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创新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范与处置能力

2017-12-2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李鸿雁
  
  如何防范区域自然灾害发生考验着地方政府的管理效能。近年来,崂山区创新工作措施,通过提高顶层设计水平、完善应急预案等,全面提升了全区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与处置能力。
  崂山区制订出台《创建“山东省综合减灾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按照“扁平化”运作的模式,成立区、街道、社区三级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领导机构,提升了综合减灾统筹指挥能力。在全区30个管区服务中心的“一门受理”窗口统一配备了127名专职社工,每个城市社区配备了5名救灾救济网格员,农村社区配备了2—5名救灾协管员,完善了防灾救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管理架构。
  投资1400余万元对全区15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工程整治并编制了单体预案,明确了滑坡范围,确定了地质灾害监测人、责任人、预警信号、避险路线等内容,确保受灾害威胁人员在听到预警信号后,能在第一时间迅速、有序地按照预定线路到达安置区。不定期组织区减灾委成员单位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并利用全区自然灾害数据,汇集国土、水利、气象、地震等部门提供的专业信息,绘制出准确、科学、细致的自然灾害风险地图,自然灾害隐患不留死角。建设了52处设施配套完善的应急避难场所,可基本满足受灾人员衣食住医的要求。投入资金196万元,为全区16万户居民家庭实施了民生保险工程,提升全区居民家庭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
  投入57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600余平方米,智能化的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存救灾帐篷、棉被、毛毯、应急照明设备等救灾物资2万余件,达到了紧急转移安置3000人的标准。在每个街道办事处分别建成了1处救灾物资储备点,平均面积达到80㎡以上。推行救灾物资储备社会化运作,对食品、饮用水等不宜长期保存的物资,采取与10个大型超市或相关企业协议储备的方式,增加了救灾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和数量,提高了区域救灾应急救助能力。
  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采购、储备救灾物资,每年都投入专项资金进行采购和更新。支持、鼓励社区采取多种形式,储备、配备灭火器、逃生绳等必要的应急物资,全区有34个社区储备救灾物资均在6万元以上。
  此外,崂山区组织社区工作者和救灾志愿者进行自救互救、应急逃生、灭火等培训2万余人次,集中组织开展全民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建立了161支社区综合减灾工作队伍,组建和发展专兼结合的灾害社会工作服务队伍。发挥社会工作者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并鼓励社区内公务员、医生、教师、退伍军人等人员加入减灾志愿者队伍,与区文明办、区慈善总会、区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会、区社工协会等公益慈善组织和专业防灾减灾机构共同开展防灾减灾服务工作,营造了社会普遍关注防灾减灾,全民共同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