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400亩土地,两次易手,前次亏损千万元,眼下丰收在即——

唯书本资金入土 接地气土地生金

2018-09-26 作者: 于向阳 报道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于向阳 报道   9月23日,公家庄村村民正在姜地里拔最后一遍草,迎接小黄姜丰收的到来。
  □ 本报记者 于向阳
    本报通讯员 陈晓永 张达

  9月23日,正值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这天下午,在莱芜市农高区寨里镇公家庄村的地头上,29岁的吴承哲换上沾满泥巴的布鞋,快步走进姜地,加入到拔草的村民行列中。
  在绿油油的姜地里四周望去,霜降前,这400亩小黄姜会迎来大丰收。与种姜的“老把式”相比,小吴对丰收的喜悦更加渴望。
  年轻人回归种地,本身就让人意外,而小吴作为农高区的公务员来种地,更是让一般人看来不可思议。
  这还得从这400亩的流转土地说起。
  2016年,莱芜远洋果蔬有限公司在公家庄村、水东村、郝家沟村流转出400亩土地,利用实验室合作研发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发展规模化种植。没想到,粉碎秸秆颗粒细小程度要想达到实验室水平,成本要高出好几倍。一年下来,公司投入上千万元,却连成本都没保住,最终撂荒。
  “公司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过度依赖书本知识和实验室的成果,技术上水土不服。”曾在远洋果蔬工作过的宋小东说。
  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看到自家流转出的土地荒废,村民们也心急。今年3月,农高区成立科源农业开发公司,接收了这些流转的土地。谁来种这400亩地?农高区的领导决定,交给不会种地的年轻人。失败了总结教训,成功了也能给城里和村里的年轻人树立“土地也能生黄金”的观念。
  就这样,土地交到了吴承哲、李传浩、李越这3位年轻人手里。4月份,吴承哲带着两个“90后”在田间地头安营扎寨。
  怎么把这些土地利用好,是小吴他们最先考虑的问题。经过一个月的调查研究,他们决定400亩地全种莱芜小黄姜。“小黄姜是莱芜的特产,在历史上是‘贡姜’。”
  3人接手这块地的时候,农高区领导就告诉过他们,放手去做,不要怕失败。即便如此,他们这个决定,不仅让农高区的决策者们捏了一把汗,也让村里的种姜能手觉得这是瞎胡闹。“生姜特别娇气,管理不好就会绝产,更何况已经晚种了40天,‘老把式’都没有十足的把握,更别说‘毛头小子’了。”
  顶着这样的压力,年轻人开始和时间赛跑,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仅用12天就完成了400亩小黄姜的种植。
  种姜前吴承哲就翻阅过大量的生姜种植资料,但在12天的种植期里,他发现最好的专家不是在实验室里,更不是在教科书里,而是在当地的姜农当中。
  小黄姜主打绿色产品,不允许用农药、化肥等,农机站建议用有机肥,姜农们提议用上世纪70年代人力锄草加牲畜肥的办法来解决。小吴他们采用了姜农的建议,彻底保证了小黄姜的品质。
  生姜怕涝,修建排水沟是管理生姜的关键。“技术指导书上讲,姜地要40米为一节修排水沟,但姜农说这样太绝对,排水沟还要根据土壤的渗水性来挖。”吴承哲说,在当地姜农的指导下,每隔30—40米不等,挖出1.5米深的排水沟。今年8月底,十年不遇的大雨不期而至,排水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住了400亩小黄姜。
  半年下来,吴承哲瘦了20斤,成了一名地道的职业农民。问起这半年来的感受,他说:“种地不能唯理论,得接地气。”
  上个月,中粮集团健康食品研究院看中了他们种的有机小黄姜,邀请农高区去北京谈合作。农高区领导说,小黄姜是3个年轻人种的,最有发言权,就派他们去。
  9月7日,吴承哲3人去了中粮集团。“交流的结果令人振奋,100克小黄姜里可以提取价值70元钱的姜黄素。预计今年可以收获500吨小黄姜,和中粮集团合作向二产延伸,小黄姜不是黄金却胜似黄金哩!”吴承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