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不断健全生态保护制度、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和生态支撑保障三大体系

现代化湿地城市活力四射

2018-09-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 者 魏 东 李 明
   通讯员 李丽娜 报道
  本报东营讯 胜利街道孙家湿地田园综合体项目距离东营市政府、东营区政府驻地、垦利区政府均只有15分钟车程,位于东营市白鹭湿地规划核心位置。为有效保护周边宝贵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此处将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等产业为一体的东营特色田园综合体。   
  “胜利街道孙家湿地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目前正处于建设一期,已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建设了道路、生态水系、游船码头、生态农家院,改良了盐碱地200亩,在水系中投放了2000公斤的鱼苗。现正在开工建设的项目有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排雨排污系统、给水给电系统、生态自然资源保护系统,正筹备建设的项目有600亩油菜花田、儿童水上乐园、酵素展示车间等。”在项目建设现场,孙家村党支部书记崔惠恩介绍说。
  无论在城市中心还是城市外围,东营都有大量的天然沼泽、芦苇荡和荒草地,有的泛着白色的盐碱,有的长满红色的碱蓬草,成片的水坑里时不时有野鸭从水面游过……
  东营位于黄河入海口,黄土高原的泥沙在河口孕育出这片新生的土地,河海交汇的三角洲地带,建起了这座石油之城。同时,东营也是一座建在湿地之上的城市。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东营市湿地总面积687.23万亩,约占山东省的四分之一。
  “东营人不仅活得舒坦,过得也很舒坦,路宽、树多、水面大、湿地更是美!”来过东营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东营市按照“湿地、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大力推进实施湿地公园建设、公园湿地恢复、植被恢复及景观绿化等项目,初步构建了全市湿地保护体系。目前,全市湿地保护面积352万亩,湿地保护率51.3%。正是凭借鲜明的湿地城市特色,东营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入围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
  东营市区城市开阔、马路平整、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市中心有大片的绿化和公园,建筑物排列整齐。2017年东营市委市政府实施了一大批生态绿化项目,目前全市建成各类游园57处、城市绿道329公里,实施城市道路绿化改造提升186公里。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油气开发和石化产业发展带来了经济效益,也曾对生态环境带来污染和破坏。东营市坚守“两山理论”,不断健全生态保护制度体系、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体系和生态支撑保障体系,努力探索全方位的“绿色之道”。
  为着力解决生态环保的突出问题,东营市深入实施水气土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水环境治理,全面推行河长制,突出抓好重点流域综合整治,省控重点河流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比去年同期分别改善25.94%、52.63%。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突出重点区域异味治理、PM2.5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蓝繁”天数持续增加。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以耕地为重点,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同时,该市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把中央环保督察作为改进全市生态环保工作的重大契机,全力抓好整改落实,有效解决了一批环境突出问题。
  通过不懈努力,东营市构筑起了生态绿化、湿地保护、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节能低碳技术应用五大生态系统,实现了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循环,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确认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
  东营,正在描绘出黄河三角洲“大美生态”的恢弘画卷。
  未来,东营将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制度机制,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培育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全面提升城市对外开放和现代化水平,全力打造“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的城市特色,努力把东营建设成为具有蓬勃生机活力、浓厚时代气息、独特城市风貌的现代化湿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