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论丛周刊

破解“想为却难为”困境

2018-04-11 作者: 崔伟华 来源: 大众日报
  □崔伟华

  不作为,主观原因肯定是主要因素;但在此之外,我们还要关注那些因客观条件而导致的“不作为”现象,即“想为却难为”问题,通过容错免责、激励机制、实时反馈等制度建设,更好地为担当者担当、让实干者实惠、使有为者有位。
  为官不为、不敢担当,是当前干部队伍存在的一种突出现象。除“能力不足不能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外,还有一些因客观条件而导致的“不作为”现象,即“想为却难为”。
  我们对党校学员进行过一项调查,有68.8%的学员表示,在工作中直接遇到过因政策、规定等原因而造成的“想为却难为”情况,说明这个问题带有明显的普遍性。
  在具体调研中我们发现,学员反映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激励手段明显偏少。工资福利固定,不能全面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很多时候是“干好干孬一个样”。基层工作应急的多、规范的少,加班加点成常态,但现在几乎没有任何相应补助。从精神奖励上看,基层往往受指标限制更大。政治进步、职位提升受身份、年龄、岗位、编制等制约,很多时候只能是论资排辈。
  二是约束细则比较缺乏。过去讲落实,存在的问题是级级缩水;但现在更多的是层层加码。一些纪律规定,本来比较宽泛,但上边只要紧一寸,下边就要紧一尺,执行起来普遍从严,正常工作有时也受影响。
  三是政策规定有时撞车。上级号召创新发展,但一些明显不合理的条文没有废除之前,下级只好先合规范再谈发展。一些突破性的方案,即使报到有关部门也会被以不合规定、政策为由遭到否决,因为他们也担心因不依规而被追责。
  四是工作措施存在脱节。越是困难的地方,越需要扶持;但越是困难地区,就越没有能力达到所要求的配套资金,也就越难以争取到扶持。这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基层的一些普通建设工程,按照正常招投标程序,资质要求高,花费很高,但如果想为集体省钱,却明显是违纪。基层调研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想去一些偏远乡村调研,但既无合适班车,又无可开发票的旅馆,而没车票和发票就不能报销和补贴,这就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有些制度、规定过旧,但新制度还没有,只好仍旧执行旧制度,在这一过程中,旧制度不适应新形势的问题暴露无遗,并致使一部分干部行动上缺少遵循、工作中没有依据;另一方面,根据新形势和改革需要制定的新制度,不可能一开始就十分完善,特别是基层工作和实际情况中,充满复杂性,这就需要我们及时修订和完善各项制度、政策和规定,突破“想为却难为”的现实困境。
  尽快制定为担当者担当、让实干者实惠、使有为者有位的相关实施细则,形成正向保障和激励机制。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的原则,一方面,制定容错免责、纠错、防错和诬告陷害、信访举报行为查核处理“四位一体”的具体规定和细则,形成保障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尤其要排查一下: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有没有“领头羊”变成了“替罪羊”、先行先试者受到处理或因形势所迫而小责大究的,如有就要给个新说法,这是最能消除疑虑、激励改革的措施。另一方面,要制定涉及政治、生活、精神等各方面的激励办法,形成激励机制,千方百计地“让实干者实惠”。
  及时修订、调整、细化和完善相关政策和规定。一项新的政策推行后,应在一定时间段内,及时、全面、客观地评估政策的推进效果,及时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落实,该修订、调整、细化的要及时跟上。纪检、审计等有关部门,宜联合起来走到一线做调查了解,从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角度,努力影响或直接制定、修订和完善各项相关措施,确保各项政策、规定更接地气,更好地为基层干事创业者营造有利条件和环境。
  强化内外部和纵横向的考核与监督,营造积极上进、服务民众的良好氛围。机关要以企业满意、基层满意、群众满意为目标,突出提高工作效能,以解决“为官慢为”的问题。而要落实好这一要求,必须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各单位各部门要对接好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建立和完善内部考核体系,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孬无差别、干多干少没不同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内部活力。要充分发挥好党委政府的形象窗口——政务服务中心和民生热线平台的评议机制作用,切实解决服务“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要积极探索系统性与区域性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全面反映一个部门或单位的综合性水平,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竞争氛围。
  建立高效畅通的改革推进反馈机制。这是制度和规定得以尽快修正和完善,特别是解决“规不配套不易为”问题的关键所在。改革不会一蹴而就,制度也同样不会一开始就尽善尽美。因此要尽快达到改革和制度实施的目的和要求,就要在坚定不移推进的基础上,建立起上下高效畅通的反馈渠道。除发挥各级改革统筹协调办事机构的作用外,各级调研和智库部门也应成为改革实施情况的及时信息反馈中心。
(作者单位:泰安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