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四个四千”强网工程

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扮靓“美丽青岛”

2018-06-08 作者: 张思凯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思凯
   本报通讯员 侯 婷 郑 路

  这几天,夜青岛的美丽惊艳世人。美丽的夜景离不开城市配电网的强劲支撑。当你感觉用电越来越稳定、家中不再因为电器过多而跳闸、停电维修的时间越来越短、停电维修的次数越来越少的时候,你身边的城市配电网正在悄悄地优化和升级。
山东第一盏电灯在青岛点亮
  1898年,德国企业主朴尔斯曼在青岛架设了两部50马力、75千瓦的柴油引擎发电机,点亮了山东第一盏电灯,从此,青岛和齐鲁大地开启有电的历史,至今已120年。
  1949年6月2日,青岛市解放。82岁的赵景业老人回想起当年保护当时青岛的命脉——青岛电厂的情景,依然心潮澎湃:“记得咱的队伍是1949年5月开始攻城,一直到6月2日进城,整个青岛没停过一秒钟的电,城市没瘫痪。”
  正是赵景业等组织地下党员们发动电厂职工,并巧妙说服身兼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官员的厂长徐一贯“保厂保饭碗”,才使国民党特务从外地紧急调运的2万多公斤烈性炸药没有在青岛电厂引爆。青岛电厂1000多人的护厂大军,昼夜在厂区四周巡逻,一一识破特务的炸厂图谋,青岛电厂毫发无损地保住了,创造了历史的奇迹。
  沧桑百年。经过几代电业人的不懈努力,青岛的电力工业由小到大,由弱至强,以新的姿态跨入了新世纪。
青岛对标世界一流城市配网
  在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靠近海边的区域,4个以鲜亮的海蓝色为基调、涂着精美图案的环网柜静立在路边,与周边的环境浑然一体。“这是智能面保护环网柜。”青岛供电公司运检部主任刘兆元说,10千伏金岭甲、乙等4条线路实现智能面保护全靠它们。
  智能面保护模式通过加装的自动化终端,信息分析更全面。当故障发生时,各个继电保护装置能在第一时间感知自己与故障点的距离,并决定是否动作。“所有操作在0.2秒内全部完成,与故障无关的客户不再被连累。”刘兆元说。
  2017年初,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启动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建设,并选择青岛作为试点。为了筑起一个技术装备先进、管理手段科学、高度自动化的现代化电网,国网青岛供电公司落实安全、优质、经济、绿色、高效的电网发展理念,力争一年全面见成效、两年取得大突破、三年实现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目标,为“建设宜居家园、打造品质青岛”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青岛供电公司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的支持下,结合青岛市“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设国际湾区都会”的理念,从网架结构、装备水平、运维管控、互动服务、智能通信等5个方面,与新加坡、巴黎等国家和地区城市配电网全面对标,归纳总结了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特征,建立了涵盖8大业务范围、由44个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
  今年年初,青岛供电公司全面提速升级配网建设,在全市实施一流配电网“四个四千”强网工程:新增轮换配变4000台次、新建改造线路5800公里、装改智能终端4000套、治理低压台区4500个,确保10千伏、配电台区故障停电分别下降20%以上。青岛供电公司总经理孙敬国对记者说:“配电线路是事关千家万户的供电最后一公里,公司实施‘四个四千’强网工程,就是要对重过载设施治理、消除低电压问题精准发力,进一步补强配网短板,在扮靓‘美丽青岛’的进程中做到‘电力先行’。”
最好的服务就是坚持不停电
  4月5日,在青岛市市北区瑞昌路施工现场,一辆工程车在作业时不慎挖断电缆,造成附近居民区停电。青岛供电公司配网抢修指挥中心通过配网抢修指挥系统,派距离事故现场最近的抢修人员赶到事发工地。“过去,我们要等客户拨打95598服务热线,才能知道哪里停电。现在,通过集成配电自动化、生产管理、营销、需求侧等信息,我们随时可以掌握中、低压设备的停电情况,不用等客户打电话,分布在各地的抢修人员就已经迅速行动了。”青岛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主任于立涛介绍说。
  青岛供电公司配网抢修指挥中心应用自主研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配网抢修指挥系统,将以往由客户电话报修发起故障抢修的被动模式,转变为通过系统发现故障并发起抢修的主动模式。该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青岛市域低压故障抢修半径由七千米缩小到三千米,故障研判时间由30分钟减少到10分钟,抢修人员平均能在5分钟之内出车、25分钟内到达故障地点,故障平均持续时间由原来的55分钟减少至40分钟,故障抢修整体效率提高65%,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与供电优质服务息息相关。我们提出,2018年配电网故障率同比下降20%以上,年户均停电时间下降2小时。这对我们来说是考验,却是惠及客户的好事。”孙敬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