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区倾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火起来”,更要“活起来”

2018-02-08 作者: 王桂利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桂利 
   本报通讯员 张桂玲

  “以核心价值观为取向,以家乡资源为依托,以课程为主阵地,以活动为主渠道”,倡导学校营建“有传统根基”的校园文化,淄博市张店区教育系统坚持“方向一致,不拘一格”的原则,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火种不仅“燃遍”校园,更“活在了学生心里”。
  透过下面几组镜头,或可窥其一斑。
项目切入,
探寻传统文化的“家乡基因”

  以项目学习为支撑,张店区实验小学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了历时两个月的“齐文化”研究。
  从距离学校最近的“冢子坡”,到最偏远的中埠村,再到昌城村、浮山驿、军屯村齐景公墓等,区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先后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寻访了11个承载了齐文化历史故事的景点。
  在一次次亲历目的地后,学生对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春秋之霸的齐国为什么最终灭亡了?”“齐国的计量单位是什么?”……伴随着一个个问号,学生们逐渐步入了研究之旅。
  两个月中,各年级分别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确定了不同的研究方向,学生可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研究点。以一年级为例,经过级部教师充分征求学生意见,最终确定了“寻根齐文化”主题。从学生们饶有兴致地研究“齐”字字源开始,开启了“齐国名言诵读”“齐国成语快板”活动,每个班又分设“齐人、齐事、齐景、齐物”四个研究小组,由学生自主申报,选择同一主题者自动成为一个研究小团队,共同展开研究,并邀请家长参与。
  二年级学生的项目学习主题是足球韵律操、课本剧、春秋礼仪表演、“家乡话,我会说”,三年级学生的项目学习主题是“齐文雅颂”,四年级学生自由组成小组研究“诗经里的齐文化”“齐国礼仪研究报告”“齐国服饰手抄报”等主题,五年级学生围绕“齐之盛齐之衰”主题,分别用自己的方式研究齐国昌盛衰败及原因、典型事件、代表性人物、官衔等级、服饰礼仪等,并及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网络分享、手抄报宣传、课前一分钟展示、齐文化分享课等形式,向班级甚至全校进行分享。
  “学生从小就认识和了解生于斯长于斯的地域文化,其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如务实、开放、包容、创新、法治的核心精髓,就有可能像盐溶于水一样溶于学生血脉。”校长宋刚说。
精设课程,
让学生在传承创新中“记住乡愁”

  2017年6月10日,是首个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西六路小学的孩子们迎来了淄博市五音戏剧院的客人,不仅看到了精彩的五音戏优秀传统剧目《王小赶脚》等表演,还了解了淄博独有的剧种——五音戏的起源,近距离感受到了家乡戏的独特魅力。
  房镇中心小学的“芯子文化节”,更是隆重而热烈。“芯子文化T恤秀”“芯子人物脸谱汇”“芯子艺术百米画卷”“芯子扇面秀”“芯子人物我来扮”等系列活动,吸引了全校600余名学生热情参与。
  “这不只是芯子文化节,也是我们学校倾力倾情做芯子课程以来的一次阶段性展示。”谈及为什么要开设芯子课程,房镇中心小学校长于丽告诉记者说,最触动她的是拜访86岁的“芯子老艺人”王锡桐,老人的一番感慨至今都让她感到震动:现在,身边学扎芯子的人越来越少,每逢元宵节跟着自己扎芯子的平均年龄都在60岁以上。真不敢想,再过10年20年后,还能不能传承下去?
  “我们是带着一种使命感走近芯子艺术的。”于丽说,在立足学校师生实际,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后,学校最终确定了“芯子印象”这一校本课程列入课表,每周一节,由美术教师担任教学,同时在创作形式上大胆创新,探索宫扇与芯子艺术的融合、芯子艺术与古诗词的融合、芯子艺术与文具用品的融合、芯子艺术与书签文化的融合、芯子艺术与灯笼文化的融合、芯子与纸伞文化的融合,组织了看芯子、访艺人、说芯子、画芯子、写芯子、做芯子、演芯子等丰富活泼并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活动。另外,学校还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专门的“芯子文化展室”,成为孩子们课间常常流连忘返的地方。
  “传统艺术进校园的意义,关键在于要让学生记得住乡愁,做有根的人。”张店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要做到深入持久和常态化,课程化实施是一条必由之路。”
瞄准节点,
让“仪式教育”深入心灵

  “过好传统节日,推动文化传承”在张店区各校已蔚然成风。
  清明节小长假后到校第一天,铝城二小的孩子们就争相上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创意清明”——
  “我和几个小伙伴与父母一起到了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园,为英雄献花,默哀。还拜访了一位抗战英雄,了解到了当年抗战的一些故事。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是‘饮水思源’。”
  “我度过了一个‘诗意清明’,收集了好几首描写清明节的古诗,并且都背诵了下来……”
  “我度过的是‘画意清明’,这是我为《清明》这首诗配的水彩画……”
  “我过了一个‘春意清明’。假期里,我们全家人去爬山踏青了……”
  在新华学校三年级语文教师王冬的教室里,最让孩子们期盼的则是“二十四节气课程”和“节日课程”。
  王冬告诉记者,最让他感动的一件事是在过端午节时,他布置了一些开放性的“自选作业”,包括包粽子,吃粽子,插艾叶,拴五彩绳送给亲友、自制凉茶、缝制香囊献给父母等。其中一个学生选择了“做香囊”,并别出心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别绣在了几个香囊上,其中一个挂在自己的床边,一个挂在爸爸妈妈的床边,一个挂在了教室里。
  “只有让传统文化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现实体验的场域中深度领悟文化精神和生活实践的关系,才能开启文化智慧,升华日常生活。”王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