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泗水之滨 儒风劲吹

——泗水县打造儒风孝道之乡侧记

2018-05-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潘思兴 魏衍艳
  
  泗水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伏羲、虞舜的故乡,圣人孔子的诞生地。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泗水人民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地域文化。二十四孝中“虞舜孝感动天”“仲由百里负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近年来,泗水县委、县政府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大力营造孝亲敬老的社会风尚,着力打造宜居颐养的长寿泉乡。号角声声,步伐铿锵。通过开展孝亲敬老文化进乡村、进校园、进机关等活动,人人敬老,全民践孝,使儒风孝道之花盛开在泗水之滨。
孝亲敬老文化进乡村
乡风民风美起来

  5月,穿梭在乡间山野中,走进春夏之交的泗水县乡村,果树色泽葱翠,绿树青山沁人心脾,远远望去,蓝天如洗,白云如絮,山岭起伏,如诗如画。除了优美的田园风光,更让人陶醉的是这里儒风孝道之乡的韵味。
  5月10日,圣水峪镇椿树沟村儒学讲堂开课,讲述孝德之义。坐在教室里的,基本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在老师的指挥下,大家抱拳,欠身,对着投影屏幕上的孔子画像三鞠躬。这节课在欢闹甚至有些喜感的气氛中度过。虽然有些古语听不懂,但大家还是津津有味地听着,不时地点点头。这样的景象自2014年初开始,每月在这里上演两次。
  乡村儒学讲堂正是泗水县开展孝亲敬老教育的创新之举。泗水县在农村以群众最关心、最易接受的“孝道”为突破口,在孔子诞生地尼山脚下的圣水峪镇试点开设乡村儒学讲堂,依托尼山圣源书院师资,开展孝亲敬老文化儒学教化。讲堂通过故事化、生活化、互动化的讲课方式,为村民讲解《论语》《弟子规》,传唱《跪羊图》《道德歌》,展演儒孝文艺精品《借婆婆》《背公公》《父亲的守护天使》,刊播以泗水孝亲敬老原型拍摄的微电影《爱的奇迹》《坚守》等,用贴近群众、灵活多样的形式让村民接受儒孝文化的熏陶。实施“1+X”乡村儒学讲师志愿者运行模式,面向社会招募讲师志愿者,集中开展学习培训,确保每个乡镇至少和一名专家学者建立联系。这一系列举措,都是在努力将知识分子的儒学转变成大众的儒学。目前,共建成一类讲堂106个,二类讲堂120个,开课2000余场次,受众20万余人次。
  星村镇姜家村是泗水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验村,这个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的省级文明村,儒学和孝亲敬老文化的痕迹在村里随处可见。一进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弘扬儒孝文化 打造孝善星村”的展板,与乡村儒学讲堂、万福门、太公湖遥相呼应。
  村党支部书记姜怀新介绍,村里经常开展学唱孝德歌曲、诵读孝德经典诗文等活动,以倡树好家风好家训活动为抓手,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家风家训教育基地,儒孝文化已在村里蔚然成风。在他看来,儒孝文化的传播,增强了村民凝聚力,团结了村民,为开展工作提供了有益助力。
  姜家村妇女主任张荣阁连续5年被评为村里的“好媳妇”,对孝亲敬老文化进农村这项工作,她有自己的切身感受:“现在全村的媳妇都争着孝敬自己的公婆,争当好媳妇,几乎见不到婆媳吵架的现象。”
  今年70岁,曾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的姜恒志退而不休,现在担任姜家村乡贤理事会会长,说起孝亲敬老文化传播,他感触颇深:“以前最让我头疼的就是婆媳关系、邻里关系矛盾,现在随着儒孝文化的宣讲,这样的矛盾几乎绝迹。”
  和姜恒志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泉林镇青龙山村党支部书记吴祥文,“开展孝亲敬老文化进农村工作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只要孩子孝顺,家家户户都和和睦睦,老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好了,穿得干干净净,出门聊天都是面带笑容。”
