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项目“实打实”“硬碰硬”

济宁:咬定“青山”不放松

2017-12-05 作者: 吕光社 张誉耀 来源: 大众日报
  □吴新房 吕光社 报道   11月30日,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总结会与会人员在太阳纸业参观。
  □ 本报记者 吕光社 张誉耀

  12月1日,济宁市开放型经济、国有企业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暨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总结会召开,会上宣布了各县市区和功能区的观摩排名榜以及十佳项目票选结果。
  “此次每个县市区、功能区观摩项目由7月份的4个变为3个,虽然数量减少了,但项目整体质量和层次提高了,更充分地体现了看新上项目、看发展增量和工作‘实打实’‘硬碰硬’的导向。” 济宁市委书记王艺华表示,过段时间将对观摩的项目进行“回头看”,将项目事项一件一件落实,一个一个干成。
抓实体经济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咬定青山不放松,这个‘青山’就是发展实体经济。”王艺华强调,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首先要构建现代化的新型产业体系,要突出产业引领,突出做好“存量变革、增量崛起、跨界融合”三篇文章。“存量变革”核心是传统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增量崛起”即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跨界融合”则是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水平,加快一、二、三产跨界融合,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推动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
  项目,是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今年前11个月,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80个,同比多增349个;工业技改投资完成996.7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工业投资的比重60%;新增“四上”企业342家,新增量居全省第3位;全市储备PPP项目109个、签约落地39个,是全省唯一获得国务院表彰的市。
  本次观摩总结会,无论是强县还是薄弱县,都有拿得出手的实体经济好项目,不少是“四新四化”项目,有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属于新材料、新能源、新业态范畴;有的是传统产业技改项目,研发出了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有的是“两化融合”项目,体现出了智能化信息化的特点;有的是城建大项目,拓展了城市发展的新功能新内涵;有的是教育卫生等民生新项目,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新需要新期待。
  兖州区太阳纸业年加工12万吨生活用纸项目就是济宁市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翘楚”——
  该项目投资12亿元,采用德国柯尔柏、意大利TMC公司等先进设备生产线11条,所有原纸均由企业自主生产,主要产品为无添加、悦木原等系列生活用纸,特别是无添加系列产品,是世界上第一张不添加任何化学品的纸巾。现可达到年加工12万吨生活用纸的能力,预计2017年可加工销售生活用纸4万吨。随着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和产品占有率的逐年提高,预计明后年可全部达产。
抓招商引资
让项目顺利落地开花结果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招商引资始终是贯穿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助推一个地方实体经济发展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的手段。
  今年是“招商项目落地年”,随着活动深入推进,在济宁,有的项目从招商洽谈到落地建成到开工生产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有的创新项目建设服务模式,提供保姆式服务、一站式服务,济宁“比亚迪项目服务模式”得到比亚迪的高度评价,并在全国比亚迪项目中推广。
  比亚迪项目从建设动工到第一榀梁下线,仅用了61天时间。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特别发来感谢信,对“邹城速度”表示敬意。目前,首个厂房已于8月份建成投用,正在生产轨道梁,机车车间将于年底投产。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产业基地项目是比亚迪公司华东地区唯一的产业生产基地,也是邹城近年来高端装备制造业最大的单体项目。
  在汶上县,山东精良海纬机械有限公司的精良海纬高铁动车组制动盘项目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山东高速集团为其注入了资本,共同投资4.7亿元,主要生产应用于“和谐号”动车组、“和谐号”电力机车和城市轻轨交通等高速机车制动系统,是目前国内唯一具备高铁动车组制动盘配套资质的企业,为“复兴号”高铁独家配套的国内企业,公司铸造的高铁动车组制动盘、城际列车制动盘、地铁制动盘等轨道交通制动盘系列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可以完全替代进口。
抓重点培育
打造济宁企业“联合舰队”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兴则经济兴。为此,济宁高度重视企业培育,实施骨干企业培植计划,苦干实干,打造济宁企业“联合舰队”。
  以项目为主要抓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没有大企业不行、没有好企业不行、没有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也不行。对此,王艺华强调,必须发挥国有企业战略支撑作用,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监督管理,加快转型升级,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实现重大突破。
  针对企业和项目的培育扶持,济宁市委、市政府近日下发《关于加快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十二条实施意见》和《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均提出建立以“四新”促“四化”项目库,后者明确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制订实施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每年培育一批“四新”企业,并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其中包括:对认定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培育企业、全国中小企业“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对新评选认定的“瞪羚”企业,推荐申报省奖励,各级财政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扶持;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开发区建设,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对符合新旧动能转换政策、年销售收入首次分别突破100亿元、500亿元、1000亿元的民营企业,分别推荐申报享受省财政一次性奖励100万元、300万元和500万元等政策。
  在《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意见》里,则提出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组织选派企业负责人外出研修,鼓励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职攻读由市级主管部门组织的MBA项目,取得国家承认的学历和学位后,市财政给予每人2万元的学费补助。同时,抓好青年企业家培养,强化二代接班企业家的培养培训,实行青年企业家培养“导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