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海洋强省,科技人才产业一个都不能少

2018-01-30 作者: 代玲玲 刘一颖 杨学莹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代玲玲 刘一颖 杨学莹

  “建设海洋强省,我们应该有忧患意识。”1月26日上午,青岛团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于洪军代表的一席话引人深思:占全国1/6的海岸线,港口群总吞吐量居全国第一,守着这样一座“蓝色金矿”,山东如何向海洋要效益、要发展?
  于洪军所在的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是“蛟龙探海工程”的主要参与单位,承担深海资源勘探、科学考察、环境观测等工作。“以我们所从事的深海领域为例,大家都知道,水越深压力越大,对科技要求也就非常高,跟近海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虽然我们驻地在青岛,但现在给中心做配套服务的企业,比如海洋信息、深海装备制造、深潜服等都来自于南方。”
  “这些都将成为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热点,在这方面南方有优势,尤其是深圳。”于洪军认为,山东建设海洋强省的优势在科技,但不能只是科技,还应加快对海洋产业的定位和推进,“比如产业方面、海洋信息方面,这些都需要山东更好地谋划,既符合中央经略海洋的政策,又有益于我省海洋产业的发展,或许全方位发展不太可能,但形成一个产业链条是应该的。”
  特别是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都在谋划“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就在上个月,中欧蓝色产业园正式落户深圳,同时,深圳成立规模为500亿元的海洋发展基金,致力于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还有浙江、福建、海南等等。于洪军担忧,在全国都在“下海”的情况下,山东海洋科技的绝对优势正在减弱。“过去,我们一直说青岛是中国海洋科技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岛海洋科技数量占全国60%,现在大概在40%。”
  除了科技优势的减弱,人才流失的危机也开始显现。“去年,我们做过一个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知名大学都在筹建海洋学院,新成立或正在筹建的有29家,甚至一些私立大学也成立了海洋学院,还出台了很多政策,山东的不少高端人才已被外省挖走。”
  令人欣喜的是,我省高科技和高附加值海洋产业发展的步伐已经迈出。一棵小海藻,做成一个健康美丽大产业。不断延伸的产业链,意味着持续增长的高附加值。这是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国防代表及其团队在海洋中寻到的宝藏。
  张国防算了一笔账,一吨海带市场价5000元至7000元,能提取出150公斤海藻酸钠,市场价约15000元。加工成海藻酸盐纤维,市价就是7万元,继续加工成海藻酸盐医用材料,“价值就要按克来衡量,比海带原价值提高了近300倍”。海带“摇身一变”医用材料,只需不到三天时间,“但我们用了十几年时间推动技术创新,才实现了产业链的跨界延伸”。化妆品、功能食品、医药、材料、农业肥料等多领域,都有明月海藻的身影。
  在张国防看来,科技是推动产业向上向远发展的动力。海藻活性物质国家实验室、海藻类肥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对明月海藻旺盛的技术创新力的肯定,也为其集聚吸引人才、开发技术性运用提供了平台,为开拓下游市场搭建了基地。
  “瞄准海洋领域高新技术前沿、海洋装备制造关键技术、深海观测关键技术等海洋产业急需人才与科研成果,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与成果扎根山东、服务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主任、民盟中国海洋大学基层委员会主委李春虎委员建议,山东在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内单独规划海洋产业发展战略,构建山东沿海海洋产业生态群落。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海洋制备防腐、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业等领域正发展壮大,应尽快规划建立区域海洋科技大中小企业创新集群,借助山东沿海区域内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较多的优势,加快壮大海洋产业规模,延伸海洋产业链。
  除了做好顶层规划,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薛长湖代表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一定要是开放的、国际化的。”他建议,山东发展海洋经济要放入“一带一路”整体战略中予以通盘考虑,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多边合作,依托国际海洋合作平台,将企业融入到跨国远洋渔业产业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