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济南: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17-12-0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可以说,“三农”工作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济南市结合对十九大精神的学习领会,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做好“三农”工作的认识,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自觉担当起建设美丽乡村的政治责任。
  去年以来,济南市按照“保基本、广覆盖,突重点、上水平”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示范村创建和覆盖率提升,村庄道路、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一大批民生工程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先进地区相比,目前仍存在着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水平不高、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问题。为此,济南市提出,从今年开始,全市每年新增B级以上达标村庄420个,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覆盖率每年提高10个百分点,确保2020年全市80%以上的保留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到2025年,全市基本实现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同时,高标准推进示范村创建,每个县区打造2—3条美丽乡村示范线路,每年重点打造60个省、市级示范村;到2020年,省、市级示范村总数达到350个以上,全市形成12条以上美丽乡村精品示范线路,力争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加快提高规划建设标准
  在建设管理水平上要有新提升
  美丽乡村建设涉及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济南市将从“六个坚持”入手,统筹谋划、协调推进,抓住关键、重点突破。一要坚持规划引领。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统筹考虑、一体规划。强化县级规划主体责任,推进规划由原来主要关注城镇向关注城乡统筹转变,健全乡镇、村庄规划编制体系,努力实现“多规合一”,做到“一村一规划”。二要坚持突出特色。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历史传承、尊重发展基础、尊重农民意愿,注重保护农村田园风光、民俗文化、历史古迹和自然景观,做到既有统一标准,又能彰显个性特色,把每一个村庄真正建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三要坚持分步推进。根据各个乡镇和每个村庄的实际情况,从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长远发展出发,从解决群众最期盼、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抓起,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理确定工作目标,分步安排建设项目。四要坚持示范带动。选择经济基础强、生态环境好、班子有力、群众积极的村庄,开展示范村创建,通过资源倾斜、项目整合、政策扶持等,打造美丽乡村亮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五要坚持农民主体。农民群众是美丽乡村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必须把群众认同、群众自愿、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标准。在编制规划、建设选点、拆旧建新、产业培育等方面,要加强同群众的沟通协商,把自主权交给群众,把选择权交给群众,把监督权也交给群众。六要坚持长效管理。做到建管并重,让人民群众持续受益。
  
  加快培育壮大农村产业
  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要有新突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报告把“产业兴旺”放在了第一位。济南市将紧紧扭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产业结构,壮大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厚植美丽乡村建设物质基础。一要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省会城市农业要依托城市、适应城市、服务城市,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作为主攻方向,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打造更多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镇和在全国具有更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鼓励发展花卉、苗木、林果、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以标准化、基地化、规模化支撑品牌化,提高种植效益。要积极推进“农社”“农超”“农校”对接,发展农产品配送服务,减少中间环节,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二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济南乡村自然生态好、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要通过“点子经济”“眼球经济”“创意经济”来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真正做到乡村旅游有看头、有玩头、有吃头、有购头、有想头,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三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要引导农民群众主动跟上互联网发展浪潮,依托阿里巴巴“千县万村”农村电商项目,积极构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户与电子商务平台对接,让农产品搭上电子商务的“网络快车”,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范围,增加农民收入。四要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当前,一二三次产业跨界融合成为新的趋势和潮流,催生了一批充满活力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了新机遇。要以现代农业综合体为载体,打造种养加、吃住行、游购娱、教研颐等多功能现代园区,促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养老等产业融合。要让“城市牵着农村手”“农业跟着工业走”,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拉长种植、养殖、加工产业链条,补齐农产品深加工这个短板,真正使农业成为高产出、高效率、高收益的产业。
  
  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在营造宜居环境上要有新举措
  美丽乡村必然是绿水青山、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新农村。济南市一要着力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发动村组干部和广大村民积极行动起来,全民参与、全民动手,全面清理村内垃圾卫生死角,村外沟渠生产生活垃圾;整治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泼等“五乱”现象;整治村内主要街道两侧、建筑墙壁、影响观瞻的凌乱电线电杆。规范运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足额配备环卫设施设备,扩大环卫保洁市场化、物业化的覆盖面,加强农村房前屋后、路旁院内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美化绿化工作,采取多种途径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实现美化、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等“五化”目标。二要着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实施农村“七改”工程,即改路、改暖、改厕、改房、改水、改电、改校,重点在巩固成果、提升层次、提高质量上狠下功夫,加大力度,压实责任,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三要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从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针对“上学难”问题,要合理布局,严格学校撤并程序,做好农村幼儿园布局规划,让所有孩子有学上、能入园;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确保全面完成改薄任务。针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加快建立起“四重保障”体系,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减轻群众医疗负担,防止因病致贫返贫。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解决好村医待遇问题,确保他们站好守护村民健康的第一道岗。针对“养老难”问题,要重点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积极推行孝善养老、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等方式,特别是对“空巢”老人、一户一人的老年人要重点给予照顾,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针对“救急难”问题,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专门服务窗口和流动巡查机制,确保主动发现、即时报告、及时救助。加快推进医疗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好免费查体、先诊疗后付费、签约家庭医生等扶贫措施,防止贫困人口因病返贫。要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作为救助重点,对一些特殊群体,该救助的必须救助,该兜底的必须兜底,尽快实现社会救助全覆盖。
  
  加快推进道德风尚建设
  在倡树文明乡风上要有新气象
  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加强硬件建设,也要加强文明乡风软件建设。济南市将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营造秩序良好、健康淳朴、文明和谐的民俗乡风,促进“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齐头并进、共同发展。一要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从转变农民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入手,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宣传,引导广大农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使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扎实开展“文明村”“星级文明户”创建、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弘扬尊老爱幼、和家睦邻、勤劳致富、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倡导亲帮亲、邻帮邻,互帮互爱、守望相助的良好社会风尚。二要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各村要结合实际,依据法律法规研究完善村规民约,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依靠“一约四会”调解民间事务,推动农村移风易俗。三要大力培育乡贤文化。要传承和弘扬积极的乡贤文化,培育爱国爱乡、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要注重调动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等群体的力量,发挥他们在化解邻里矛盾、营造良好风尚方面的独特作用。四要大力加强农村法治建设。要依法规范农村干部履职行为,深化农村协商民主,健全村务监督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即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确保“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加快形成协同推进合力
  在美丽乡村建设上要有新成就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千村万户,事关发展大局。济南市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确保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各级党组织要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这一重大任务,抓好领导指导,管方向、管统筹、管根本。县(区)党委政府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指挥部”,要发挥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导作用,党政一把手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动谋划、亲自调度。镇街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桥头堡”,要靠上指导,规范操作,保质保量完成好建设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先锋队”,要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强化部门责任,切实形成上下联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强化资金投入,建立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增长机制,坚决整合涉农资金,将土地综合整治、农业综合开发、水利设施治理、产业扶贫等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力量办大事,探索建立目标到县、任务到县、资金到县、权责到县的“四到县”涉农资金管理体制。要用足用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积极争取信贷支持,调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多渠道解决资金难题。强化督导考核,注重发挥督导“增压器”和考核“指挥棒”作用,严格落实约谈问责制度。强化氛围营造,及时总结推广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做到点上开花、面上结果,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