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民生

2018-05-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扶贫花”满棚 香飘贫困家
  近日,宁阳县伏山镇路楼村的大棚西兰花喜获丰收,载满青翠西兰花的车辆成为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年的西兰花长势好,产量高,价格还比去年翻了一番,一个大棚就卖3000余斤,一季的收入快赶上去年一年的收入了。”刚卖完第一批西兰花的路楼村党支部书记陈怀领高兴地说。谈起村里的扶贫项目,陈怀领信心满满,“现在都是现钱交易,方便、踏实,今年咱村的收益增加了,贫困户的项目分红也不用愁了!”
  路楼村的土地全部为水浇地,土质较好,适合蔬菜种植,而且该村村民有丰富的蔬菜种植经验。脱贫攻坚以来,路楼村紧紧抓住扶贫资金委托经营的增收路子,将争取的30万元扶贫资金投入到本村路丰蔬菜专业合作社中委托经营,流转土地18亩,建设现代化标准种植大棚12个,主要进行西兰花、毛豆种植和苦瓜制种。目前,第一批西兰花已基本售完,市场价格约5元/斤,平均每个棚产出西兰花约3000余斤,村贫困户可实现人均分红1600余元。随着大棚的陆续投入使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被优先安排进棚打工,将土地流转到合作社的贫困户,每亩地每年还可获得土地租金850元。      (曹儒峰 王庆国)
  
  “圣女果”变身“致富果”
  “看,这一片就是台湾千禧圣女果采摘大棚,五一期间好多家庭来采摘,很火呢。”说这话的是泰山区徐家楼街道大官庄村党支部书记黄平新,他说的大棚是该村的产业扶贫项目——自2017年起实施的现代化无公害果蔬种植大棚项目。去年9月,村里的25户贫困户都拿到了“分红”,尝到甜头的同时,今年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开启了二期建设。
  被问到这里的大棚好在哪里,技术专员李志超打开了话匣子。“高达5.4米的大棚采用了棚中棚设计的双层半自动化保温结构,顶部侧面都有通风口,保证了棚内的采光通风,且冬季无需加温,棚内一排排作物全部采用无土栽培,减少了病虫害发生的同时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作物浇水加肥都采用半自动化滴灌技术,既节省了人工成本,又能保证科学施肥灌溉。”
  圣女果的采摘期基本在4月末5月初,那现在要进入采摘淡季了吗?面对这样的疑问,黄平新说,“我们这还有黑番茄和水果黄瓜闪亮登场。这种黑番茄很有滋味,而且番茄红素是普通番茄的20倍,第一批马上就能熟了。”
  “我们的无土栽培设施农业种植在全市率先应用投入批量生产,现在只有俩大棚,今年上级将拨付更多的扶贫资金,年底我们二期的6个扶贫大棚都将建起来了。”黄平新对于这种现代化大棚的前景非常看好,更看好的是项目顺利运营后的收益,既为贫困群众富钱袋,又为村集体鼓腰包。  (曹儒峰 王红)
  
  老邵的扶贫车间
  走进老邵的扶贫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的缝纫机和正在忙碌的缝纫女工。“裁剪工段人手不够,自己也闲不住,我就亲自干。”老邵说。
  邵延秋的扶贫车间位于东平县斑鸠店镇政府驻地以北,220国道以西,建设两个缝纫加工车间3300平方米,共有120台缝纫机、技术工人130余人,主要从事服装及床单、被套等床上用品的生产销售,产品销往美、韩等十几个国家,年营业额400万元,税后纯收入80万元,现有贫困户5人就业,人均增收3500元。
  “我们积极联系扶贫部门,对镇政府附近的适龄贫困劳动人口进行在册登记,对于愿意参加就业的,我们提供技术培训,让她们顺利就业,这样我的缝纫加工厂就能够惠及更多的父老乡亲了。”老邵笑呵呵地说。
  (曹儒峰 姜涛)
  
  精准扶贫 廉洁为民
  近日,泰山区就脱贫攻坚有关工作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对外作出公开承诺,这是该区推进扶贫领域作风年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
  2018年,泰山区将坚持帮扶投入不减、帮扶力度不减、工作要求不减,重点攻克增收缓慢、因病致贫两个难点,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特别是突出打造健康扶贫亮点,推行“零付费”住院,对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在街道镇医院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扶贫特惠保、民政救助、“三次报销”联合对政策范围内的花费予以全额报销;同时运行好健康扶贫管理平台和“关护通”一键呼救设备,大力推进“智慧扶贫”。该区把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与“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和“谋发展、敢担当、有作为”活动紧密结合,深入扶贫一线、进村入户,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整治和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进廉洁扶贫、阳光扶贫。同时,承诺对涉及扶贫领域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有关证明、信息核查以及来电来信来访,符合条件、资料齐全的当场开具、当场答复;不符合条件的当面详细解释;对情况复杂、需要协调解决的,7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以作风攻坚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曹儒峰 王红)
  
