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青州

文化“软实力”铸造发展“硬支撑”

——青州市全力打造文化发展新优势

2018-04-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杨国胜 郑颖雪
     本报通讯员 史海莹 
  
  4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青州古城内的“如一斋”,画廊里的陈列不乏知名书画家大作,也有青州本地画家的作品。“青州人对书画的爱好由来已久,青州的市民,只要有点闲钱,就购买收藏几幅字画。”老板崔智生说,“而且现在青州的书画产业越做越大。旅游也越来越红火,游客多了,我的生意自然也蒸蒸日上。清明期间,每天都有几万元的收入。”
  青州书画产业由来已久,然而真正扛起书画大旗,引领产业风潮,是近几年的事。为推动书画产业从零散经营到集群发展,优化书画产业布局,该市出台一系列培植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引导书画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市形成了九大书画市场、六大书画写生创作基地、五个书画交流培训平台、三个民间支持体系在内的书画产业集群,书画交易模式也从零零散散的地下交易,发展到电商交易、拍卖会交易。
  目前,青州市书画从业人员5.5万人,各类画廊、古玩店1000余家,年交易额120亿元,青州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书画收藏交易中心。中国美协、书协写生创作基地双双落户青州。率先发布一级市场书画指数,为全国书画产业树起“风向标”。 土生土长的青州农民画,也从深藏民间的“小家碧玉”成长为走向国际的“大家闺秀”。
  4月9日,山东省农民画国展创作高研班开班仪式在青州举行,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特聘专家赵家治、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吕延春等专家作为导师,对青州市农民画家进行了为期5天的培训。“这次培训与以往的普及性培训不同,学员主要是青州市十佳农民画画家、一二级农民画画师等高水平画家,算是一个精品提高班。”中国美术书法家(青州)创作服务中心展览部主任宋晓对记者说。
  据了解,青州现有3万多名农民画创作者,其中农民占七成。这得益于青州搭建的农民画创作培训平台,集农民画培训、创作、展示和交易于一体的中国青州农民画画院和青州农民画博物馆,免费向农民画家和社会大众开放。该市还积极组织市镇村三级多层次、多形式、大面积的农民画培训工作,建立了13处镇级农民画培训创作中心和农民画写生基地。“农忙时荷锄劳作,农闲时挥毫泼墨”的景象,在青州乡村已经司空见惯,全市年创作农民画50万幅,全年经济效益达2.5亿元,具有中等创作水平以上的青州农民画画家年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多者达百万元。
  不仅是书画产业,近年来,青州市委、市政府把文化建设作为全市的中心工作之一,立足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全面打响“文化青州”品牌,既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又弘扬现代文化,呈现出以文化激发活力、以文化推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4月8日,2018年青州市戏曲进乡村活动走进弥河镇贾庙村,在村委大院里,悠扬婉转的琴声,高亢嘹亮的唱腔,细腻传神的表演,动人的故事情节,不时赢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今天演出车辆刚进村口,就传来了铿锵有力的锣鼓声,这是村民自发组织的欢迎仪式。下午戏演完了以后,老百姓也不愿意走。能得到他们的肯定我们都很高兴。”青州市云门剧院院长马保光说。
  为加大文化惠民,青州市出让政府资源,以企业为依托组建青州歌舞团、青州曲艺团等“十大文艺团体”,该市财政每年拿出600万元用于“政府买服务”,“一村一年一场戏”“精品大戏惠民行”等文化惠民演出受到群众欢迎。此外,该市还投资8000万元建设新图书馆,投资4000万元建设新文化馆,投资1.5亿元完成云门剧院提质改造,并免费向市民开放。镇街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五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实现全覆盖,全市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达到100%,形成了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