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2017-12-1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威海扶贫特惠保险理赔第一单在环翠区发出
  □詹旺
  
  2017年11月16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环翠区嵩山街道1名贫困群众发放扶贫特惠保险理赔金4000元。这是威海市保险扶贫政策出台后的第一笔理赔,标志着通过商业保险渠道为贫困户构筑的风险“防火墙”正式开始发挥作用。
  今年,为更好地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构建贫困群众防范因病、因灾、因意外致贫返贫的保险机制,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全面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环翠区根据全市统一部署,立足实际,推出了“扶贫特惠保险”产品。共投入5.34万元,在全面实现建档立卡群众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的前提下,为全区411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每人购买了130元的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参保的贫困人口住院发生的合规医疗费用,不设起付线,经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大病保险报销后,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由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最高可报销50%,结合民政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综合保障,将贫困群众住院个人负担部分控制10%以下。
  今后,环翠区将进一步加大扶贫特惠保险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帮扶责任人作用,逐户摸排贫困群众今年以来的医疗花费情况,全力协助贫困群众申请理赔,确保应保尽保、应报尽报。同时,不断丰富扶贫特惠保险险种,积极探索构筑覆盖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各环节的保险保障体系,确保全方位、高水平打赢脱贫攻坚战。
倡导健康饮水,助力精准扶贫
  □詹旺
  
  “用设备处理过的水可以直接喝了!”威海市环翠区羊亭镇王家夼村的村民提着刚从直饮水设备中接出来的水说,“现在我们吃水放心了!”这都得益于环翠区水利局争取30万元省级资金对贫困村进行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配备安装了水处理设施,让贫困村居民喝上了健康放心水。
  据了解,环翠区共有3个省定贫困村,分别为羊亭镇大北山村、王家夼村,温泉镇张家山村。环翠区水利局争取30万元资金用于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为3个贫困村安装配备水处理设施,大大提高了饮用水水质标准,从根本上保证贫困村群众的饮水安全。
  今年6月,羊亭镇王家夼村因干旱少雨,出现饮水困难,又立即利用省级贫困村饮水安全结余资金,为其打深井1眼,铺设供水管道、电缆700米,通电抽水,彻底解决贫困村饮水困难问题,实现了旱情中的正常供水。目前,3个村不仅都通上了自来水,还在村内安装上了直饮水设备,进一步提高了饮用水水质,让村民喝上健康放心水,从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全区的精准扶贫工作。
  环翠区水利局将建立贫困村饮水动态调查机制,安排人员每月对贫困村开展饮水安全问题调查,随时掌握贫困村自来水运行情况,并协调相关镇安排专项物资及人员、车辆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出现设备运转等饮水问题,便可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为贫困群众吃水做好保障工作。
环翠区纪委:“治、巡、建”管住扶贫惠农资金
  □刘兵 王怀强
  
  威海市环翠区纪委聚焦扶贫惠农领域,紧盯关键环节,强化巡察利剑作用,注重标本兼治,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以“治”为先,抓住关键环节。成立6个核查组,重点走访3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457户贫困户及6个扶贫产业项目,以扶贫项目台账、资金流向台账等为蓝本,逐个项目、逐笔资金派出“小分队”,全过程了解排查,共摸排扶贫财政专项资金338万元、行业扶贫资金801.27万元。联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围绕扶贫资金拨付、管理使用等环节,开展专项监督检查4次,并对近年来扶贫惠农领域信访件全部进行“回头看”。
  以“巡”震慑,盯紧重点领域。把农林、民政等12个涉及扶贫惠农资金的部门及8个镇街作为专项巡察对象。创新巡察方式,采取到群众家里“说说话”、到文化广场“聊聊天”、到田间地头“拉拉呱”等贴近群众的方式,了解扶贫惠农资金“终端”使用情况。全面梳理扶贫惠农领域存在的资金监管不到位、支出使用管理不规范等5类、32个具体问题,组织18个职能部门和8个镇街抓好专项整改。
  以“建”治本,探索长效机制。落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三堂课”,推广17项标准化制度,夯实村居廉政基础。抓实廉政教育,组织党员深入学习扶贫惠农政策,并分组向群众进行宣传,让群众知情知政,主动参与监督。抓实集中议廉,每笔扶贫资金使用情况、扶贫项目收益分配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会议集体讨论,主动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今年以来,全区182个村居共开展廉政教育760余场次、集中议廉620余场次。
环翠区启动集体经济薄弱村扶持计划
  □徐橹
  