  泗水县还将儒孝文化的传播与乡村游、修学游结合起来,打造乡村游品牌,在重要旅游线路注入儒孝文化元素,打造经典乡村儒学游产品。在省级敬老文化教育示范点泗张镇王家庄村,市级敬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圣水峪镇椿树沟村、南仲都村、星村镇姜家村打造孝亲敬老文化乡村游路线。充分利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以尼山圣源书院为载体,大力发展儒孝文化的推广、体验和培训产业。
  在圣水峪镇南仲都村,道路两旁墙面上宣传孝德的优美图案引人注目;走入农家,淳朴的村民说起自家的家风家训、村里的好人好事滔滔不绝。这样的画面犹如春风扑面暖人心,展现了一幅美丽乡村的和谐文明新画卷。
  泗张镇王家庄民宿村建设的儒孝文化体验馆,通过儒孝文化历史脉络展示、电子设备互动体验、儒孝文化讲堂等集中展示儒家孝道内涵,是全国首家在农村建设的以儒孝文化为主题的体验式展馆。泗张镇党委副书记星炯浩对孝亲敬老文化进农村工作十分认同,他说:“我们镇共有65个村,组织每个村的村民到展馆参观学习,使孝亲敬老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乡村文明有了很大的提升,村里的孝心家庭数量稳步上升,现在的泗张镇已经形成实践孝亲敬老文化推崇孝亲敬老文化的热潮。”
  2016年9月,泗水县创新开展“情进万家·孝满泉乡”活动,建成一批孝亲敬老文化示范镇街、示范社区和示范村居,激发了全社会崇德向善的力量。今年3月1日起,泗水县在全县597个村居同时启动“孝心家庭”评选活动,由镇(街道)党委政府命名表彰。以此为契机,泗水县儒风孝道之乡的建设动力强劲,阔步前行。
孝亲敬老文化进校园
传承孝道从娃娃抓起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孝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人”……这些名言警句张贴在泗水县洙泗小学教学楼的走廊上方,抬头就能看到,让人不自觉地吟诵出声。踏进教学楼,学子们每天都在浓郁的孝亲敬老文化气息中开始新一天的学习。
  自建校以来,洙泗小学一直致力于营造孝亲敬老文化氛围,大力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设立了孝亲敬老文化长廊、孝亲敬老文化展板等,开设了地方传统文化课程,两周一节。一二年级学习《弟子规》,三四年级学习《三字经》,五六年级学习《论语》《孟子》等古文。学校自2008年起,给学生和老师布置孝心作业,学生回家给爸妈洗脚、做家务,老师孝敬父母公婆,做睦邻友好的典范。十年来,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师生。
  “开展孝亲敬老文化教育后,学生从只知道接受爱变成懂得了回报爱。”这是语文老师胡囡最大的感触。她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一次上课时,我问学生,父母有没有给他们过生日,学生们都非常高兴地说有。我再问他们有没有给父母过生日时,很少有学生能做到。通过孝亲敬老文化教育,孩子们在父母过生日时会送上暖心的祝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看到父母收到礼物时惊喜高兴的表情,学生们也明白了回报爱的同时自己也能收获更多的爱和喜悦。”
  “只有常怀一颗孝德之心,家庭才能更和睦,校园才能更和美,人与人之间才能更和谐。”当这句话从四年级学生王子涵口中说出来时,大家看到了孝亲敬老文化教育取得的成效。
  四年级一班的张晨明说:“我现在学会了扫地拖地洗碗刷锅,还会炒几个小菜、包水饺。”在洙泗小学,和张晨明一样懂事的学生比比皆是,这得益于学校开展的“六个一”实践活动,使孝亲敬老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到日常生活学习中。
  学生家长吕明丽感慨地说:“孝亲敬老文化教育最大的意义是通过一个个小朋友的口将孝亲敬老文化带入千万个家庭,我们做父母的也受到了教育,经常反省自己在孝亲敬老方面做得够不够。”一次,吕明丽带着双胞胎儿子张明泽和张明铎到姥姥家吃饭。当儿子的舅妈从厨房端出刚做好的鸡翅给4岁的孩子吃时,明泽和明铎立刻对小表弟说:“妈妈做饭很辛苦,先让你妈妈吃。”说完这句话,回头看到吕明丽在笑嘻嘻地看着他们,明泽和明铎立刻拿了一块鸡翅给妈妈吃。吕明丽说:“我很自然地把这块鸡翅送给在厨房忙碌的我的妈妈,现在回想起来这个画面还是那么温馨和美好。”
