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读书

胶东红色文学

2018-04-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赵林云
  胶东是一片革命热土,自然也是文学的热土。不是革命一定要浸洇艺术,而是这里的文学作品来源于出自抗争本能而与革命同命运共呼吸的现实生活。打开《胶东红色文学研究》细读,在里面看到了很多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勾起了过去岁月中与文学阅读有关的某些回忆。
  印象最早也最深的是读《苦菜花》。因为知道是禁书,读起来就天然带有一种神秘感,格外提着神。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书中写到的部队夜间行军,要用破布包住马蹄,以免发出响声惊动敌人。再后来的记忆是读《黎明的河边》,小说中河流的波光,岸边的空旷,艰难的抉择,战斗的惨烈,人物的勇敢,生命的悲壮等,似乎一想起来,还能活灵活现地浮现在眼前。
  再就到了1980年代以后,先后读到了莫言的《红高粱》和尤凤伟的《五月乡战》,都写得恢弘高远,荡气回肠。
  书中,以新编历史京剧《闯王进京》为代表的胶东地区红色戏剧,艺术成就可观,名声遍及全国。正如书中所言,它要“重新定位胶东红色文学历史地位与文学地位,为胶东文学‘正名’,提高胶东红色文学名气和学术影响”。
  更难能可贵的是,该书还对某些战争文学中的杀戮事实与现象进行了带有形而上意味的深刻思索。比如,在探讨董均伦的红色小说成就时,作者从战争法则与人性伦理的关系切入,对杀人的举动与行为试图进行颇具理性色彩的人文思考。
  如果能够再有对《渔岛怒潮》的文本探究与挖掘,有对冯德英《苦菜花》内涵的重新解读,那么,胶东红色文学的研究工作,就不仅仅能为文学史增光添彩,甚至能为这片土地的现实生存与文化创新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此外,胶东半岛红色文学与沂蒙红色文学之间的关系,与山东现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与全国其他省份与地区的海滨红色文学之间的关系等等,是不是也都应该在“胶东红色文学”概念提出之后所必须予以考虑的。
  《胶东红色文学研究》 
  陈爱强 张清芳 著 
  中共党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