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区域

大明湖畔,老城藏“宝”待珍视

2018-03-29 作者: 田可新 来源: 大众日报
  □田可新 报道   芙蓉街玉谦旗袍店。
  □ 本报记者 田可新
    实习生 李 静 田汝晔

  春节期间,“一湖一环”景观照明工程让济南刷爆了朋友圈。有人说,那流光溢彩的夜景让人切实感受到,辛弃疾笔下“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仙境之美;也有人说,这正是对济南古城文化最精巧的挖掘和放大。的确,大明湖畔正是济南“山泉湖河城”文化资源最为丰富、集中之处。漫步其中、细细品味,定能发现这里藏着无数珍宝,或是绝佳的风景,或是古老的传说,或是令人叫绝的技艺……无一不承载美的记忆。若要大展光华,则需要更多的珍视和巧思。
美丽传说也是迷人之处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早在唐宋,大明湖就以其动人心弦的美景而闻名天下。而且大明湖名胜古迹众多,素有“一阁、三园、三楼、四祠、六岛、七桥、十亭”之说,而“铁公祠”、“湖中心亭”及“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杜甫题词,更是享誉全国乃至世界。
  迷人之处绝不止美景。这里历来是文人骚客的荟萃之地,留下了不尽的文化遗产。大明湖流传着许多故事和传说,留给后人无尽的追思和遐想。
  很多老济南仍对大明湖的“四怪”传说“青蛙不鸣,蛇踪难寻,久旱不落,久雨不涨”津津乐道。明代的王象春曾在《齐音·大明湖》中写道:“湖在城中,宇内所无,异在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至于蛇不现,蛙不鸣,则又诞异矣。”这或许是对“四怪”最早的记录。所谓“恒雨不涨”,大致是因为大明湖的出水口众多,水涨时就流了出去;“久旱不涸”则由于湖底为质地细密的火成岩,致使流注湖中的泉水无法下泄。
  而关于“蛇不见、蛙不鸣”,还有一个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济南时总住在大明湖畔的官衙里。到了晚上,大明湖蛙声一片,吵得他彻夜难眠,他便传下圣旨:“蛇归洞,蛙不鸣。”自此,湖中青蛙再也不叫。据传,每到夏季雨天,北园一带荷池水涨,蛙声不断,大明湖内却是静然无声,就此还流传出一句俗语“大明湖的蛤蟆干鼓肚”……
  传说只做笑谈。但后来人却常怀着好奇之心对其考证。有人说,不见蛇,是由于那儿水鸟众多,蛇无法生存下去;也有人说,蛙不鸣,是因为湖水水温低,青蛙不能发情……至今,谜题依然没有正解。但人们对此的探秘,足见大明湖的独特文化魅力。而早在2006年,“大明湖传说”就已经被列入了济南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畔“珍宝”闪光
  湖畔还藏宝。
  3月25日上午,记者走进芙蓉街,顺着摩肩接踵的人流一路找寻,发现了隐于闹市的老城绝技。
  “玉谦旗袍店”就在此地,店铺门口木刻的对联——门前圣水芙蓉泉,旗袍世家数百年,便是对其历经沧桑的写照。走进店内,各式各样的旗袍、绸缎琳琅满目,散发着别致又华贵的美,展现着东方女性特有的风采,引得不少游客驻足,连连赞叹。
  这家店专工传统旗袍,始创于1890年,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地处济南城最为繁华之地,又有精湛的制作技艺,使其很早就誉满全城。如今,玉谦旗袍已历经五代家传。第五代传人于仁谦在秉承了旗袍的八大制作工艺——镶边、滚边、嵌边、沿条、盘扣、贴花、绣花、手绘的基础上精心研究,把真丝烂花绒和真丝立绒这种易卷、怕烫、难缝的面料发展成自己制作旗袍的独门绝活,制作出的旗袍品质高雅,得体大方。在继承经典的同时,他还借鉴国外新潮款式,将欧式晚礼服的设计运用到旗袍设计制作中,款式新颖,别具时尚之美。
