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2018-12-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鄄城县富春乡信访维稳工作迈上新台阶
  □梁邦山
  
  今年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鄄城县富春乡党委政府切实增强“四个意识”,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建立和完善信访维稳工作机制,使信访维稳工作迈上新台阶。提升信访维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现富春乡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信访维稳工作迈上制度化的新台阶。富春乡依据村情、乡情、民情新时代的新特点,成立信访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并适时研讨制定富春乡领导干部“包信访难案、解信访难题”工作制度、领导干部公开接访下访工作制度、依法处置违法信访工作制度、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制度等。用完善的制度来保证信访维稳工作的有序、切实、高效。
  信访维稳工作迈上规范化的新台阶。信访维稳工作是一项情况复杂、涉及面广、突发性强、影响度大的重要社会工程,这就客观上要求此项工作必须依策照章规范有序运行。根据国家信访条例、山东省信访条例和信访事项的性质和职责分工,富春乡严格依法按照规定的程序开展、受理、办理和不予受理信访维稳工作事项。用法治的精神和要求来理顺、规范、夯实信访维稳工作。
  信访维稳工作迈上系统化的新台阶。对于目前产生的各类信访维稳问题,富春乡在纵向上打造乡、村、组相互支持的信访维稳工作网络系统,在横向上构建乡直各部门、公安、法院以及各管区联合协作的信访维稳工作网络系统。纵到底,横到边,富春乡形成信访维稳系统化的工作格局,以确保辖区内信访维稳工作全覆盖。
  信访维稳工作迈上科学化的新台阶。随着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富春乡与时俱进,积极建设打造了“雪亮工程”公共视频监控信息、综治中心规范化平台和网格化信息三方面高度融合的基层综治科学化管理体系平台。借助这个管理体系平台,富春乡信访维稳工作迈入信息化科学化的新台阶。

东里镇:激活“三块地”,赋能乡村振兴
  “怎么也没想到,竟然分了这么多钱!”9月27日,沂源县东里镇东河南村土地承包金收益分配大会召开,村民张波领到了他们一家四口人的土地收益分红6000多元,心情十分激动。
  原来,经过清理规范承包地,东河南村210余亩四荒地共收取承包费31万元,村“两委”拿出12万元对没有土地的村民进行补偿,拿出97600元按人口进行分配,拿出2万元对积极上交承包费的户进行奖励,余下资金纳入村集体收入,多年的“空壳村”钱袋子一下子鼓了起来。
  “乡村振兴,无捷径可走,不是所有的农村都有条件发展二、三产业,最实在的做法就是在土地上做文章。”东里镇党委书记于寿磊说。为破解农村、农民增收难题,东里镇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在探索盘活农民手中的承包地、宅基地、四荒地“三块地”上大胆尝试,在“三权分置”改革上创新发力,探索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农村承包费、合同、“三角债”的清理规范,理顺农村各项关系,实现承包费按时足额收取,有效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了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国庆黄金周期间,下柳沟村游人如织。“俺们村抓住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机遇,靠村党支部领办的柳兴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牵头,引导村民以宅基地农房使用权流转入股,把村集体闲置房屋等资产充分利用起来,经过专家重新设计,通过分包、改造等方式进行开发,鼓励村民开设农家乐和民宿,培育出‘田园柳舍’特色乡村旅游品牌,不仅让村民转身变‘股东’,还开辟了村集体增收新路径。”村党支部书记申士文介绍。
  现在下柳沟全村840亩土地和全体农户全部加入了合作社。“你看看俺家,现在变得多漂亮了。以前都是不愿意住的老房子,现在竟然成了旅游景点,俺还成了合作社股民,拿工资领分红了。”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的村民东维英有着满满的获得感。
  盘活“宅基地”让农村旧貌换新颜,盘活“四荒地”则变废为宝。在龙王峪村,借土地占补平衡项目的春风,将14亩荒山荒坡进行坡改梯,整理出70余亩土地,准备种植金黄金桃,为村庄发展、集体增收添“一桶金”。东里镇乡村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振波说:“我镇第一期占补平衡项目涉及吴家北峪、龙王峪、东安、东长旺等8个村,项目完成后可净增耕地900余亩,大量的四荒地都活起来、用起来了。”
  “乡村振兴就像一条‘金扁担’,一头挑着绿水青山,一头挑着金山银山,到处是掘金淘宝的‘富矿’。”东里镇通过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因地制宜激活用好“三块地”,让“死资源”变成了“活资产”,挖掘出乡村振兴的“富矿”,蹚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全镇64个村已有35个完成承包费收取工作,其中9个村收入超过10万元,年底前,所有村都将完成承包费和合同的清理整顿,彻底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崔小玢 江玉宝 杨润勤)


