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榜样力量带动,公约家训规范,淄川区虚功实做深化“四德工程”建设——

点亮道德的天空

2018-09-13 作者: 马景阳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马景阳
    本报通讯员 闫盛霆 仇慧清
          刘兆芳

  “董乃健、郝丽萍被表彰为好媳妇、吕永、姬庆勇等被表彰为最美家庭......”日前,在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北苏社区召开的村民大会,正对推选出来的四德典型进行表彰。淄川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褚国成介绍:“开发区的32个社区最近利用半个月时间先后召开村居大会,参会总人数达到15000人。会上对推选产生的社区最美党员、最美居民、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进行表彰,传递道德正能量,进一步深化‘四德工程’建设。”
  从2012年开始,淄川区把“四德工程”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着力建设“聊斋故里 厚德淄川”公民道德品牌。“我们通过了山东省第一个四德公约,探索把道德观念融入到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中;创新建立了四德榜、四德好人馆,倡导在城乡普遍形成人人做好事、好人有好报、好人都上榜的浓厚氛围,四德榜由此推向全省、全国。”淄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向坊介绍。
  淄川区还创新开展家风村风行风“三风”建设工作。以家庭、家族为单位,续家谱族训,制定家风家训。村居、行业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制定村风村训、行风行训。目前,全区24万个家庭、470个村居、143个部门单位、1000余家企业均制定了家风、村风、行风,进一步点亮淄川道德的天空。
  9月6日,淄川区四德好人馆开业一周年。随着淄川区“四德工程”的深入实施,全区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递道德正能量,淄川区高标准规划,建立了全省首家四德好人馆,收录淄川历史名人、各级道德模范共287人的典型事迹。各镇办、村居利用会议室、活动室、文化站点等场所,层层建立四德好人馆(室)。截至目前,全区建成区级好人馆1处,镇级好人馆12处,村级好人室157处,初步实现了区、镇、村三级全覆盖,已有50万人入馆参观,好人馆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引领作用已悄然显现。
  “爹娘生咱身,拉扯咱成人。汗水壮咱筋骨肉,恩情比海深……”9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淄川区龙泉镇韩庄村时,村民们正忙活着准备晚上的文艺汇演。“这首四德歌村民们特别喜欢,因为它唱出了我们村的精气神儿。”村党总支书记褚全德说。
  淄川区先后创作了《四德歌》《淄川好》等道德曲目,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文艺演出等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挥文联、协会、社科联等研创人员作用,以聊斋俚曲、快板、歌舞等形式,创作道德作品200多件,倡树文明道德理念。
  该区通过打造文明一条街、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道德教育新阵地。结合群众需求,确定了“六讲六树”工作思路,打造了“一个主题、三个步骤、八个流程”的工作机制,建设“淄川百姓之家云”,每月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五个一”,采取室内室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网格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扎实推进文明实践工作的开展。
  “道德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把‘四德工程’建设长久地抓下去,让好风气吹进老百姓心坎里。”淄川区委书记李新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