  “每一件旗袍,讲究的都是量体裁衣。我们店还坚持纯手工缝制,每一针每一线都马虎不得。一件普通的旗袍,需要花费三天左右,而费时的一件有时能做一个多月。”于仁谦说。
  而在幽静闲适的双忠祠街,一家看起来不太起眼的店面却是个“百年琴铺”,名叫杜记胡琴铺。记者走进去,只见狭小的空间里挂着各式各样的胡琴成品,店主杜长江正在专心打磨着琴筒。
  杜长江告诉记者,“杜记胡琴铺”的前身是杜福庄的父亲杜庆茂于上个世纪初开设的“北京马良正胡琴铺济南分铺”,自己已是第三代制琴师。由于选材严谨、雕工精致,音色突出,精湛的技艺使胡琴铺名扬老济南。
  “做一把胡琴,从选材、加工、蒙皮、调音到老化后上架,几十道工序下来,至少要十几天时间。除了制作时间长,胡琴制作的细节和原材料也是十分考究的。我用的竹子都是福建湖南一带的篙竹,竹龄都要五年以上。琴皮都是国外进口的蟒蛇皮,这种蛇皮做出来的琴音色很好。你看,我现在用的这种粘结剂都是中医药材鳔胶,单是这些制作材质就很是难得。”杜长江边说,边展示制作二胡用的红木,“现在,有些材料不好买,我都是利用一些旧家具的原材料,来保证制作的精良。”也正因如此,杜记胡琴音色清亮、音量大、味浓、共鸣好,每一把都可称得上精品。
非遗项目“乏人传承”
  采访中,“乏人传承”是两位传承人感受到的最大困难。
  “现在不比当年,我就是帮一些老人或者曲艺院团做个琴、修修琴。市面上的胡琴也是工厂加工制作,对于手工做琴,学艺者往往因耐不住性子半途而废。”杜长江坦言。
  “这需要有工匠精神的传承人才能坚守下去。眼下,有多少年轻人能沉下心来学习呢?”于仁谦认为,要让传统技艺后继有人,需要相关部门“高度珍视”,从保护、传承、推介多维度出政策、出措施、出活动,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项目的特有魅力、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方能有意愿参与、加入并传承起来。
  如何珍视?相关部门也在做着尝试。日前,为进一步展现老城区的文化内涵、文化形象,历下区泉城路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的导视系统进行了更新,同时推出“泉巷”旅游文化品牌,包含泉巷小程序及APP、泉巷吉祥物等,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文化体验模式,增强游客的体验与互动,为传统景区注入新血液。该街道还表示,将进一步挖掘济南老城的老字号、手艺人等传统文化遗产,如玉谦旗袍、杜记胡琴、杨家木铺、和圣文刀、周氏兔子王、侯氏社火脸谱等,并接入“泉巷”小程序展示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济南的传统文化;将开发品牌文创产品(泉水伴手礼、手绘地图、旅游手册等),同时对老字号、手工艺术品做全新品牌升级,提升传统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及商业价值,接入“泉巷”小程序实现互联网+文化的创新模式,带动老城区商业氛围。
  “不论传说,还是传统技艺,都是文旅品牌建设的宝贵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就能为这些非遗项目,乃至老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业内专家成诚建议,可以在设计古巷游、湖畔游等旅游线路上,进一步充实内容,增设实地体验项目;可以放大某些元素,征集宣传语、做宣传小视频,或者开发别具巧思的小摆件、小物品,强化推广力度和传播力度。
  “关键还在于特色和巧思。”他说,“你看故宫淘宝网店兜售的妙趣横生的小物件,不少成了爆款;再比如《还珠格格》里一句‘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让很多外地年轻人对济南、对大明湖感了兴趣。这其实都给我们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