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2018-09-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邹坞:群众乐享精神文化大餐
  近日,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大礼堂内热闹非凡,近百名太极拳爱好者在音乐的带领下正一板一眼地练习着太极拳。来自薛城区老年体协的几位太极拳老师不时地给学员们纠正着动作。其实这只是该镇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群众健身热情的又一举措。近年来,邹坞镇以不断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素养为宗旨,积极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思想教育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人文素养,增强了群众体质,提升了乡村文明程度,谱写了农村幸福生活新篇章,赢得群众好评。
  自觉把移风易俗活动与美丽乡村建设、四德工程建设、扶贫攻坚、产权改革等多项活动有机接合起来,注重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广泛发掘身边典型,讲好群众身边的故事等多种形式,积极采取多项举措引领群众自觉推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倡导破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营造了以简朴为美、以节约为德的良好社会风尚,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和广泛赞誉。
  借助精准扶贫失能人员邻里互助及亲情照料工作平台,在各村居通过个人自荐、邻居推荐、群众参评的形式,评选出一大批互助互爱的邹坞好邻居,融洽了邻里关系,增进了邻里情谊。组织群众以个人、家庭组合或邻里组合多种方式,以歌曲、舞蹈、戏曲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开展各类文艺活动,并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组合进行表彰。以村级道德讲堂为阵地,通过邀请四德先进人物作报告,组织观看专题片,组织本村致富典型、孝老敬亲模范代表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德、文明礼仪、婚姻家庭、亲子教育、心理健康、家庭理财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活动,引导群众完善自我,提升素养。启动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建设,凝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传承老把式,保护古建筑,重拾乡村记忆,留住美丽乡愁。
  在全镇层面上成立了古韵邹坞社会服务中心,志愿者达到100余人,涵盖了教育、医疗、计生、妇联等各个社会领域。各村居也组建了志愿服务队伍,志愿者以农村“五老”、在校大中专学生、青年民兵、统战爱心人士为主体,重点开展留守儿童一对一帮扶、假期看护,村居矛盾排查、治安防护等各类志愿活动,在全镇掀起了志愿服务热潮。加强村居健身广场建设,利用村居健身园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定期举办邹坞镇全民运动会。项目涉及广场舞、小型马拉松、拔河、象棋、篮球、自行车慢骑等多项以娱乐和运动为主题的竞赛项目,体育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来自全镇各村居、企事业单位的健身爱好者参加,在全镇营造了浓厚的健身氛围。
  节日期间,送文艺下乡活动丰富多彩,乡村剧团的演员们不辞辛苦为群众送去一场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到处欢声笑语,一片歌舞升平。每逢节日镇敬老院的老人们更是乐得合不拢嘴,乡村剧团、不少义工团体都会为他们送去免费的戏剧大餐。同时,结合扫黑除恶活动,认真开展法律宣传进村居、企业、校园等各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令群众受益匪浅,不仅增强了群众法律素养,也为群众提供了法律规范,营造了平安、和谐、法制的社会环境。    (刘希成 李伟 张环泽)


