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论丛周刊

“坐等过年”要不得

2018-01-24 作者: 王琳 来源: 大众日报
  □王琳

  春节将至,“坐等过年”模式悄然在部分单位显现,手头工作疲于收尾,来年工作懒得规划,俨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身在曹营心在汉”。对此,党员干部应继续拧紧思想总开关,坚持劲头不松、力度不减,认真勤勉工作,为年底工作画上圆满句号,为来年工作起好头、定好调、打好基础。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象征团圆、祝福的重要时刻,更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原则和作风建设的“试金石”。值此年关将近之日,我们切不可只顾“轻松过年”、忘了职责使命,而应时刻保持思想警惕、自省自勉,以过好“四关”来约束“任性”,努力过一个幸福、踏实、有意义的新春佳节。
  过“工作清零关”,切忌“坐等过年”。新年将至,“坐等过年”模式悄然在部分单位显现,手头工作疲于收尾,来年工作懒得规划,俨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此“混日子”行为,不仅影响工作推动落实,也给前来办事的群众留下消极怠工的印象。还有部分党员干部,虽然在平日工作中也能恪尽职守,但到了年底,往往不自觉地给自己“减负”,产生“歇脚”的想法。对此,党员干部应继续拧紧思想总开关,坚持劲头不松、力度不减,认真勤勉工作,为新的一年工作起好头、定好调、打好基础。同时,领导干部要发挥“关键少数”模范带头作用,同事之间要加强“耳提面命”相互提醒,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明的工作纪律和严格的管理制度,让各项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过“清廉交往关”,切忌“节日陷阱”。正所谓“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 很多党员干部在平时能够严以律己、坚守原则底线,但一到春节和睦欢乐的氛围里,就容易“迷了眼”“晕了头”,在“心怀不轨”“别有用心”的诱惑下,很容易丧失底线,掉入“节日陷阱”。党员干部要把过“廉关”作为考验自己的重要内容,越是节假日的重点“关口”,越要以“八项规定”加持自身,把握“亲清”原则,不为人情世故所动,不为金钱名利所诱,自觉抵御诱惑,不让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同时,党员干部要在节日中树立勤俭节约的良好形象,倡导节俭文明过年,杜绝公款请客送礼、私车公用,杜绝铺张浪费、贪图享受,杜绝任何形式的赌博活动,杜绝收受各种名义的“红包”礼金。只有把“年关”当做“廉关”,严于律己、警钟长鸣,才能保持两袖清风,过个安稳踏实的年。
  过“学习充电关”,切忌“深陷应酬”。一些党员干部认为,春节作为难得的长假,不放松身心、吃喝玩乐就是“浪费时间”。其实不然。我们要利用这难得的“闲暇”时间充充电,找准自身不足,有针对性地补充知识,为提升党性修养、业务素质,开创新一年工作新局面加油添劲。温故而知新,学习具有连贯性,如果只顾放松,不去温故,年过了,很容易患上“假期综合症”,年后难以快速投入工作。所以,在放松心情之余,一定要绷好工作这根弦,常思自身不足,常念工作措施,常谋新年规划,确保节后思想尽快收拢,工作迅速开展。过年期间,一些党员干部深陷吃喝应酬难以自拔,就不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充电学习。在吃喝应酬之中,面对阿谀奉承很容易让人飘飘然,加之酒精麻痹大脑,更易放松警惕,极易松开腐败的口子,走上违规违纪的不归路,最终牺牲的不仅是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而且会在“牢关”中度过悔恨余生。 
  过“心系群众关”,切忌“来去匆匆”。一些党员干部在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活动时,流于“放东西,握握手、聊两句、拍张照、起身走”的“规定动作”,变成“拍照交差”的形式主义。这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走访慰问,不仅没能拉近干群距离,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群众的内心,极易引起他们对党和政府工作的不信任、对党员干部作风的质疑,让“温暖”变了质。党员干部要带着真感情,以重在“慰”、贵在“问”的方式,认真了解现实困难,并针对困难采取有效措施,尽力帮助群众解决好最关心、最期盼的实际困难。物质虽好冷冰冰,言语虽轻暖人心。在走访慰问时,切忌“礼到即人到”,要把群众当自家人,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唠家常,真心实意贴近群众,多倾听群众心里话、烦心事,多体谅群众难处,鼓励群众乐观面对生活的困难,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