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国际国内

南郊镇:为各类人才铺设发展阶梯

2018-05-1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马彦超 江玉宝
  
  近年来,周村区南郊镇始终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根据辖区资源结构,探索建立人才工作长效机制,为特色人才发展铺路架桥,让乡土人才“香”起来,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实现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齐头并进。
  
  创新工作机制,打牢引才路基
  健全党管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及时调整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责任分工,完善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人才工作专题会议,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首次设立“人才服务专员”。坚持好中选优,重点从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后备干部中遴选23人,通过专题培训后上岗,每人挂包联系1—2个重点项目,为全镇企业和人才提供政策咨询、意见收集和业务办理等一站式服务,使其成为政府与企业及人才沟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建立在外人才联络平台。运用“互联网+”模式,建立“情系南郊助力家乡”微信群,将南郊籍在外人才拉入微信群,打造指尖上的人才服务平台。
  
  让电商人才“拎包入驻”实现创业梦
  充分发挥方达电子商务园“1977众创空间”聚才引才效应,大力培育和推广创客文化。先后举办创新创业头脑风暴会、创业经验分享、创新优质项目路演、电商大讲堂等活动20余场,提供创业辅导、创新支持、人才培训、市场营销等一系列服务,形成“培训—孵化—实训—创业—就业”一条龙孵化模式。
  不仅如此,为入驻创业人才提供半年房租全免及以后减半、培训全免、水电全免、大学生孵化期所有费用全免等优惠政策,每年吸引30余位创业带头人,带动200余个电商岗位扎根电商园区。
  打造“比武”平台。以方达商务园为基础平台,2016年以来,每年与区人社局及高校合作,承办“方达杯”创客大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挖掘创新潜力,集聚创业资源,共同打造为中小企业和创客项目提供交流展示、产融对接、项目孵化的平台,发掘和培育出一批优秀项目及优秀团队,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助力本地区经济腾飞。
  
  保姆式服务保人才项目申报成功
  以需求为基础,以政策为引导,创新开展人才项目申报。根据人才工作小组摸排情况,建立南郊镇企业人才需求档案,掌握人才缺口。把人才政策送上门,先后发放《企业人才支持政策汇编》《企业人才工作文件选编》《“零成本创业”实施细则政策汇编》《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淄博人才新政23条)等书籍,共计6000余份,引导开拓企业引才路径和视野。
  积极推进“泰山领军人才工程”、院士工作站、省市级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多类项目申报工作,以部门为纽带,以服务为核心,开展项目申报保姆式服务。镇人才服务队联合区科技局、区服务业办深入企业一线进行“面对面”协助,指导方达电子商务园、一村空调、华普电机等重点企业做好网上项目申报、申答辩材料准备、答辩PPT制作、后期实地考察等工作,确保人才项目申报成功。截至目前,南郊镇共成功申报3家省级技术中心、3家市级技术中心、3家工程实验室、1家院士工作站。
  
  “星级评定”让乡土人才“香”起来
  建立乡土人才“星级评定”制度。针对种植、养殖、农技等领域有一定专长的“土专家”“田秀才”,根据其知识技能水平、群众认可度及示范带头作用的大小等,综合考量、细化为“五星级”,采取激励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对于成绩突出的“星级”人才,给予“升星”,同时在创先争优等组织活动中予以表彰,在其他社会活动中提供优惠政策;对同层次“星级”人才,实行“末位降星”,激励人才创先争优。截至目前,全镇共评选出不同“星级”乡土人才131人。
  围绕脱贫攻坚,推出“一星级”“二星级”乡土人才帮扶困难户计划,让“土专家”一对一为困难户提供大棚种植、特色农产品育种等技术指导,以技术扶贫培育贫困户的“造血”功能。目前,已有165户困难户通过帮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