校地合作 人才先行
长清区“四个创新”
开创校地融合新局面
  挂职崮云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的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李山峰,促成了山东师范大学环境分析仪器研究中心落户创新大厦,并引进了三个青春创新创业大赛项目;
  挂职马山镇副镇长的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史磊,促成了山东福沐坊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与双泉庄合作签约“扁鹊康养小镇”项目;
  挂职平安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的山东交通学院教授赵康培,联合鑫源鑫公司申报中国交通科技项目1项、申报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项;
  ……
  这一张张闪亮的成绩单,是济南市长清区立足高校丰富的人才智力资源、开创高校服务地方新模式的生动写照。今年4月27日,长清区从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选派13名优秀人才和10名专任教师,分别挂职担任街镇科技副主任、副镇长及企业科技顾问,开济南市各区县与高校联合开展高层次人才大规模挂职基层、服务地方发展之先河。
  活动开展半年以来,挂职人才共开展校地、校企对接活动40余场次,促成签订合作协议6份,达成合作意向2项,促成合作项目4项,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5项,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3个,成功申报国家、省、市课题11个,正在申报课题6个,帮助企业多形式引进人才30余名,帮助企业培训人才200余人次,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排头兵和急先锋。
  选派高校专家教授到街镇和企业挂职只是长清区开展校地人才合作的一个侧面。充分发挥长清大学城人才智力资源优势,着眼构建“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人才为依托、项目为纽带”的校地合作机制,长清区着力实施打造新高地、开创新模式、搭建新平台、打通新通道等“四个创新”,推动形成“地方支持高校建设、高校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格局。
  搭建平台、优化环境是长清区推动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第一步。围绕“创新创业活力区”功能定位,长清区高点起步,加快构建“一轴三区四镇一广场一中心”总体布局:一轴是指以紫薇路双创世纪大道为主轴;三区是指大学城、济南经济开发区、长清主城区三大片区;四镇是指梦翔小镇、美客小镇、电商小镇、文览小镇;一广场是指大学城双创广场;一中心是指大学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目前,该创新创业平台已初显成效,每年落地、孵化创新创业项目百多项。
  举办“长清大学城校长论坛”,搭建校地人才交流新平台;广泛开展“送策入校”活动,打通服务高校人才新通道……长清区校地人才合作正渐入佳境。下一步,长清区将继续围绕校地人才共育共享主题,重点“打造一个平台、发挥四个作用、推动六个一批、实现一个目标”。即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高校的引领作用、中介机构的服务作用,重点打造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培植一批创新创业基地、建立一批产业发展联盟、落地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培养一批科研领军人才、推动一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把大学城打造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创业高地、科技高地。   (魏靖超)


丝绸路街道人才“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淄博市周村区丝绸路街道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街战略,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助推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用活人才,助力区域发展
  街道结合实际,聚焦传统产业,活用高端人才。一是诚引高端,深度用才。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引进20余位专家为工艺改进、新产品研发、节能减排会诊,促使企业发展朝品牌化、时尚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2018年该公司研发的新产品种类占全部产品的90%,并入选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名单,是2017—2018年我国丝绸纺织行业唯一入选企业。二是巧用地缘,广泛用才。发挥地缘优势,着眼重点项目建设、支柱产业发展,不断加强与驻周高校的深度合作,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提供政产学研一条龙服务,发掘人才促进地方转型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科技创新、院校成果转化的支点作用。5家辖区重点企业负责与山东理工大学的7位专家共商共建,与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三是巧建平台,集中用才。与区科技局联合开办全区校城融合工作推进暨校企技术交流会。组织辖区25家商业类企业及盛世集团、五洲国际等有影响力的企业定期举办高端人才论坛。
  实用人才,服务群众惠民生
  街道发挥中心城区人才资源优势,构建人才服务群众新模式,持续开展人才服务村(社区)活动。一是巧连群众需求,精准用才。街道党工委搭平台,促使各村(社区)与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社会管理、组织党建等方面,进行优势互补、深度融合。二是依托社区,全面用才。构建起社区、街道立体服务平台。以周村区社区教育学院为基地,以医疗、教育、文艺等各领域专业人才为支柱,开办各类生活化、接地气的课程,打造了人才“一公里服务圈”,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和幸福指数;组织较高层次专家开设“四季讲坛”,举办群众欢迎度高、受惠面广的专题讲座。邀请专业人士开办健康管理专题讲座,逐步改变群众传统健康观念。
  巧引人才,拓展人才“朋友圈”
  街道探索“以才引才、以才聚才”模式,不断拓展人才“朋友圈”,形成各类人才互推互荐的“滚雪球”效应。一是高校引才。以需求为导向,高端人才带动引进其他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淄博飞狮巾被有限公司与江南大学合作建立高档生态环保巾被产品研发设计中心,为构建一套科学、优质、高效、稳定的生产体系和工艺流程引进了雄厚的技术支撑。二是以企业人才引才。把企业作为引进人才的主体,引导企业注重自有人力资源培养,提高造血能力。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采用动态管理模式,以职工付出和创造的财富为衡量标准,自聘了12名高、中、初级技师,拿高薪、入股份。三是以政策引才。发挥淄博人才新政23条、周村人才新政12条等引才政策吸引力。巧用“伯乐奖”,调动各界引才积极性。做好人才服务工作,为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申报青年英才计划,让高端人才成为丝绸路街道引才的名片。    (刘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