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政经

校村合作让盐碱地变“聚宝盆”

2018-04-1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李明 薄纯民 报道
  本报利津讯 4月4日,虽然天气迎来了大幅降温,但在大棚内忙着修剪葡萄的孙春英却是一脸的汗水。孙春英今年修建了3座温室大棚用来种植葡萄。“现在葡萄都坐果了,我这三个棚种了7个不同品种,上市时间都不一样,采摘期得有四五个月呢。”看这眼前绿油油的葡萄藤,孙春英脸上挂满了笑容。
  像孙春英一样,利津县汀罗镇毛坨村村民前几年大都将棉花改种为葡萄,目前全村种植面积近2000亩。然而,谁能想到,10年前这里因为土地盐碱化程度高,可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少,产量低,村民们一亩地一年纯收入也就几百块钱。
  毛坨村人少地多,全村只有120户480口人,但耕地面积达六千余亩。“只有1000来亩能种庄稼,其余五千多亩是重度盐碱地,种什么都不长,只长一种名叫碱蓬的耐碱植物。”村支书张玉亭说。
  当地人早年进行过一些改良土壤的尝试,但效果都不好。直到2008年,张玉亭在一次会上了解到青岛农业大学有研究盐碱地生态农业建设方面的专家,专程赶到了青岛。看中了当地土壤为中重度盐渍土,在整个黄河三角洲区域有着典型性和代表性。如果探索成功,该项目的示范效益无疑是巨大的,很快双方达成合作意向。
  2008年10月,学校与利津县政府签署《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书》,成立“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改良及生态农业试验工作站”和“研究生工作站”,派驻第一批资源环境领域的专家教授来到村里,开始了基础性的调研和试验研究。
  很快,盐碱地改良高产栽培技术、盐碱地工厂化育苗技术、盐碱地绿化植物筛选、台田池塘水产养殖模式、耐盐经济作物筛选等课题先后投入到研究当中。
  自此,一批批“一点架子都没有”的农大专家们与毛坨人吃住在一起、流汗在一起。对于张玉亭和毛坨村人来说,正是这一批批专家教授们的“一趟趟跑、一遍遍试”,带给了村子新的致富希望。
  “建在村里的研究院”不仅实现了现代农业技术与广大农民用户的零距离,同时也大大缩短了科研成果研发与推广的距离。针对盐碱地改良,专家们从研究台田降盐的原理出发,确定了最佳台田高度,较好地解决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潜水位高、矿化度大、盐分极易上升的关键技术问题;充分利用台田水塘发展渔业,做到“上农下渔”,所开展的台田沟锦鲤养殖项目基本解决了“淡鱼咸养”的技术难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都非常显著。
  此外,经过反复实验,专家们在重盐碱地上利用塑料隔绝下层土壤,上层采用有机基质,在日光温室内进行蔬菜栽培,较好地解决了重盐碱地栽培蔬菜的技术难题,实现盐碱地有机蔬菜高效生产。同时,筛选、鉴定、培育了10余个耐盐的苗木品种,建立了600亩的耐盐苗木基地和近2000亩的耐盐葡萄基地,亩产值1万元以上。
  当地传统种植的棉花,生产率低、效益差,通过青岛农业大学专家们的引种、试种,筛选出了小麦、花生、甘薯、马铃薯等作物的耐盐种质资源,建立了一整套滨海重盐碱地粮油作物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在连年涝害的黄河漫滩领域,还发展了稻鸭共生的生态农业模式,生产有机大米和养殖鸭子。
  如今,毛坨村已形成盐碱地改良、上农下渔、无土栽培、稻鸭共生、耐盐林果、粮油栽培等六种生产模式为主的盐碱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昔日的盐碱地成功变身“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