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美术师范人才培养的困境与思考

2018-09-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刘宁

  2013年8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的通知》,自此“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试点省份试点工作启动前已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可以持毕业证书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试点工作启动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考试。”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失去了原有的优势。这一系列变化引发对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人才培养问题的再度讨论,其中美术师范生的培养问题尤为突出。
问题和挑战
  1、传统培养模式中的固有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方向发生改变。全国各大美术院校纷纷设置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加以应对,高师美术院校也相继增设“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部属六大师范大学为例,上世纪9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个专业;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系、油画系、水彩画系、中国画系、雕塑系、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系、装璜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四个系,下设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可以看出,专业综合化趋向非常明显,美术教育所占比重大大消减。
  长期以来,高师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多参照专业美术院校绘画专业进行设置,在整体教学分配中,专业类课程所占总比重远远超出教师教育课程和文化理论课程。这种重技法轻人文的培养模式,很容易导致师范生入职后,不仅缺乏必要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规范,而且教育理念滞后,人文底蕴和知识储备明显不足,与新课程改革后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需求相脱节。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倒逼
  早在2001年,国家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基础教育阶段逐步推行课程改革之时,高师的人才培养,尤其是美术师范人才的培养模式就已面临巨大挑战。针对传统基础教育阶段美术学习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忽略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问题,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开始关注课程的人文性。2011年修订后,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在坚持人文性的同时还突出了美术课程的视觉性、实践性和愉悦性。从新课标要求来看,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而不是专业教育,因此美术课程注重的不只是学生绘画技能的提高,而是美术素养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
  从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侧重强调大胆创造,自由表现,将自己的情感和认识通过一定的绘画语言表达出来;“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包括设计和工艺学习内容,既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功能性目的,同时又要突出活动的创意性;“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要求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心理结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强调各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综合联系,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高中美术课是义务制教育阶段美术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同样强调其人文学科的特征,体现出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等特点,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涵养美感,丰富生活情趣和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格。基础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特点不仅要求美术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技能,而且必须具有引导学生、组织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这也为高校美术师范人才的培养提出比较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也迫使其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反思。
  3、非师范院校的竞争压力
  自上世纪末,综合性大学开设教师教育专业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的欧洲教师联合会上,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100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发布《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之后的几年中,不少艺术学院和综合性院校都纷纷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综合性院校无论在办学经费、硬件设置、综合实力、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这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挑战。而且,由于这些院校在课程设置、人才梯队、办学观念等方面没有过多历史问题,因此可以避免老牌高师院校必须面临的各种困难,转型快,适应力强,社会效果明显。面对这种形势,高师院校要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办学思路、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进行全方位的调整。
美术师范人才培养的新思考
  教育界对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师范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由来已久,早在1998年10月,由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学校艺术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众多高校代表已就高师“不顾高师美术教育的特点与美术学院一体化的办学方向”展开反思与批评。之后,相继有学者以此为切入点,提出高师美术课程结构的改革设想。
  2005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以此为标志,高等美术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拉开序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因此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技能、轻人文的弊端,丰富课程的人文内涵”“突出课程的师范性”“强调课程设置的综合性”“注重课程设置的开放性”。2009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并于2010年在全国众多高校中选择了48所作为试点学校,全面推进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压力和推动力,促使着高师对既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作出调整。根据目前各大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主要途径有三:一是根据社会人才需求调整院系结构,实施“大美术”的教学理念,增设一些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二是实施大类招生,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经过第一年的基础教学之后,学生再根据喜好和就业意向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学校会根据培养目标实施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如针对中学师资人才培养的“2+2”模式或“3+1”模式,4年中前一阶段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后一阶段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4+X”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大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一种培养模式,其中4年进行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之后进行2到3年的硕士生阶段的学习。另外,许多高校鼓励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选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获取双学位,之后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这是一种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旨在打破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可能性。
  应该说,教师资格考试的逐步扩大、规范化不是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危机,而是其大力发展的一个契机。它在暴露问题的同时也为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更为明确的动力和方向。在这样一种背景下,高师院校需要把握时机、明确目标、调整计划,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格完整健全的美术教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