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寿光·视点

投资2亿多建学校沿街房只租不卖

屯西: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村庄

2018-01-19 作者: 石如宽 戴玉亮 来源: 大众日报
  □石如宽 报道   寿光市洛城街道屯西村的老年活动室内,一位老人在打台球。
  □ 本报记者 石如宽 戴玉亮
   本报通讯员 付 瑶

  1月10日,寿光市洛城街道屯西村,村民付秀玲把自家60平方米的楼房的年租金从6000元提到了8000元。“村前就是寿光现代中学,不少从外地来陪读的家长在找房子。现在我们村,一房难求。”付秀玲说。
  2016年,当得知现代中学准备扩招后,屯西村党支部积极对接,投资2.2亿元建设了占地202亩的屯田学校,出租给现代中学,年租金1300万元。
  “这样,我们就把流动资金变成了固定资产,既有稳定收入,还能持续增值。”屯西村党支部书记葛茂学说。
  近年来,洛城街道先后对20个村进行城中村改造,被改造的村庄村集体获得巨额征地补偿款和拆迁款。社区改造后,屯西村共有9万平方米的沿街房、近2亿元现金。
  有人惦记这笔巨款,甚至有人提议平分到户。但如果均分到户,以后社区拿什么维持运转?群众花光了再来找村里怎么办?社区改造后“一夜暴富”又“一夜返贫”的例子不是没有。葛茂学说:“只要我干一天,钱就不能分。”
  对沿街房,屯西村只租不卖,一年可有900万元的收入。其中500万元用于保证小区的物业、电梯、卫生、绿化等费用,其余的给百姓当福利。“物业费、供暖费、水费等,不用大家伙掏腰包了。”葛茂学说。
  屯西村67岁的王兰星,享受着村里每人都有的2000元口粮钱,还有1000元的零花钱、800元的福利票。“各种福利算下来,村里每年给我发的钱有4000多元。”王兰星说,在小区附近理发、买东西,不用现金,拿着福利票就行了。
  2015年11月,屯西全村喜迁新居,小区的沿街商品房已有60多家商户入驻营业。村领导琢磨,既然商户们做的买卖这么广泛,能不能顺势将村里发放的福利和小区商铺有效结合起来,将“大鱼大肉”换成随时能用的票据,想吃什么自己买,从而更加方便老年人。
  “经过多次商议和征求意见后,我们决定把福利实物变成票据,让老百姓到本村沿街商铺消费,商家定期到村里兑换现金。”葛茂学说,村民们既享受到了就近服务,又避免了一次性发东西多而造成浪费的问题。
  屯西村党委委员葛孚村说,现在票据流通起来,既满足了群众需求,又刺激了消费,解决了沿街商铺人气不足的问题。2017年,屯西的沿街商铺已经出租完毕。
  “管理一个村庄,就像经营一家企业。利用好资源,才能让财富像雪球那样越滚越大。”葛茂学说。
  上楼后,屯西村民陆续转行,有的做买卖,有的外出打工,还有人想种蔬菜大棚。村民自己外出租地建棚,水电配套不齐全,还存在合同风险。于是,屯西村党支部牵头,与25公里外的化龙镇“公对公”签订协议,承租400亩土地,期限20年,投资建设了38个高标准大棚,配套了路井电等基础设施。
  “只要村民愿意发展大棚,基础设施由村集体承担。”葛茂学说。
  现在,屯西村葛怀堂等大棚户白天在化龙镇当农民,晚上回到家中楼房里当市民。
  葛茂学说,“飞地经济”不仅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而且实现了土地产出的最大化,新建的大棚一年半就能收回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