  服装加工村中做
  脱贫路子有着落
  东平县沙河站镇贫困户李廷,一家4口人,孩子要上学,老人要赡养,配偶又是肢体残疾人,沉重的家庭压力逼着他到处找营生,可是一来没有技术,二来不敢离家太久,一家人都需要他照顾。就这样,具有良好劳动能力的他被束缚在家中,面对窘迫的家境进退两难。
  为解决好此类问题,帮扶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沙河站镇发挥产业优势,主动与驻地服装企业对接沟通。在山沙服饰、祐伊时装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各服装企业积极响应扶贫号召,在村级广泛设置加工点,将部分技术要求简单、人工需求量大、不需出门便可操作的加工环节外包到各村,由村级加工点组织贫困户生产,帮助留守妇女、残疾人、年龄较大等劳动能力低下的贫困户不出村就能务工增收。同时,开展送技术上门服务,定期组织各村级加工点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并根据贫困户身体状况,在产品生产、销售、运输等环节科学设置岗位,合理安排贫困户分类务工。
  在贫困户技能培训和岗位安置中,李廷脱颖而出,在其他贫困户还在等待观望的时候,他不仅起早贪黑加工订单,每次企业到村培训时,他总是会多问一句、多学一项。2017年,李廷不仅家庭收入较快增长、实现脱贫,还广泛宣传发动身边贫困户跟他一道加入到村级加工点的行列中来,靠自己的双手打开一条不需出门便能勤劳致富的新路子。   (曹儒峰 李心阳)
  
  身残志坚,脱贫路上不掉队
  赵宝忠,东平县州城街道北门街人。14岁时因患骨癌右腿高位截肢,父亲早年去世,现与83岁患有心脏病的老母亲相依为命。2015年村里将其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6年3月,县派第一书记程振宏在对贫困户进行实地走访和开展帮扶工作时,发现赵宝忠性格开朗、不怕吃苦,除了会修鞋补鞋,还会理发、编织蒲草扇子,但苦于缺路子:蒲草扇子编得好却卖不出去,理发技术被人认可却无本钱开店。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程振宏积极与街道和帮扶部门协商,最终决定通过互联网“叫卖”蒲草扇。在东平生活网志愿者协会的帮助下,短短几天通过网络销售蒲草扇子200余把,收入近3000元。程振宏还与县人武部对接,由人武部捐赠刮脸刀、热水器、美发椅等理发器材,与赵宝忠搭邻居的一位退休老师免费为赵宝忠提供一间沿街店面。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赵宝忠走上了开理发店的脱贫致富路。
  “感谢党和政府点亮我心中的希望之火!我想通过自己的行动鼓励那些仍处在困境的残疾朋友,人穷志不能穷,只要坚持,便会有收获。”如今的赵宝忠,每天靠勤劳双手为人理发、修鞋和编扇子,收入不断增加,日子渐渐变好,全家年人均收入稳定超过扶贫标准线,成功实现脱贫。  (曹儒峰 赵金鹏)
  
  致富不忘桑梓情
  扶贫帮困暖民心
  “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脱贫攻坚以来,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家热心扶贫事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岱岳区大汶口镇振鹏实业玩具厂经理侯刚便是其中一位。
  近日,侯刚为岱岳区大汶口镇申东村55户特困家庭,送去面粉、花生油、电热壶、保温杯等生活用品。侯刚有个“十年计划”,计划连续10年回报家乡,从2014年至今5年时间里,他连续为村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为村幼儿园配备了桌凳和大型玩具、为贫困户和8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捐助。侯刚表示,“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帮扶慰问贫困群众,是企业应尽的义务,未来我将更加关心家乡和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立足公司实际多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受助贫困群众纷纷称颂侯刚这一扶贫帮困行动,受助人员李大爷激动地说:“感谢爱心企业对我家一直以来的关心与帮助,我将积极努力,早日脱贫,把这份爱心延续下去。”
  (曹儒峰 牛军剑)
  
