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民生

实施调配支教交流推动教师流动

五莲“县管校聘”坚持人本操作

2017-12-12 作者: 罗从忠 通讯员 何乃华 报道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罗从忠 通讯员 何乃华 报道
  本报五莲讯 “现在小学教师比较短缺,尤其是小学体育教师,初中教师相对富裕。孩子们需要我们,我们责无旁贷。”近日,记者在五莲县高泽镇中心小学见到了轮岗交流来的许孟镇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牛西国。
  据统计,今年该县共交流轮岗教师389人,占专业教师总人数的十分之一,交流轮岗教师满意率为100%,全系统无一人有意见,未发生一起教师信访和上访事件。该县也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示范区。
  推行“县管校聘”是解决学校教师“缺超编”历史难题,力促师资均衡的有效途径。五莲县的做法是既要有改革的力度,更要有操作的温度,实现制度推进、人本操作。“‘县管校聘’是一项重大人事制度改革,涉及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不能只靠行政命令强推,而务必根据实际,实行人本操作,体现人文关怀。”五莲县教育局分管人事工作的副局长魏本福说。
  在制度驱动上,五莲县教育局制订出台“县管校聘”实施意见,明确了任务目标、工作责任和时间节点。在政策调动上,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岗位设置比例,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今年自愿到离县城25公里远的街头小学支教的实验小学教师董艳告诉记者:“教育局规定晋升职称必须有农村教学经历,这对引导县城学校教师向农村聚集起到了很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在措施推动上,该县教育局坚持民主、公开、择优的原则,实施“调配、支教、交流”三轮齐转。“调配”,即根据学校师资紧缺情况制订调配方案,让教师自愿报名,经教育局审核后,组织考试调配。“支教”,即在缺编的乡镇小学设置支教岗位,城区学校和乡镇初中教职工申请到小学支教。“交流”,分跨校交流和县域交流。前者即在缺编学校设置交流岗位,超编学校教职工提出申请,并经学校同意,通过双向选择确定交流学校;后者即学校竞聘落选人员,由教师管理服务中心根据岗位空缺情况安排工作。
  “采用‘支教’和‘交流’的方式推动教师流动,最大的好处是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县管校聘’改革也就变顺茬了。”该县教育局人事科负责人说。
  改革有力度,操作也要有温度。该县教育局在推进“县管校聘”时,始终把“人文关怀”贯穿其中,尽最大限度地给予老、病教师等弱势群体以照顾和关怀。在对生活不便或家庭特别困难教师的关怀上,该县教育局实施的《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规定,只有“两地分居三年及以上或配偶、子女、父母因病或遭遇其他重大变故导致家庭特别困难”的教职工,才可报名参加教师“调配”。在对患有重大疾病教师的关怀上,只要自愿提出申请,并提供县级及以上医院诊断、病例、发票等证明,并通过全体教师投票表决的,可不参加“交流”。在对老教师和特殊时期教师的关怀上规定,对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老教师和处于孕期、哺乳期不宜交流的女教师,可不参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