轮,带动二级学院分党委这个从动轮;二级学院分党委变被动为主动,再带动基层党支部这个从动轮。主动轮传递到从动轮的是动力,党委向基层党组织传导的既是动力又是压力和责任。“联”是体系,是机制,通过“联”,把思政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起来,形成协同效应,让学校三级党的基层组织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动”是带动,是实干,通过“动”,上级带下级,机关带基层,党员带群众,教师带学生,旗子高举起来,活动开展起来,责任落实起来,人心凝聚起来,让党组织的政治活力和战斗力发挥出来。
  学校校史馆里,有一张拍摄于上世纪50年代的办公楼照片,墙上“要培养红透专深的劳动者!”的标语依稀可辨。建校以来,学校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必须始终坚持的正确方向。新时代,学校党委把“四个坚持不懈”作为夯实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培养高尚情操的基础,为大学生量身定制了科学健康的精神营养“快餐”。在思政教育内容与形式上,不是一味迎合学生口味,学生喜欢什么“饭”就做什么“饭”,而是根据《大学生德育大纲》要求,进行科学配餐。思政工作者也不是会做什么“饭”就做什么“饭”,而是按照《大学生德育大纲》要求去做好。近年,学校累计有20多个项目获得全省高校思政教育优秀成果奖。12月11日,央视新闻网播出的《港珠澳大桥背后的山东教育贡献》就是以山东交通学院为蓝本报道的,这正是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一朵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