  今年以来,在全面完成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脱贫“摘帽”任务的基础上,为切实增强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水平,提高村集体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能力,补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短板”,威海市环翠区启动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
  环翠区将全区13个2016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元(含)以下的村全部纳入扶持范围,从2017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每年给予符合条件的薄弱村每村30万元的扶持资金,由区、镇两级财政按照1:1的比例共同负担。确保到2017年底,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稳定达到3万元以上;到2018年底,全部稳定达到5万元以上;到2019年底,全部稳定达到10万元以上。
  环翠区采用镇级领办的方式,引导薄弱村将扶持资金投入到企业实力雄厚,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新企业或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以注资分红的方式每年获得不低于本级10%的稳定收益。区农业局经管站于每年1月底前统计全区上年度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统计。对经过扶持当年度经济收入稳定达到10万元以上的薄弱村,下年度不再扶持;对完成棚户区改造并成立社区的,不再纳入扶持范围;对新出现的年度经济收入低于10万元的薄弱村,及时纳入年度扶持范围。
  
贫困户老王
住上了“新房子”
  □毕延民
  
  “真没想到俺家的院子能变得这么好,跟新房子一样!”威海市环翠区嵩山街道台下村贫困户王国顺望着自己干净整洁的庭院激动地说。王国顺患有关节炎多年,由于劳动能力低下,加上自己一个人生活,房屋和庭院无人打理,院子里垃圾成堆。嵩山街道筹集资金1.2万元为其清理硬化院落、整修房屋,还为其散养的5只山羊新建了一个羊圈。
  嵩山街道对7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逐户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服务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为解决辖区特殊群体中的老年人就餐问题,嵩山街道开展了爱心助餐行动,低保老人、优抚老人和9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可免费享受爱心餐4次。今年以来,嵩山街道已深入开展了大病救助、教育救助、临时救助、金秋助学和节日慰问走访等各项工作,共救助各类困难群众614人次,救助款物折合人民币37.6万元。
  
  法律服务助力
  精准扶贫
  □詹旺
  
  为充分发挥“法治扶贫”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近日,威海市环翠区司法局组织开展了“法律服务助力精准扶贫”调研走访活动,对全区登记在册的457个贫困和低保家庭逐村逐户走访,共发放扶贫材料48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78人次。通过调研,全面了解了贫困家庭和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状况,有助于以后有的放矢地开展法律服务工作。通过走访,进一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了遇到问题想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律意识,为贫困群众提供及时、专业、优质的法律服务,为环翠区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创新产业扶贫模式
  巩固脱贫成效
  □詹旺
  
  日前,威海市环翠区2017年度产业扶贫项目收益9.3万元已全部到账,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见效。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巩固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脱贫成效,提高村集体持续“造血”能力,环翠区财政按照每村不少于30万元的标准,安排产业扶贫专项资金93万元。同时,为规避因产业类型单一带来的市场风险,在2016年以农业项目为主的基础上,创新投资模式,引导重点村采用注资方式,参与企业实力雄厚、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羊亭镇整合大北山村、王家夼村63万元产业扶贫资金,注资威海豪仕达碳纤科技有限公司,温泉镇张家山村利用30万元专项资金,注资威海浦源食品有限公司,每年可获得不低于本金10%的项目收益。该项收益的30%将作为村级扶贫基金,用于帮扶村集体民主评议出的年度重点帮扶户,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对贫困的自我化解能力。
  
  561名大病患者
  领取救助金468.9万元
  □王玉萍
  
  近日,威海市环翠区医疗、大病、一事一议三项救助工作圆满结束。共为符合救助条件的561名困难家庭大病患者发放三项救助金468.9万元。
  为切实减轻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对象、政府供养的孤残儿童、重度残疾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大病患者的医疗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环翠区在落实医疗保险、居民大病保险及工会保险报销的基础上,在全区开展了医疗、大病、一事一议三项救助。其中,通过医疗救助为77名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对象、政府供养的孤残儿童发放救助金49.4万元;通过大病救助为463名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对象、政府供养的孤残儿童、一级残疾人(不含听力、言语残疾)、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其他因患病造成实际用于日常基本生活消费支出低于当地低保标准120%的因病致贫家庭发放救助金383.6万元;通过一事一议救助为21名因病、受灾及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发放救助金35.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