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观点

不能容许查分软件违规运作

2018-11-08 作者: 李英锋 来源: 大众日报
  □李英锋

  近日,安徽亳州市区风华中学一位学生家长向媒体反映,在老师的推荐下,很多家长在手机上安装了一个叫“好分数”的软件,主要功能是查分,学校联考、班级考试班里成绩出来后,家长需要登录软件查看孩子的各科分数,但如果还想知道孩子的考试名次,就需要付费了。通过收费看排名,有些家长不理解,特别是一些学校经常更换此类应用软件,家长们觉得花钱的同时更花费精力。(11月6日《北京晚报》)
  按理说,把学生的成绩、试题完成情况等发到专门的软件上,属于教育智能化的一部分,能给学生查遗补缺、家长监督提供便利。然而,软件运营商针对学生或家长查看成绩排名、考试分析等内容收费,就让这项服务变了味,就与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了。
  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明确规定,中小学要控制考试次数,考试成绩不进行公开排名,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校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信息通过软件公开,依然没有跳出“分本位”的思维模式,属于违规行为。另外,公布学生成绩和考试分析是教育的分内事,是学校、教师的职责,学校把这些分内事外包给软件运营商,让家长购买服务,背离了教育的基本职责。相关查分软件的运营都属于商业行为,教师以“推荐”的方式指定家长购买使用某款查分软件-——教师推荐了,哪个家长好意思拒绝呢?这妨碍了市场公平竞争,也侵犯了作为消费者的家长的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有强制交易之嫌。一些学校的教师要求家长频繁更换付费查分软件,既耗费了家长的精力,给家长带来了不便,也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目前,付费查分软件市场发展很快,出现了很多种版本,据调查,仅“七天网络”一款查分软件就已经“登陆”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多地的中小学,在安徽合肥,签约使用该软件的学校已超过150家。在付费查分软件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学校或老师的“推荐”以及家长的不理解、不情愿,可以说,与付费查分软件有关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共性的教育问题。
  学校把教育分内事外包给有偿软件运营商,与滥公布学生成绩排名、滥收费的软件运营商合作,甚至默许、支持、纵容软件运营商的做法,丢了教育责任的“分”,丢了教育公信力的“分”。笔者以为,教育部应该对此问题引起重视,会同市场监管、网络监管等部门,整饬查分软件市场,规范软件服务行为,规范教育行为,取缔软件的违规“增值服务”,督促教育职责的回归,维护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