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青州

青州依托优势产业,建项目、创品牌、富百姓,北市村张曾晨脱贫后说——

“再也不用戴贫困户的‘帽子’了”

2017-12-1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郑颖雪 宋学宝
    本报通讯员 马永婷

  12月5日下午,青州市弥河镇北市村张曾晨正着手温室樱桃扣膜后的升温管理,“我把家中原来种粮食的两亩地都种成樱桃树,镇农机服务中心安排技术人员随时上门进行技术指导,还帮我申请了5万元3年期的‘富民农户贷’无息贷款,今年樱桃卖了2万多元,再也不用戴着贫困户的‘帽子’了!”
  青州市依靠当地优势产业立足当前脱贫攻坚,着眼经济长远发展,通过“依托优势产业,建立一个项目,创一个品牌,致富一方百姓 ”模式,着力从救济式输血扶贫向开发式造血扶贫转变,从漫灌式概略扶贫向滴灌式精准扶贫转变,蹚出了发展循环经济扶贫的新路子。  
  青州市的王坟、庙子、邵庄、王府、弥河、谭坊等镇街发展山楂、蜜桃、苹果、大樱桃、核桃、葡萄等果业。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促其以土地入股,盈利分红;对有劳动能力从事果业的贫困家庭开展免费技术培训,进行技术指导,利用果树产业脱贫增收;以“合作社+贫困户”“基地+贫困户”模式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脱贫。王坟镇作为全国山楂制品加工第一镇,利用QS质量体系认证的果品加工企业140家,发展山楂种植与深加工,组织果品加工企业“一对一”的帮扶,把贫困户纳入产业链条进行帮扶。
  目前,青州市13个镇街在经济发展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产业,通过统筹用好产业发展各项扶持政策,以“党支部+合作社+项目+农户”模式,发展果业、蔬菜种植、花卉栽培、乡村生态旅游、农村电子商务、农民画等特色优势产业,坚持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将更多的贫困户纳入产业链条,实现稳定增收。
  以花卉主产区黄楼、弥河为核心,青州市充分发挥“花博会”的宣传引导作用和花卉园区示范带动作用,辐射周边王府、益都、云门山、谭坊等镇街,发展花卉产业。依托花卉“龙头”企业、合作社吸纳贫困劳动力进入基地务工,学习种花技术,创业就业,脱贫致富。
  12月5日,弥河镇黄泥沟村村民吕井梅正在高温大棚里工作,她将5亩土地流转给亿家红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每年收入9000多元,花卉产业项目每年分红1500元,同时在合作社打工,还可获得工资,实现脱贫增收。该村利用扶贫资金720.6万元,打造花卉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智能连栋玻璃高温大棚15560平方米,该项目每年产生收益67万元,作为青州市扶贫基金,专项用于帮扶困难群众。
  在谭坊、东夏、高柳、何官、开发区等镇(开发区),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发展大棚蔬菜。对确有困难的贫困人口提供资金支持,在建棚、育苗、生产等环节开展技术服务,“造血”功能显现。青州市瓜菜种植面积已达52.6万亩,总产210万吨,从业人员10万,当前已有蔬菜专业合作组织81个,大大完善了蔬菜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将蔬菜大市场与个体种植户联系起来,形成了“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蔬菜生产经营模式,有效带动了脱贫致富。
  青州市何官镇尹家村因病致贫的村民尹效国,在村里的帮助下,低价格承包了温室,镇上还帮他协调了南小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免费为其提供种植技术。他一边在自己菜棚里忙着整理土地一边对记者说:“今年一茬西葫芦卖了15000多元,腰包鼓起来了,日子也有了奔头。”
  12月4日,贫困户高维志所在的王坟镇上白洋村,快递车拉走了100多箱柿饼。该村依托自然优势,以“村两委+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发展乡村旅游,16户贫困户实现双重红利收益。“以前村里守着满山遍野的柿子找不到出路,现在村里发展旅游,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柿饼不愁卖,村里的土特产也有了出路,我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高维志说。
  青州市推广井塘古村、柿子沟等乡村旅游实现农户脱贫的成功模式,深度开发王坟镇八喜谷、清风寨和邵庄镇王辇村等山区旅游资源。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吸引贫困户入股、入社参与旅游开发,鼓励发展升级版农家乐项目。2017年王坟镇东胡村、庙子镇桃行村,邵庄镇的西薛村与北薛村,投入资金405万元,深入开发乡村旅游,为山区贫困户增加创业就业机会。
  青州市通过因地制宜,结合当地优势产业,实施打造扶贫项目,依据村情户情科学开好治贫“药方”,提供好“自助餐”,形成了“柿子沟”乡村旅游、百纳城高效农业、亿家红花卉苗木等一批可借鉴的产业开发示范点,今年该市共有606户1581人通过签订项目帮扶协议直接受益脱贫。以“农业企业+基地(项目)+农户”“农业合作社+基地(项目)+农户”“家庭农场+基地(项目)+农户”“致富能手+基地(项目)+农户”等模式,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吸纳贫困劳动力进入基地务工,开展技术服务,“一户一策”帮扶,向符合贴息扶持政策创业困难群众,发放678万元“富民农户贷”,资助526户困难群众发展种植特色产业脱贫。
  目前,青州市已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2566家,其中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国家级1个、省级37个、市级50个,面向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大力推进“互联网+扶贫”的模式,依托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青州项目,创新建立“1+12”贫困村农产品电商营销模式,在淘宝、京东等12个知名电商平台建立青州馆,打包推广瓜果蔬菜等土特产,促进产销一体化,也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搭上了网络的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