  在洙泗小学校长陈效军看来,开展孝亲敬老文化进校园十分有必要,“孝德是各种品德的基石,也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开端,没有孝德其他的优秀品德无从谈起。通过开展孝亲敬老文化教育,给学生和老师带来的转变是全方位的。老师对待学生更有爱心和责任心,学生们品德优良讲文明,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百善孝为先,一个“孝”字,蕴含着我们五千年的悠悠历史。讲孝道、守孝道、行孝道,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美德。泗水县开展的孝亲敬老文化进校园就是将这种美德传承下去,为儒风孝道之乡培养更多的后继力量。
  近年来,泗水县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儒孝教育,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编写特色读物,教育引导青少年常说感恩话、读写孝敬文章、多做孝敬事。在校园、教学楼区、教室等张贴弘扬儒孝文化的格言、警句、宣传画等,人人背读《弟子规》,传唱《跪羊图》,举办主题队会、书画展、故事会、演讲比赛等;推进孝行实践,开展周日“孝心作业”活动,倡导学生给长辈鞠一次躬、端一杯茶、洗一次脚、做一点家务、制作一件感恩小礼物,开展一次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养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好习惯。
孝亲敬老文化进机关
好家风促进政风党风建设

  泗水县儒孝文化展馆是孝亲敬老文化进机关的一个重要载体。走进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百善孝为先”五个大字,除此之外,还展示了中国孝亲敬老文化发展史、泗水丰厚的历史文化,以及泗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儒风孝道之乡的做法成果。泗水县委宣传部、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办公室多次在这里开展青少年德育、干部政德教育等活动,已成为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之一。
  和儒孝文化展馆做邻居的泗水县国税局是开展孝亲敬老文化进机关工程的佼佼者,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泗水县国税局将儒家传统文化融会贯通于家风建设之中,以弘扬儒风孝道为切入点,扎实开展家风建设,犹如春风细雨,由表及里,由脑入心。“大讲堂”传递正能量。先后开设了《儒家文化与行政管理》《弟子规》和《家风》等专题讲座,积极培塑优良家风。组织干部职工及家属走上讲台,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大氛围”弘扬真善美。以县局综合办公用楼为主体,选取儒家文化经典,制作文化展板,打造了儒家文化建设展厅。在生活区内将《弟子规》《新二十四孝》等内容做成展板,在生活区每一个单元门口,都悬挂了同志们自己提炼的家风楹联。“大孝道”构建大和谐。通过开展家风促廉活动,与干部职工配偶签订“家庭共建助廉承诺书”,引导家属当好“廉内助”。成立局志愿服务队,走进敬老院、走进社区、走进农村,为孤寡残疾老人送去温暖。“大关爱”服务老干部。开展定期和不定期走访、慰问活动,帮助老干部排忧解难。
  现在,泗水县国税局各个科室都有自己的“家风”,比如办公室的“家风”是团结小家,服务大家,办税服务厅的“家风”是一言一行彰显服务本色。泗水县国税局纪检组组长刘强说:“全局掀起了家风党风政风建设,家风正则党风清,党风清则政风纯。”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孝亲敬老文化进机关给每个人的思想带来了转变,进而落实到行动上践行孝道。泗水县国税局稽查局科员李彤就是一个典型代表,经常参加单位组织的慰问老人活动。她说:“通过大力倡导孝亲敬老文化,我变得更加关心和包容他人,以前感觉孝道是自己家的事,但在深入学习后觉得孝道应该就像古人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泗水县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志广说:“长期以来,深受浓郁儒家文化的熏陶,泗水县国税局干部职工乐观豁达、热情洋溢、积极进取、团结友爱,‘小家风’带动了‘大孝道’,在全局范围内营造了积极向上、大爱敬孝、风清气正的优良环境。”