南郊镇“四化”服务助推“一次办好”
  “本以为要耽误一上午工夫,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完了,现在办事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家住淄博市周村区南郊镇常旺村的小徐,一大早来到镇便民服务大厅为孩子办理居民医保手续,只提供了户口本和小两口身份证复印件即刻办理成功。
  高效率源于南郊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一次办好”落地。该镇以“一次办结、群众满意”为标准,大力弘扬“店小二”精神,完善镇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网络,梳理“一次跑腿”事项清单232项,创新建立“四化”便民服务机制,实现事项办理“零次跑腿”“一次跑腿”率100%,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制度规范化。按照“一个窗口办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运作模式,梳理规范办事流程,形成相关业务办理标准,公开透明权力运行。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事项公示制、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许可公示、AB角、跟踪回访、档案资料归档建档、投诉受理、调查处理反馈、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以制度约束促服务规范和便民化。
  服务亲情化。始终以群众需求和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当成自己家人接待,实行“微笑服务工作法”,强调“换位思考、温馨服务”。建立窗口服务激励机制,推出“延时服务、错时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多项便民服务新举措,满足不同群众的服务需求。推行文明服务用语,严禁文明服务忌语。全面推行“四公开”(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收费标准、公开办理时限、公开服务及投诉电话)和“六个一”(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水暖心、一把椅子让座、一声祝福送别、只进一个门、一次就办成)工作法,让群众最多跑一次腿就能办结事项。
  网上办理最大化。立足镇域实际,深入推进落实“线上无休,线下无缝”“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为各村便民服务中心配备电脑和高拍仪等网办服务设施,实现与市、区行政服务中心联网办理。拓展网上审批和服务功能,做到上下贯通、资源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服务大厅设立网络服务专柜,专人指导服务对象高效快捷地完成申请事项,进一步提高网上审批服务系统的知晓率和使用率。网上政务服务建设不仅大大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还实现了全流程监督服务质量。
  便民举措多样化。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大厅布局和窗口设置,印发服务联系卡,公开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时限,方便群众掌握办理事项、服务举措、办理人员、联系电话等内容。配备保安1名,同时兼职导购、综合业务咨询等工作;购置打印机、老花镜、便民伞、充气筒等便民工具,免费为群众服务。系列暖民心、顺民意的举措赢得了群众信赖,树立起良好服务形象。
  “一次办好”改革大大提升了南郊镇政务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素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转变作风,实现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双提升。
  (赵明 王凤萍)


税郭镇三屯村
让贫困户共享美丽
  前一段时间有部热播剧叫《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而枣庄市中区税郭镇三屯村也相当引人关注。这个村里有句话叫作“三生三赢三屯村”。
  一进村就可以看到,宽敞整洁的文体休闲广场,灰瓦白墙的徽派建筑风格房屋,以民风民俗为主题的景观文化墙,宽阔干净的柏油路,一个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乡风文明的“美丽三屯”散发着浓郁的乡土风情。
  在一面文化墙上,笔者看到了“3”字形的村徽标志,是指村庄经过3次搬迁,最后定居在此,现在的村庄是“三生三赢三屯村”。“三生”就是生产生态生活,“三赢”就是发展生产增加村民收入,为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使其生活幸福。
  村党支部书记姚秀国介绍,村里坚持用标准化的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把群众关心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到实处,让贫困户共享美丽。
  村里脱贫享受政策的贫困户有17户44人,村里和个人出资5000余元,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联系工作。村集体出资5000余元购买山羊,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想方设法利用孝善养老、邻里互助等有效形式照顾年老多病的贫困户。一系列有效措施,保证贫困户增加了收入,做到“二不愁四保障”,即吃不愁穿不愁,医疗有保障、教育有保障、住房有保障、饮水有保障。贫困户李成志说:“上级和村里真心实意帮我们解难事、办实事。我一定把羊养好,早日脱贫致富。”  (张环泽 张传喜)


孟庄镇
专项排查贫困户雨季住房安全
  近日,枣庄市中区领导到孟庄镇贫困户家中走访时,对孟庄镇危房改造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为了让贫困户住得安全,该镇从7月中旬开始对贫困户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住房安全专项排查和修缮,根据贫困户家庭条件,因户施策、多措并举进行危房改造。
  实行帮包到底责任制,压实工作责任。孟庄镇要求党政班子成员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具体包到户,从入户核定、申请、审批,到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等实行全面包保,全力跟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安全。在走访排查过程中,工作人员认真了解房屋性质、建设年限、房屋结构等,做好详细记录并建立台账,大力宣传防汛减灾知识,提醒贫困户提高避灾避难意识,及时修缮房屋,保持水道畅通,消除隐患,确保雨季安全。通过排查,16处漏水、渗水房屋,镇村第一时间抢修维护。
  严把工程质量,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根据区住建局农村危房改造要求:贫困人口少于等于3人的家庭,设计主体为35平方米的房屋两间;贫困人口大于等于4人的家庭,设计主体为60平方米的房屋三间,均配套院子、厨房、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组织有资质的建筑公司对贫困户危房统一改造建设,由住建部门对工程建设全程监理,明确施工安全和完工时间。截至目前,孟庄镇共为89户贫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       (张环泽 张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