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思想纵横

设立“农民丰收节”的文化意涵

2018-06-27 作者: 周其森 来源: 大众日报
  □周其森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既具有鲜明的文化符号意义,也具有重大的政治象征意义;既是对悠久厚重的中华农耕文明的继承和弘扬,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既彰显了我们党对农民的关心爱护,也充分体现了领导人深厚的爱农情怀。

  近日,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一件令亿万农民欢欣鼓舞的大喜事,对于提振农民群众的精神自豪和文化自信,汇聚乡村振兴的主体性创造力量,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农民是中国人口的最大多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体性力量。广大农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在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节点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既具有鲜明的文化符号意义,也具有重大的政治象征意义;既是对悠久厚重的中华农耕文明的继承和弘扬,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既彰显了我们党对农民的关心爱护,也充分体现了领导人深厚的爱农情怀。
  情感是力量的策源地。乡村振兴,始于爱农。6月1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山东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做民生工作,首先要有为民情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亲民爱农是关键。实现乡村振兴,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心中装着农民,脑海中惦念着农民;必须深耕亲农沃土,厚植爱农情怀。
  要有深厚的“黄土情结”。习近平总书记常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朴实的话语透出深厚的农民情结。他多次强调:“我是黄土地的儿子。” 2012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访美期间谈到:“我曾在中国西部地区当过7年农民,还当过一村之长,……对农业、农村、农民很有感情。”他把这种感情称之为“黄土情结。”由于这种情结,他始终挂念着农民,尤其是生活困难的农民。每逢春节,他总是出现在最贫困地区:深入农村、访贫问苦,给乡亲拜年,为农民送福。从“贫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到北境边陲阿尔山哨所,从陕西梁家河的窑洞到革命老区井冈山,从河北张北县困难群众家到四川大凉山深处……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春节,中国最贫困的角落都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身影。可以说,乡村振兴战略是思想与情怀碰撞的结晶,浸透着浓重的爱农色彩。
  乡村振兴不同于单纯经济建设,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还要有对农耕文明的热爱,自始至终要充满温度。否则,就会纠结于眼前的“政绩”,无法达到“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没有深厚的“黄土情结”,就不可能真心实意地为农民着想。只有真正把自己当成是“黄土地的儿子”,才能设身处地地为农民着想,心甘情愿地与最贫苦的农民交朋友、与最困难的群众打交道。否则,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
  要有“树高千尺不忘根”的家国情怀。“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干部的谆谆教导。他知行合一、身体力行:从正定、到宁德、到福州,到浙江,他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与农民结下不解之缘,用实际行动昭示世人:不热爱农村就意味着忘本,致力于乡村振兴就要培育浓重的家国情怀。
  寻根念祖,是华夏民族共有的精神品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流淌着农耕文明的血脉,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每个人,都与故土乡关有着千丝万缕、割舍不断的联系,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无时无刻不在脑际中梦牵魂绕。这就是华夏民族特有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禀赋。这种情怀和禀赋,把我们每个人紧紧地与家园联系在一起。不管你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不管你是权贵要人,还是布衣平民,在每个人的情感世界中,家乡的位置总是第一位的,故土的分量永远是最重的。乡愁,成为人们心中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不管你出身何处、身在哪里,只要你一踏上这片土地,只要你一闻到瓜果飘香的味道,只要你一听到乡音呼唤,你的感情的潮水就会抑制不住地放纵奔涌,你的心中就会情不自禁地涌动起为改变乡村面貌而奉献的情感浪潮。
  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但是,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热情,我们的乡村就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无限希望。
  要有“以天事之”的敬农情怀。民以食为天,这句耳熟能详的话语里充满了国人对农民、农业的敬重、感恩之心。
  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农科院召开的座谈会上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用。”党的十九大上,他进一步强调“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此次视察山东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农业大省的责任首先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中国农业独立起源、自成体系、特色鲜明。农业文明孕育了中华文明,养育了中华民族,推进了历史发展,也不断完成着自身的更新换代。从原始农业到沟洫农业,再到精耕细作时代,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农业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自我革新能力。经过七千多年的发展,中国农耕文明培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尤其是城乡二元社会的阻隔,中国农业逐渐式微,乡村日渐凋敝。此时,城市理应承担起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责任和义务。这不仅是政治义务,也是脱胎于农业母体中的其他文明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
  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人生境界。“滴水穿石的自然景观,我是在插队落户时便耳闻目睹,叹为观止的。……我从中领略了不少生命和运动的哲理。”“喻之于人,是一种前仆后继、勇于牺牲的人格的完美体现。”“喻之于事,则是以柔克刚、以弱制强的辩证法原理的成功显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摆脱贫困》一书中的文字,虽然距今已近三十年,但其观点和方法,依然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实现乡村振兴,尤其需要滴水穿石的精神,需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乡村振兴,思想高度和人生格局缺一不可。思想水平不高,容易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最终归于失败;人生格局不大,容易畏难发愁、避重就轻,虎头蛇尾。因此,坚持久久为功,是建立在对乡村振兴战略充满信心之上的一种思想方法;坚持功成不必在我,是建立在对农村农民饱含感情之上的一层人生境界。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就要实现认识与境界的结合,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振兴中,要有纵览全局的事业和思想,更要具备滴水穿石的恒心和勇气。这一切都源于对党和人民事业勇于担当的觉悟和情怀。只要我们发扬滴水穿石精神,一代接着一代干,后人踏着前人的足迹前行,“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目标往前奔,不慕虚荣,甘做人梯,勇于奉献,乡村振兴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系山东省委党校中国农民思想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