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思想纵横

借鉴好动能转换先进经验

2018-10-3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倪庆东

  转变思想观念、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模式……国内外先进国家和地区,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既要充分发掘自身的资源优势,又要积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
  从国外发达国家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经验来看,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对思想观念、生产方式、产业发展模式进行革命性变革,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效路径。如被誉为“金融大爆炸”的英国金融改革创新,通过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监管革命,有效激活行业竞争,推动了海运、咨询设计、科技等现代服务业的全面发展,从而带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不断崛起。美国硅谷作为新兴产业“超级独角兽”的重要诞生地,注重引领商业模式的创新,如通过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在系统层面提高了生产交易效率,提升了整个工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从国内先进地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经验来看,不断转变产业发展理念,从简单机械地依赖产业政策转向主动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模式,从偏好给予优惠政策转向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必由之路。
  就我省的实际情况而言,笔者认为,主导产业不明晰、企业梯队集群不完善、“创新链”与“产业链”不匹配、“人才链”与“产业链”不协同、思想观念创新与营商环境优化不同步等问题,是制约我省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瓶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国内外动能转换的先进经验中获得借鉴。
  引导主导产业不断聚焦。主导产业过多,将分散产业政策效果和产业集聚度,制约完整产业链的打造和产业升级。因此,国内先进地区往往通过主导产业不断聚焦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比如,广州的汽车、电子和石化三大支柱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接近80%;武汉的五大支柱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70%;南京成立了主导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办公室,大力推动主导产业体系再突出、再聚焦,由原来的“4+4+1”主导产业体系变为主城区主导产业向“1个现代服务业+1个未来产业”方向聚焦,郊区主导产业向“1个先进制造业+1个现代服务业+1个未来产业”方向聚焦。由此可见,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随着传统动能的不断衰减,产业政策应不断聚焦聚力主导产业,推动主导产业持续优化升级,从而助推新旧动能快速转换。
  注重培育企业梯队集群。国内先进地区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在抓大企业、大项目的同时重视扶持中小高科技企业,从而形成合理的企业梯度集群。这是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比如,在深圳,市值处于第一梯队即千亿级的企业有十余家,处于第二梯队即百亿级的企业有上千家,处于第三梯队即十亿级的企业有上万家,处于第四梯队即亿级的企业则不可胜数。其中,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的企业围绕第一梯队的企业提供服务,依托专利技术所构成的生产标准体系引导生产,生产的产品与其他产品有效对接,从而促进了产业链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入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两张皮问题,一直是困扰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和深入融合,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比如,深圳采用了“官助民办”的方式,利用“民办非企”的公益性组织作为源头创新的组织实施主体,选择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针对性布局。例如,大疆创新的无人机,就是依托产业链创新的经典案例:大疆创新的核心专利是无人机的点驱电控和摄像头,深圳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和各领域内的创意工程师群体共同合作、协同创新,最终生产出了占据全球市场份额66%的无人机。
  强化“人才链”与“产业链”协同。人才问题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议题。为破解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瓶颈,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围绕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与龙头企业共同组建了深圳技术大学、浙江工程师学院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应用技术型高校,强化高端技术人才培养。为缓解技术人才短缺对新兴产业发展的约束,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我省应组建应用技术大学,主要面向和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与龙头企业合作,共同培养技术研发、工艺创新、工程实现等领域的工程师、设计师等高端应用技术型人才。同时,应开辟新兴产业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推动以企业(行业)为主体的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培育一批自主评价示范企业(行业)。应进一步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流动和保障制度,在居留、签证、户籍和出入境以及医疗、保险、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对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给予政策倾斜。
  实现思想观念创新与营商环境优化同步。通过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凝聚共识,形成多方合力推动新动能培育的营商环境,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效路径之一。比如,前沿领域新技术应用往往面临市场需求不足、应用政策缺乏等瓶颈问题,探索前沿技术商业化应用的新模式,可以加快前沿技术产业化的步伐。在这方面,深圳市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支持华大基因开展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在全国率先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纳入了生育保险报销范畴。通过率先支持应用基因检测技术,该地不但检测出500多例高风险胎儿,而且使华大基因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及分析中心,创新实力跻身国内研究机构10强。而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纳入生育保险报销范畴,这一项政策就涉及到科技部门、人社部门、卫计部门和财政部门等四个部门的协同联动,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思想观念上具有高度共识,克服本位主义,方能合力打造出有利于创新的营商环境。因此,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需要以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导,对标先进地区,更新理念、创新思路,增强服务意识,当好企业和群众的“店小二”“服务员”。
(作者系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