  创新“幸福院”运作模式
  破解特困群体养老难题
  脱贫攻坚以来,岱岳区大汶口镇充分发挥村级幸福院作用,积极创新养老扶贫模式,逐步探索出一条市场化养老扶贫新路子,让老弱病残特殊贫困群体贫有所扶、困有所帮、老有所养。
  2016年以来,借助民政、扶贫等扶持政策集中打造曹家庄村扶贫幸福院,按照公建民营、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由爱心企业自主经营。探索通过“政府补助+扶贫项目分红+个人养老金+公司贴补”的灵活筹资模式,实现因人施养。对子女有赡养能力但不能随时照料的非贫困老人,根据其生活自理能力,采取长期供养、短期奉养、长期租赁居住等模式提供服务,确保公司保本正常运营。幸福院每吸纳一名贫困老人来院居住,政府给予5000元奖补,公司实行减半收费。五保贫困老人,其费用由贫困老人每年5000元五保金+个人养老金承担;非五保贫困老人,费用以每年5000元政府补助为主,另由村级扶贫项目分红、个人养老金和公司贴补解决。对方圆3公里以内不愿来院居住的失能贫困老人,公司提供上门送饭洗衣、打扫卫生等居家养老服务,镇村按户每月给予补助,有效解决了特困群体的生活起居问题,确保贫困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      (曹儒峰 金文)
  
  借行业优势 创扶贫特色
  新泰市石莱镇西峰村位于石莱镇西南部,环境优美,依山傍水,是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自新泰市环保局定点帮扶以来,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脱贫攻坚工作,发挥行业优势,在理念、政策、资金、措施等方面积极引导协助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脱贫致富新路,取得了明显成效。针对村周边畜禽养殖粪污产生量大,综合利用率低,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的实际,积极协调争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在西峰村建设了畜禽养殖堆肥项目。通过建设粪污发酵池、堆肥场、发酵大棚,购置发酵翻拌系统、物料破碎筛分系统、鼓风机等设备,将项目辐射区内的畜禽养殖粪污做到综合处理,日产日清。项目建成后,可处理西峰村及周边村庄非规模化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发酵后的生物有机肥用于周边有机油杏、大樱桃及果蔬施肥,可以大大提高有机油杏、大樱桃的质量档次,再配套以良好的剪枝技术管理,经济效益和增收富民效果非常可观,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脱贫攻坚的同步推进。   (曹儒峰 张玉婷)
  
  边院镇为贫困老年人
  开展免费健康查体
  近日,肥城市边院镇营盘村一些身穿白大褂的医务工作者在村内进进出出,平日里寂静的山村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原来是边院镇卫计办与肥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协调配合,由二院医务工作者来为村里老年人免费进行健康查体。
  边院镇着力推动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发展理念转变,助力健康扶贫。镇卫计办与肥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协调配合,在全镇80个村开展为期54天的65周岁以上老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老年人的健康查体。与以往检查不同,现在的服务内容更为丰富:有体格检查、肝功、肾功、血脂、血糖、腹部B超、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压等,基本涵盖了各种常规检查。体检目的,除了为老人筛查疾病,讲解健康知识外,最重要的是通过体检为老人们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为下一阶段切实开展老人的疾病预防保健奠定基础,并为老人及家属提出进一步的医疗、保健及家庭护理建议,定期跟踪随访,把党和政府、社会对老人的关爱切切实实地传递给老人。据了解,全镇将有约7500余名老年人接受体检,其中贫困老人852名,体检后第二天,医生到村卫生室对查体结果进行集中反馈,使群众足不出村就享受到专家的服务。
  (刘在亮 杨晓)
  
  生态旅游助增收
  走出绿色扶贫路
  走进宁阳县堽城镇辛安旅游生态园,一条条景观大道通向农家乐、百鸟园、跑马场、花卉园等各大园区,一片盎然生机孕育着新的生活愿景。五一期间,络绎不绝的游人到此观光休闲。生态旅游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近年来,宁阳县堽城镇结合实际,立足本地特色、生态优势,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探索“旅游+”精准扶贫新路子,整合上百万元资金,成功打造了辛安乡村生态旅游品牌。辛安生态园占地面积1000余亩,主要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经营,以“千亩彩色苗木”为依托,以建设农业观光、农事体验、文化感悟、休闲娱乐、垂钓餐饮5个功能区为核心,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此游玩。辛安村借助旅游“东风”,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引导贫困户搭上了旅游业的快车,带动周边贫困户就业创业。
  “以前收入都是靠传统的种植业,现在家家都有分红,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当地村民交口称赞。堽城镇将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捆绑打包,探索出一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旅游+扶贫”产业路子,已成为助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力支撑。    (曹儒峰 盖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