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弥补创新的市场缺失

2018-02-0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王学文 赵洪杰

  上海的功能型平台建设,在全国属于首创。它的看点,总的说就是通过政府的主动作为,将零散的平台服务功能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体的、较强的对外作用力,弥补市场在创新上的缺失,最终发挥科技创新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牵引作用。
  技术服务平台,或者成果转化平台,大大小小,归属不同,各地都有。与其它地方的服务平台相比,功能型平台的功能更全面、体量更大,完全凸显公益性属性;能够集中地提供一条龙服务:聚集一流力量进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提供更先进的设施和设备服务,更快地推动成果转化。 
  在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创新链中,哪些部分是薄弱环节?是靠市场不能完全解决的?恐怕首推共性关键技术。因为它是“共性”的,家家用得着它,但它投入大、周期长、市场前景不确定,因此企业不愿意做;因为它是“关键技术”,对产业发展影响至要,单家企业因为实力问题又做不了。这时,需要政府出面,给予稳定的财政支持,让“碎片化”的创新资源加快集聚,进行联合攻关。
  上海的功能型平台,发挥了这个作用。由政府主导的这个平台,具有高水平科研设施,依靠政府的公信力和较强财力,聚集了一流科研力量,从而有能力进行关键技术研发;而它的政府主导性和公共属性,又使它愿意做这种投资大、回报少的服务性活儿。从长期看,功能性平台推动科研力量由短期、松散、单项式合作,向长期、系统、实体化合作转变,由临时会战转而合为一个兵团,具有长效性。
  第二个薄弱环节,是被美国国立标准技术研究所定义的“死亡之谷”:从“实验室”到“大市场”、从“教学楼”到“生产线”之间的成果转化之“谷”。通俗说就是成果转化难。毋庸讳言,这是中国多少年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致使许多优秀科技成果躺在保险箱里睡觉。这里既有市场对接问题,也有政府搭建平台不够问题。上海的功能型平台,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功能型平台的高端性、开放性,使它不仅成为聚集人才的平台,还是产业信息集聚平台——“十三五”期间,上海的每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将建立这样一个平台,这使它在行业内具有旗舰作用,能更好地聚合信息,从而更快地转化科研成果。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功能型平台由政府主导,却交给企业运作,保证了平台的效率。政府在研发前期给予灵活支持,平台实现自我“造血”后则逐步退出。前期让平台拥有更多自主权,能够按照创新规律去创新,政府退出后让平台在最大程度上按照市场化运作。如果说,上海首创功能型平台建设,表现了“有为政府”的有效作为,在这里则表现了“聪明政府”的聪明做法、“开明政府”的开明做法。这让人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