  泗水县在全县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广泛开展孝亲敬老文化教育,人人撰写心得体会,要求干部职工与父母签订《赡养责任状》,每月带父母理一次发、陪父母进行一次户外活动,每年参与至少两次社会公益活动或爱心志愿活动,人人建立“孝心档案”,以文字、图片等形式记载活动,树立良好家风。
全民敬老践孝
打造儒风孝道之乡

  5月9日,在泗水县泗张镇太平庄村86岁赵理英和83岁乔瑞华两位孤寡老人家中,来了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志愿者们不仅带来了米面油等慰问品,还给老人梳头、打扫卫生,陪着老人聊天,把两位老人感动得眼含泪花。
  5月10日,在泗水县金庄镇西岩店村,一群穿着白大褂的志愿者来到81岁贫困老人王辉俊家中给他复诊。王辉俊满含感激地说,之前摔了一跤导致股骨颈骨折,引起股骨头坏死,腿不能动,家里没钱做手术,泗水商业职工医院免费为他更换了股骨头。王辉俊老人的老伴一手颤巍巍地拄着拐杖,一手拉着志愿者的手,哽咽着表达谢意。
  上面提到的志愿者来自泗水县两支有名的志愿服务团。一支是“山东省十大孝星”马洪伟带领的夕阳红助老服务团,另一支是泗水县商业职工医院院长李逢珍带领的夕阳红医疗志愿服务团。
  夕阳红助老服务团团长马洪伟介绍,助老服务团在县老龄办的指导下,以孤寡、五保、贫困、失能、空巢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开展生活照料、物资帮扶、健康保健等形式,帮助老人们解决各种实际困难。从最初成立的17人发展到现在的300余人,每年计划走访全县597个村的三千余户老人。马洪伟说:“下一步我们将为全县的高龄、低保老人对接爱心医院,免费给他们治疗。”
  和马洪伟一样有奉献情怀的还有泗水县商业职工医院院长李逢珍。他所带领的志愿服务团定期下乡入户开展贫困老人医疗服务,对贫困老人实行免费体检,并根据实际情况减、免、缓医疗费用,计划两年内为全县100名患有股骨头坏死的贫困老人免费治疗更换股骨头,目前已救治患者18例,收治贫困住院老人200余人次,减免医疗费用80余万元。
  泗水县还成立了夕阳红艺术团,深入基层、村居开展孝亲敬老文化专场演出。联合工会、团委、妇联、老干部局等部门广泛开展“我为老人献爱心”等系列惠老工程,携手中诚办公、泗水移动公司、齐丰村镇银行、博诚商贸等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关爱孝星楷模 情系百岁老人”等孝亲敬老文化主题实践活动。
  这一个个志愿者队伍将有爱心、懂奉献的人聚集在一起,释放温暖正能量,是泗水县全民践孝的真实写照。他们不求名利、默默奉献,铸就了一座城市的底蕴,刷新了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
  德润泗水,一个个凡人的孝举铸就了这座城市的美丽风景。不一样的面孔,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故事,却唱响了同一曲崇德向善的时代强音。先后涌现出身患重病依然照顾6位孤寡老人的最美乡医刘庆民、背着婆婆改嫁的高长青、8岁起就为患病父亲打针换药照顾爷爷奶奶的陈长青等一大批感人至深的孝亲敬老模范和身边好人。正是基于文化积淀和孝德榜样,泗水县才有了打造儒风孝道之乡的信心。
  泗水县老龄办主任王建星说:“下一步,我们将突出抓好传统文化接续和生态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孝心家庭’评选活动,让良好家风世代相传,大力推进敬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让儒风孝道遍行泗水大地,深入推进‘长寿村居’创建活动,让金山银山造福更多老人。通过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双轮驱动’,构建文明和谐美丽乡村,走出一条富有泗水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